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姐
潘育萍
学姐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室友。高高的身材,大大的眼睛,黑黑的浓发。
这位蒙古族美女,脸上总是充满笑容,张嘴说话暖如春风,读书同喝书一样,仿佛生来就是个学问人。
走进自己生命中的人,有的距离很近,天天擦肩而过,却终究是路人,相见不相识;有的距离很远,几十年未曾谋面,却一直住在心里。
我非常庆幸,在青涩年代遇见学姐。那些年我们在北京读研,形影不离,仿佛连体婴儿般流动在校园内外……
那时,我们主攻的政治学专业,要达到教授的专业视野要求,必须海量去阅读。一月下来十几本书,需要读完,再写读书笔记,的确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可谓“压力山大”。除去上课、去食堂用餐外,学姐几乎将所有的时间,或泡在图书馆,或静坐宿舍一角,或点灯夜战到双眼皮直打架。就是在这样的学习节奏和学习压力下,有调皮的“男童鞋”发声了:“唉,早知读研如此辛苦,我真不该考政治学的研究生!实在是太累了,要知须读完那么多书,打死都不敢妄想是个读书人!现在真想是白丁,不识字该多惬意自在!”
学姐听罢,一脸不屑地对他吼道:“就你这熊样,还男子汉啊?该苦读的人生时段不去读,基本的人生制式都不打磨好,将来有啥基础立足社会?”
闻听学姐的声音,我抬头望去,她桌上堆满了书籍,书角放肆地张扬着,早没了新书时的规整,书主人暗黄暗黄的脸色,瘦瘦削削的脸上大大的黑眼圈,完全淹没了小小的白眼珠,后脑勺上凌乱的头发,被一根皮筋狠狠地束成一把。移步书架前的学姐肩背都无法挺直了,望着学姐的背影仿佛就是一个老妇。
我低头看见,学姐的笔记本上,条理清晰地记着满页的笔记,笔记旁做了很多多彩的眉注,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黄色的,有蓝色的,有紫色的……整个笔记本的页面,仿佛绘制成了一幅精美的油画。油画所表现的是:黄昏时分,有一艘小船,在五彩斑斓的光影中,行驶在静谧的湖上,奋力向前人生行走,风景在前。
读研那些岁月,学校经常会举办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给满脑书山文海的我们以转移学业压力、释放个人文艺才学火焰。多才多艺的学姐,血液中、骨子里,到处是能歌善舞的细胞,屡屡被师生们推荐参加会演。落落大方的学姐,从不推脱,倾心参与。
记得有一次母校举办“喜迎国庆”会演,学姐身穿红色的民族服装,长长的头发被梳理成无数根小辫子,上半身是红色的束腰绣花上衣,下半身是红色的过膝飘逸长裙且配着半高跟的黑色羊皮长靴,风姿绰约,窈窕秀美。音乐响起,幕布拉开,学姐的身影如清风般在舞台上摇曳,优美的上肢朝着日出的方向随风舒展,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灵动的演绎,无声的倾诉,一会儿柔定,一会儿扬升,舞姿轻盈,旋律优美。
语言无法表达的,文字无法到达的,学姐都已通过舞蹈,带着观众在梦境与现实中往返……我在台下静静地凝视,此时此刻的学姐,如同我故乡杭州西湖盛夏绽放的红莲,清新、脱俗、高洁……
学姐是蒙古族人,我是西子湖畔汉族人。我们姐妹俩在饮食文化诸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在学姐那都化作了无限的情感风景,让彼此在祖国锦绣河山登高望远。
学姐每每遇到特别高兴或特别郁闷的事,总会悄悄地邀我,去饭店点菜共餐,言心语谈不平,说人生话未来。饮食上学姐在内蒙古长大,习惯吃牛羊肉,吃面食,喝白酒。我则在杭州长大,习惯吃鱼虾,吃米饭,喝黄酒。每次我和学姐品赏舌尖文化时,学姐总是点鱼虾、点米饭、点黄酒,围绕南方人的习惯口味点,还美其名曰:她随我品读苏杭美食,共享中华民族舌尖上的幸福。
此时此刻的我,会非常不好意思,总在学姐谦让关爱氛围中,灵性猛醒耍起妹妹的独有天性赋权,总是要坚持点牛羊肉、点面食、点白酒。学姐就是学姐,我这点“抖机灵”一次又一次败下阵来:用学姐话说个儿比我高大、嗓门儿比我大,否决权也天然大!被“一票”否决的我和学姐,欢声笑语中举杯共饮,互叙友情亲情姐妹情,席间总是充满了温暖、信任、理解、智慧、合力,仿佛此刻的我和学姐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是欢愉的,都是依恋的,都是祝福的。
每次席间,我和学姐彼此都会将积压在心底的事,堆积在心里的话,在餐桌上充分倾诉。倾听彼此的关切,互慰彼此的心灵,打开彼此的心结……有时,我说得正嗨,学姐把菜夹到我的碗里,直到我的碗里无法多放半筷菜,学姐的竹筷才见消停。待我倾诉完毕,学姐就笑笑地看着我,逼着我,要我将我碗里的菜一网打尽……
毕业后学姐从大学老师起步,一步一步向前进,一步一步出华彩,成为一位学界出色的大学有关工作负责人,一位知识分子的贴心朋友,一位莘莘学子的知心大姐……
我一直想去内蒙古看看亲爱的学姐,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总是因为公事和家事需要尽责,至今未能成行。
我对学姐的思念情感化作面对电视耳听广播关注学姐工作地的天气预报,化作对学姐工作着的大学信息的关注,我忆当年“花开半开,酒饮微醺”,“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场景……
思念实在扛不住时,就在夜晚拨通手机,学姐在内蒙古,我在杭州,相隔千里,思念从未相隔,祝福从未相离……学姐是蒙古长调在我心间咏唱,学姐是草原白云让我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