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文旅浙江

杭州余杭艺术乡建实践:

艺术与乡村共舞,打造“美美余杭”

  在杭州市余杭区,一场艺术与乡村共融的美妙变革正蓬勃兴起。近年来,余杭以文艺力量破题乡村振兴,制定发布全国首个《“艺术乡建”特色村(社)建设指南》地方技术性规范,激活乡村资源,美化乡村环境,赋能文化产业,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美美余杭”特色品牌,高质量打造新时代“艺术乡建”下的余杭实践。

  艺术外延

  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如今在余杭,用艺术因子浸润的乡间田野,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可以听到中泰街道的竹林深处传出的悠扬笛声;可以领略径山镇茶文化村的禅意与宁静;可以欣赏瓶窑镇戏曲之乡的精彩曲艺表演。仁和街道永泰村、瓶窑镇南山村、中泰街道枫岭村等省级书法村更是以书法为媒介,传递着文化的力量。

  在12个镇街文联全覆盖的艺术乡建网络下,余杭培育出了一批高水平、高品质的艺术乡建典范。截至目前,余杭已建有国家级特色之乡2个、省级特色之乡2个、省级书法村3个、省级诗词之村(诗教单位)6个、省美育示范村1个、省民间文艺艺术乡建示范基地1个、省创作研究基地1个、省级艺术乡建先进典型案例1个、省级艺术乡建首批带头人1位。这些典范在乡村中生根发芽,通过对乡村文化、生态、产业的深度挖掘和重塑,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中泰街道紫荆村是中国竹笛之乡,作为村里竹笛技艺传承的带头人,竹笛大师黄卫东通过“共富工坊”“红色直播间”等平台,利用电商销售与网络直播,帮助村民销售竹笛,带动160余家制笛企业一起致富。

  此外,中泰街道还建立了竹笛展示馆,吸引集聚了蒋国基等名家进驻众泰文创集镇,与余杭区文联联合成立“杭州市余杭区新竹民族交响乐团”。黄卫东荣获全省首批艺术乡建带头人称号。“看得见文化、品得了艺术、留得住乡愁、带得动富裕”的未来乡村美好图景正在余杭一步步变为现实。

  美学碰撞

  文艺建设之峰越攀越高

  余杭的艺术乡建,更是一场新美学与新体验的碰撞。余杭把乡村作为艺术空间,坚持场景塑造本土化,通过把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美学理念相结合,进行在地性的艺术内容创作,实现物理空间资源向艺术空间成果的转化。

  在黄湖镇青山村,有一家融设计图书馆,吸引不少游客与设计师造访。编制、刺绣、漆艺、雕版、草木染……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件件传统手工艺品从开始到完成制作的各个工艺步骤,以及各种工艺品材料的实物展示,感受传统手工艺的妙趣和美。而它的前身,则是一个荒废已久的乡村礼堂。青山村里有很多这样的老旧建筑,如何将这些老房子融合现代美学散发新魅力,于是,青山村邀请一些年轻的设计师,沿袭夯土、大木作等当地传统工艺,融合现代设计,对村内礼堂、小学、厂房等闲置空间进行改造,引进艺术产业。

  余杭充分整合“美丽乡村示范带”内闲置空间资源,鼓励艺术家租用成立工作室,走产业化、市场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如径山镇创建了径山画院,培育艺术民宿;百丈镇溪口村先后引进了传梭博物馆、杭州农历博物馆、台湾蔡志忠漫画馆等;瓶窑镇打造纸伞馆、风筝馆等非遗馆群,让艺术与村庄融为一体并散发独特魅力。

  去年,余杭聚焦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心和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引入浙江书法院,区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区美术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国家级艺术乡建研究院等文化枢纽也将陆续建成落地,打造文艺新地标。

  群贤汇聚

  文艺精品之光越照越亮

  余杭的艺术乡建不仅点亮了乡村的艺术之光,更汇聚了文艺人才、艺术创客、文化名人的力量,让“美美余杭”的品牌之光越照越亮。

  余杭积极实施文艺(工艺)大师“1020”工程,引进培育文艺人才。目前,已引培国家级人才121名、省级人才225名。去年以来,文艺精品不断涌现,26件作品获评国家级奖项,45件作品获评省级奖项,《众事众商——大樟树下谋共富》等6件绘画作品进入浙江省“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艺术特展。《狮舞少年》《五谷龙》等4个节目成功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暖场节目上演。2件书法作品入选“倪元璐杯”全国行草书大赛、“翰墨清风”2023全国清廉书法作品大展。民间文学作品《穿越时空的明信片》荣获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奖”……

  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余杭找准长效支点,锻造乡村艺术发展引擎,通过开展“美美余杭“系列品牌活动、举办考察学习活动、联合文艺志愿者走进乡村等方式,不断放大特色品牌效应,推动乡村文化和艺术的融合发展。径山镇小古城村入选“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助力高质量发展特别节目”,系“农”领域全国唯一,1800多家媒体同时上线滚动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余杭还邀请国家级、世界级名人名家指导余杭故事创作等,高标准打造文化故事脉络,顺利完成“中国故事之乡”“中国故事研究(传承)基地”复评。同时,让村民与艺术大师近距离接触,碰撞出全新火花。

  在青山村,来自德国的专业设计师将当地传统的手工竹编技艺提升为金属编织技艺,并免费传授给村民;村民编织的“水源保护”等主题的手工艺品在“中国文化展”“米兰设计周”等国内外展览展出,并进行市场销售,利润明显提升。

  在未来,余杭将继续深化艺术乡建实践,打造更多特色凸显的“艺术乡建”品牌成果。通过不断推动艺术思维与主体共生的多元转化,让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之路更加宽广和明亮,让“美美余杭”深入美丽乡村,美化心灵。

  (数据由余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提供)


浙江日报 文旅浙江 00015 艺术与乡村共舞,打造“美美余杭” 2024-02-22 浙江日报2024-02-2200007;浙江日报2024-02-2200006;浙江日报2024-02-2200029 2 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