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杰身上读懂“富有”的含义
张萍
《一名香港小贩的离世,为何让一座城动容》,2月19日,很多人可能都刷到了人民日报客户端推送的这篇文章。文章介绍的是2月18日离世、享年95岁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浙江省爱乡楷模、“浙江骄傲”人物、知名港胞、知名上虞乡贤张杰老先生。通过标题中的这个提问,很多读者看到了一位在香港开着6平方米小卖部的老人,是如何连续几十年为家乡教育捐资1500万元,被家乡人民冠以“浙籍巨星”头衔并深刻铭记的。
其实问题的答案,说简单也非常简单,从张杰老人的几个“金句”,就能得出结论。比如,他说自己的生活条件是:“人家叫我老板,其实我睡的是地板,吃的是豆瓣。”解释自己为家乡教育倾尽所有的动机时却说:“中国要富强,一定要把教育搞上去,但人口多、摊子大,光靠政府是不够的,要全民来支持教育。”回答自己的长寿秘诀时又很通透:“是舍得!我把一生节衣缩食的钞票都为家乡捐资兴学,我心里很开心。长寿大概是老天对我的回报。”
对物质生活的要求简单质朴,对精神富有的追求却非常明确,做出节衣缩食奉献家乡的选择,也就在情理之中。
1500万元,很多人为这个数字所震惊。有的人一辈子节衣缩食或许也能赚到这么多钱,但不同的是,有人将金钱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有人只是将金钱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中介物。老子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凯文·凯利说:“做墓地里最富有的人,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当真正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出现在身边,依旧会给人带来巨大的震撼。一些人会诧然发现,原来真的有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目的,不是为了“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而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情,为了让自己的微光照亮别人前行的路。
当地有媒体统计过,可能有一半50岁以下的上虞人曾直接或间接受到过张杰老先生的帮助,有人获得过他设立的奖学金、有人在他捐建的教学楼里上过课、还有人使用过他捐赠的教学器材……这些曾经向张杰老先生“借光”的人,一定有不少人通过教育改变了人生轨迹,但同时还会有更多人在不知不觉间被老先生的精神感染。哪怕没有加入公益慈善行列成为乐善好施的人,也会从张杰这个案例出发,思考金钱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重新校准“富有”的含义。
在浙江,张杰老先生并非孤例。浙江德清的拉煤老人陆松芳,曾在汶川地震时捐款1.1万元,有人算过,为攒下这笔钱他需拉50万斤的煤饼。92岁的浙大拾荒助学退休老教师王坤森,十余年时间里几乎风雨无阻,每天都会佝偻着背夜出拾荒,用劳动所得帮助困难学生上大学。公益捐助当然首先是利他的,但相信驱动一批批爱心人士去释放温暖、照亮人间,让助人从盆景变风景,一定也有利己的深层动力和收获,比如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一种身在陋室、心忧天下的高远境界,一份帮助他人走出泥泞的精神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