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构建新质生产力培育平台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郑亚丽) 半年来,新质生产力被频频提起。深耕基础研究多年,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新动能,科学技术界要积极为新质生产力构建培育平台,夯实技术底座,进而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关键。”施一公委员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关键变量”,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然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谁来推动?在施一公委员看来,西湖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作为一家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在现代大学治理、人才引进使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着积极探索实践。过去五年,一批国际顶尖科研人才聚集在西湖大学,着力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在多个学术方向跻身世界前列。

  2022年,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眼下,这个由国家批准设立、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的科研机构,正致力于以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来催生未来产业。与此同时,该机构还依托西湖大学,汇聚政府、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基于长期主义的社会资本等多方合力,向着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迈进。

  施一公委员表示,无论是他们超前部署有望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成果的基础前沿研究格局,还是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新型科技体制机制,都意在为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构建一个培育平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图片:人民政协报记者 齐波 摄)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4 构建新质生产力培育平台 2024-03-05 26689560 2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