越城区陶堰街道
花田盛宴开席 农文旅融出乡村好风景
王 佳
春暖花开之际,绍兴市越城区陶堰街道迎来一年一度的盛大花事——“运河鉴水畔 古堰新风貌”2024年第五届鉴湖湿地油菜花节将于3月27日正式启幕。东鉴湖畔,千亩田园菜花换上“金装”竞相盛放,伴着微风摇曳生姿,与绿水蓝天相映成趣,等待八方来客共赴春日盛宴。
这些年,陶堰街道锚定打造“稽山鉴水最美窗口”的目标定位,擦亮“运河文化”“鉴湖水韵”两大“金字招牌”,强化生态、文化、产业三大支撑,奋力打造“共建共美新生态、共享共塑新文化、共兴共富新产业”的全域和美陶堰模式,走出了一条颇具辨识度的乡村现代化新路。
擦亮生态底色
水乡实力出圈
水,是陶堰居民最亲切的“邻里”,也是当地最响亮的招牌。
陶堰街道水域面积达0.8万亩,占街域面积的24%,境内水网密布,更有浙东古运河穿境而过。保护利用好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让古老的运河水系焕发新彩,是当地政府的一大发力点。
“游遍天下,不如泾口桥下。”如今,这句印刻在泾口村墙上的宣传标语正加速成为现实。全省第三批未来乡村、浙江省文明村、省级绿化示范村……作为浙东古运河(陶堰段)东起始点,村子通过开展“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对运河周边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进行有机更新,重现古村落慢生活图景,迎来乡村生态环境新蜕变。
泾口村以西,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鹭鸟翱翔,因良好水质和优美环境,众多迁徙鸟类纷纷来此“度假”。自2017年创建以来,园内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群逐年上升。据最新数据显示,园内现有植物351种、动物250种,其中鸟类146种;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20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21种。
事实上,早在湿地公园创建初期,越城区委、区政府便专门成立鉴湖湿地管委会,组建由15名博士组成的科技咨询组,编制形成《鉴湖国家湿地公园水域生态生物修复设计方案》,为公园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陆续实施,湿地公园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水以上,逐渐形成生态立体、生物多样、水质净化、调节小气候的生态环境。”鉴湖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当地组建外荡水域禁渔期保护管理联合行动组,由多部门行政执法共同协作,并在周边村庄组建村级巡护队伍,开启“全民巡水”新模式。
延续历史文脉
扮靓古运河畔
独特的山水资源,不仅带来了秀丽风光,更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大运河奔流不息,如同一条熠熠生辉的玉带,将运河文化、名士文化、农耕文化等交织其中,润泽着两岸乡民。
“浙东古运河流经街道全境,境内有7个村落沿运河而居,面积超15平方公里。”陶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运河沿线有白塔寺、泾口大桥、关帝庙、茅洋桥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接下来将擦亮这一颗颗“明珠”,串联成景,将整个街道打造成为承载运河记忆的“博物馆”。
琴音袅袅,拨动运河千年文脉。“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流连在稽山鉴水间,迸发创作灵感,留下传世之作。据《旧志》载:嵇康善琴,过白塔宿传舍,遇古伶官之魂,而得《广陵散》曲。白塔头村挖掘历史故事,以文学经典为蓝本,启动“古运琴怀、闲云白塔”大运河沿线项目。
“我们对禅关、传舍、茶山等具体文化场景进行考证,目前正在开展一期项目白塔寺的修缮工程。”华汇集团设计公司高级总监邵锋介绍,计划打造白塔传舍、茶香幽谷等重点项目,引入嵇康广陵散文化研学、琴茶文化养生体验、度假休闲等业态,将历史场景融入现代生活方式。同时,设计团队也与当地深入研究史料,持续更新、调整设计方案。
千年运河滋养灵气,沿岸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出自陶堰的历史名人有270多人,包括43位明清两代进士,以及陶成章、邵力子、陶行知等近现代杰出人士。如今,运河旁的邵力子故居、陶成章故居、秋官里进士牌坊等已修缮一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年,依托人文底蕴和水乡风光,陶堰街道全面启动“文化铸魂”工程,以浙东运河文化为主线,深入实施陶堰人才名镇复兴战略;推进陶堰老街改造提升,不断擦亮以邵力子、陶成章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品牌。同时深度融入“一廊三带”建设,结合本地手工酿酒、水乡书画创作等传统民俗文化,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创空间。
“今年油菜花节,我们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挖掘浙东运河沿线的历史故事、文化精神,让文脉不断传承下去,让古老大运河不断焕发时代新风貌。”陶堰街道宣统委员吴子园说。
融合发展赋能
绽放美丽经济
这些天,金色的油菜花,将雅致的水乡染得活泼起来,穿梭于花海中的市民游客,也成了靓丽的画中景。
除了专家学者的主旨演讲、圆桌会议,开幕式当天,还将举行“千年运河古堰人家”剧情演绎、绍兴市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等环节。据了解,本届油菜花节将持续至4月17日,在欣赏浪漫花海的同时,市民游客还可以体验草坪露营、安澜集市、快闪旅拍、研学游等活动。
如今,鉴湖湿地油菜花节已连续举办多年,不仅吸引大量本地游客,周边城市慕名前来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靠着一朵朵油菜花,村民也吃上了美丽乡村的“旅游饭”。为更好推介“东鉴湖湿地油菜花节”品牌,当地推出“陶堰八味”系列传统运河美食,开设特色体验馆;组建“堰嫂美食团”农村技能团,售卖“鉴湖鱼圆”“陶堰印糕”等美食,邀远方来客品味岁月沉淀的乡味。
除了将游客“引进来”,还要让农产品“走出去”。白塔酒、生态大米、鉴湖虾干等特色农产品纷纷穿上“新衣”。“我们摸排了近30种特色农产品,纳入“寻味陶堰”区域公共品牌整合运营,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陶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带动60余人就业,促进农民增收50余万元。
生态风光不仅是市民游客追捧的网红打卡点,也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落脚点。立足运河流域的泥煤层优势和农业禀赋,陶堰街道与绍兴市农科院联合开展黄酒专用糯稻新品种选育攻关。同时组建糯稻共富联盟,深化糯稻本地化工程,通过“大户带小户”,统一糯稻定价和收购,实现家庭农场平均增收300元/亩,农民增收31万余元。
以花为媒,依托湿地和运河,乡村振兴之光持续点亮。通过引进生态旅游、农耕沉浸式体验、高端民宿、稻田音乐会等新兴产业,陶堰街道紧扣美丽乡村建设精华节点,统筹规划东鉴湖核心线、浙东古运河漫游线等特色观光游线,让浙东古运河和美乡村风情示范带成为生态富民惠民的“强力引擎”。
接下来,陶堰街道将放大区域联动效应,联合皋埠街道、富盛镇等周边地区,打通吼山、东鉴湖、浙东运河、诸葛山等重要景点,谋划推出“山野湖畔的诗意”“金粉赏花”等多条周末游专线,共同出台民宿餐饮消费、农特产品销售等优惠政策,互相推介引流,构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区域文化旅游循环,打造“稽山鉴水最美窗口”。
(图片由越城区陶堰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