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刊

120个新场景赋能垃圾分类

  “欢迎乘坐垃圾分类主题公交,生活垃圾分类有你有我。”每天上午7点10分,一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微71路公交车都会准时从宁波市北仑区外洋新村公交站出发,车身以绿色、白色为主色调,融合多种垃圾分类元素,以清新宜人的姿态“靓”相,市民扶着画满垃圾分类宣传画的扶手上车后,伴随着滚动播放的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和语音提醒,开启崭新一天。

  自2022年起,宁波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典范场所创建工作,以高标准、有特色、常态化、可复制的要求,已打造出120个群众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垃圾分类时尚新场景,逐步将垃圾分类融入每一位市民的衣食住行,擦亮美丽宁波幸福底色。

  看一场展,感受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远大愿景。去年的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2023年宁波博物馆“美好循环韵律博物”主题展一天接待参观市民超3.1万人次,通过系统的展览以及展馆自身垃圾分类设施的场景化融入,让参观市民在沉浸式的体验中理解“物物循环”的再生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宁波博物馆每年通过举办“童心守护,分类‘童’行”活动、“二十四节气”公益活动、“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等大型主题活动,吸引近百万青少年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体验、推广。

  买一次菜,感受绿色降碳可持续的生活气息。宁波市江北区孙家菜场通过设置垃圾分类科普角、集中使用可降解连卷袋、垃圾分类最佳商户评比等方法,让整个场所的垃圾分类、禁限塑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所有经营户自主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经营户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参与率100%,可降解塑料袋使用率100%,垃圾分类氛围浓厚。此外,2023年11月,菜场特别设置了“三颗鱼”循环商店网点,方便市民定期进行旧物互换,减少了垃圾的源头产生,也将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引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

  “当前,宁波市120个生活垃圾分类典范场所涵盖了各行各业,涉及群众的衣食住行,是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民生实事工程高标准开展的生动体现,也是相关工作者创意和智慧的结晶。”宁波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场所的用心打造,为生活垃圾分类整体工作提质增效探索方向,为群众了解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营造更多鲜活场景。

  (吴秉承)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1 120个新场景赋能垃圾分类 2024-02-28 26677121 2 2024年0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