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深化“五城”建设 打造“青年衢江”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衢江大地人勤春来早,处处是催人奋进的“战鼓”。

  2023年,衢州市衢江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报表:地区生产总值327.72亿元、增长12.7%,增幅居全省县(市、区)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增幅居全省第一……

  这一年,衢江一路拼搏,一路领先,持续深化“五城”建设、打造“青年衢江”,从“开门红”一路拼到“满堂彩”,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衢江全区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实干笃行开创新局

  2月19日,衢州市在“新春第一会”上宣布2023年四季度争先创优流动红旗评选结果,衢江区以总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再夺“流动红旗”,连续五次“夺旗”,2023年更是包揽四个季度“流动红旗”,实现“季季红”“全年红”。

  回望2023年,衢江区成绩斐然,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10.1%,居衢州第一、全省县(市、区)第二;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1%,居全省第一,这样的势头延续全年。

  放眼衢江,一派欣欣向荣。

  作为农业大区,现代农业一路高歌猛进。荷鹭牧场内1000余头荷斯坦奶牛每日产出十吨的放心乳制品,像荷鹭牧场乳制品一样直供杭州亚运会的放心农产品在衢江共有18家。绿色生态农业不断擦亮衢江“康养之城”的金名片,在此之上衢江大力发展“3+X”特色产业,先后引进后溪现代设施渔业、衢北“跑步鸡”、高家“寿光”未来农业园区等项目30个,总投资47.3亿元,新增10亿元以上生猪全产业链1条、省市农业龙头企业8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1亿元、增长3.2%。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一个个镇村脱颖而出,高家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浮石农业园区入选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齐奏发展乐章。工业为衢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衢江坚持“工业强区”、深化“五链”融合,市区一体推动4个百亿项目落地,鸿邦源、中显光电等5家企业入驻衢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腾笼换鸟”成效显著,整治提升低效企业38家,腾退工业用地505亩,豪龙、圣效、顺平等龙头企业技改升级,意宇新材料、博萃萃取剂等优质项目成功引进,廿里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降为D级,彩虹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工建设,宝丰小微园建成投用。

  服务业稳步提质,彰显发展新活力。去年是衢江启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这一年里新兴服务企业在衢江陆续播撒:聚迅控股、天募控股等电商项目成功落地,衢州银泰城、长三角创业创新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中悦大厦、天泽总部建成投用……衢江兑现“大商贸”政策资金超亿元,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9家,限上商贸企业22家。对傍水而居的衢江来说,建港、复兴水运,是历届衢州市委、市政府都在做的事,去年衢江港区一期吞吐量达381万吨、增长66.7%,二期加快建设,连续两年成为全省增速最快的内河码头,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四港联动示范项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浙江全省上下按照“八八战略”的指引,全力以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衢州开足马力、奋勇争先,借着衢州快速发展的东风,衢江全区各项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新的一年,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月20日,衢江召开了2024年“新春第一会”,明确了持续深化“五城”建设、奋力打造“青年衢江”、加快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年目标,续写衢江贡献、展现衢江担当。

  项目激荡强劲动能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衢江区把项目作为抓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3年,衢江区相继开展了项目谋划擂台赛、项目建设誓师会等系列活动,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衢江大地塔吊林立,塔吊摆臂间,举起的是希望,放下的是未来,每一台塔吊都在见证大项目的落地生根。

  为招大引强,让更多大项目落地生根,衢江区推出组团式服务项目,对重大项目线索,实行“1名区领导+1个招引单位+N个配合单位”的组团式服务机制,对合理合规的诉求,立刻决策拍板;对双方存在的顾虑,以对赌形式进行约束,电竞产业园、中显光电等一批项目都实现了当年谈判签约、当年落地入统。

  衢江区还用闭环化推进项目的方法,加快项目的建设速度,建立了周协调、月例会、季比拼、“红黄蓝”三色预警等一整套闭环推进机制,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定期通报点评、约谈提醒,真正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出成效。

  全方位保障项目建设。项目要落地,土地是关键,衢江全区全面打响了征地拆迁攻坚战。树立凭实绩选用干部的鲜明导向,真正把干部的干事热情都激发出来。建区以来,体量最大、情况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东迹大道拆迁,仅用了20天就完成378户100%签约。

  2023年,衢江聚焦市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制造业投资增长66.6%、高新技术投资增长85.6%、民间投资增长57%,增速均为全市第一。

  项目开枝散叶,产业加速升级,离不开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衢江扎实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涉企服务“一件事”向“一类事”迭代升级。7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四省六地“跨省通办”,并向“跨省通服”延伸。在全市率先推动政策兑现“一件事”改革,为企业减负近2亿元,净增市场经营主体3810户、个体工商户7802户。“社银通”试点做法入选省优秀案例,区政务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示范中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这片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上,“新衢江人”成为更多天南地北有志青年的选择。随着《服务青年发展40条举措》落地,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来到衢江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为“青年衢江”建设注入源头活水。去年衢江吸引近7000位青年大学生、市外员工来区就业,新增高技能人才1798人。

  “五城”建设共筑未来

  加快城市发展,是衢江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衢江以枢纽之城、康养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智治之城“五城”建设为牵引,补齐短板,抢抓机遇。

  加快推动衢江城市能级提升,把城市平台打造成衢江跨越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江水滚滚向东流,民航沿江起降,高铁高速穿区而过,衢江区拥有“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交通枢纽优势,正奋力推进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在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一艘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进港出港。今年,衢江将推动港区一期技改提升、二期投入使用、三期规划布局,力争打造国家级煤炭储备中心,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6%以上。交通枢纽优势催生物流优势、加速产业集聚,临港临空经济、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共生共荣,一座四省边际物流中心、枢纽之城正冉冉升起。

  绿水青山、地方风物也是衢江的优势。多类衢江产的农产品入选直供杭州亚运会的放心农产品,举办三届世界针灸康养大会,深度挖掘姑蔑文化,“青年衢江”城市名片一次次被擦亮。同时,尺方间文化创意园、衢州海洋世界等十大文旅标志性项目串珠成链,铺里、茶坪、东坪宿集林立,盈川唐风国潮新体验、环九龙湖骑行等文旅康体游渐成热点……一股康养新风吹遍衢江。

  “青年衢江”是“五城”建设的重要保障。区域竞争看起来比的是经济的体量和增量,实质上拼的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衢江只有拿出更大的决心、更开放的姿态、更积极的政策、更贴心的服务,才能够吸引更多青年人来到衢江、扎根衢江,为这座城市注入青春活力。

  为此,衢江也提出了一个目标:力争通过3年努力,把衢江建设成为广大青年“建功立业的活力高地、乐享生活的宜居福地、近悦远来的集聚洼地”,并发布了《服务青年发展40条举措》,涵盖青年就业、创业、生活等方方面面,条条是干货。

  奋进新征程,砥砺再出发。衢江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向前冲,为加快建设具有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贡献更多衢江力量。

  (本版图片由衢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深化“五城”建设 打造“青年衢江” 2024-02-28 浙江日报2024-02-2800007;浙江日报2024-02-2800009;浙江日报2024-02-2800020 2 2024年0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