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要闻

关于202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4年1月23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2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成功举办之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浙江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浙江“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启动实施“十项重大工程”,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力推动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安定有序。44项计划指标执行情况较好,43项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存在一定差距。

  (一)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82553亿元、增长6%,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稳步提升,一产增加值增长4.2%,二产增加值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7%。三大需求稳中提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出口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三大收入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6。

  (二)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圆满成功。用心用情用力筹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向世界奉献了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打造了精品、留下了经典,彰显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韵味。绿色亚运、智能亚运成为靓丽金名片,首创“数字火炬手”“数字人”点火和“智能仿生手”点火方式,打造了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和首个大型“无废”赛事。各项赛事高效精细、专业规范,5607场次亚运会比赛、2913场次亚残运会比赛场场顺畅、场场精彩,我省体育健儿创历史最好成绩。赛会服务保障精益求精、细致入微,扎实做好安全保障、竞赛组织、宾客接待等全链条全环节服务,实现了“零事故”“零纰漏”“零延误”。城市环境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改善提升,全省域开展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实现了成功办赛和城市发展的“双丰收”。

  (三)“8+4”经济政策体系精准高效实施。政策早出快出直达快享,第一时间制定扩大有效投资等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和财政金融等4张要素保障清单,省级安排财政资金1006.8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负3300亿元以上。争取国家政策有力有效,争取财政部下达我省地方专项债全年额度2654亿元,占全国额度7%,居全国第3位;保障重大项目新增能耗指标3793万吨标煤。

  (四)“千项万亿”重大项目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加大,启动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分两批次安排重大项目1244个,完成投资1297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29.7%,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四个一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温州机场三期、绍兴地铁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取得重大突破,镇海绿色石化基地二期、中芯绍兴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甬舟铁路、浙石化高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嘉兴鱼腥脑航道、白鹤滩输浙特高压直流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重大项目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修订出台《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印发实施省重大产业项目决策评估工作指引。

  (五)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推动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75%以上。制造业发展动能进一步提升,启动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布局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35个、协同区53个;新增雄鹰企业6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4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启动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创建第三批42家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六)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体系提能升级,启动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首家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9家,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4位。高教强省建设加快推进,出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普通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等3个文件。人才引育力度不断加大,新增自主培养两院院士3名,遴选顶尖人才36名,新增技能人才85.2万名。

  (七)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牵引,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先行、全省推开,全省市场经营主体达1034万户、增长9.6%。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出台浙江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2条政策,建立“两个无”“3个70%”“四个定期”“七个不准”等重大政策月调度机制,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我省108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数量连续25年居全国第1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牵引,统筹打好外经贸“稳拓调”组合拳,出口规模跃居全国第2位,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8%,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增长85.8%;启动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4.9%和5.9%。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基本建成,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等合作载体加快建设。

  (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启动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唱好杭甬“双城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292个,启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整治项目114个。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计划》,推动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超300个,到位资金超400亿元。对口工作全面推进,打造“浙里石榴红”民族团结品牌,深入开展“启明行动”,建设对口地区农产品展销平台,扎实做好浙川东西部协作和浙吉对口合作。

  (九)绿色发展底色不断擦亮。生态文明改革示范加快推进,成功举办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累计建成4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验收命名第三批10个大花园示范县,遴选公布第三批22颗大花园耀眼明珠。能源“绿保稳”取得积极成效,启动实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圆满完成迎峰度夏和亚(残)运会电力保供任务;新增电力装机1198万千瓦,为企业降低用电、用气、用热成本100亿元以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有力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十)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省域文化标识加快打造,成功举办首届“良渚论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藏品突破1.2万件(套),深化打造“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之江文化中心建成开放,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448个。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启动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新培育36家千万级核心大景区、新增3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正式落户浙江。

  (十一)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有力有效。公共服务“七优享”提质增效,启动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十方面56项31569个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6.3万人,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提高到23.96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提高到4.3个,新增公办小学学位数16.9万个,新改扩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医疗机构550家,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9万套,人均低保月标准达到1149元。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扎实有力,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1.3%、10.2%,诉求类信访量下降3.7%。

  二、2024年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工作建议

  做好2024年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国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2024年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如下。

  重点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政策引导保障成效,进一步稳预期稳增长。强化政策统筹,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的政策,不出收缩性政策,确保同向发力、汇聚合力。一是迭代升级“8+4”经济政策体系,优化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和4张要素保障清单,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23.6亿元,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二是全力争取用好国家政策,积极争取并高效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争取100个以上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能耗单列清单。三是充分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年度计划投资2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000亿元,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四是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力争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全力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二)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进一步发挥内需的拉动作用。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充分释放亚运效应推动消费整体回暖回升,形成投资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是蹄疾步稳扩大有效投资,持之以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一办法一库一计划”管理,迭代投资赛马激励等扩投资组合拳,统筹推进招大引强和增资扩产,办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投运活动,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等五大领域补短板。二是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提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三)着力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现代服务业强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是强化数字经济引领,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做优做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加快工业“智改数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5%。二是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化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建设,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三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施制造业“千亿技改投资工程”,支持传统产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四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创建10个左右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新增200家以上服务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新增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60家。五是统筹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新增“雄鹰”企业30家、上市公司50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以上。

  (四)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贯通,进一步强化科创新优势。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一是提升全域创新能级,支持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实施“双尖双领+X”重大科技项目400项以上,新增科技领军企业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建省级创新联合体10家以上。二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双一流196工程”,全面推进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新遴选顶尖人才40名以上、省引才计划专家500名以上、省培养计划专家600名以上。

  (五)着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一是持续打好外经贸“稳拓调”组合拳,深入推进“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以超常规力度招引“大好高”和专精特新外资项目。二是全方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全面落实并参与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三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开工梅山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加快宁波舟山港重大集疏运工程、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700万标箱。四是高标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办好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高质量建设嘉善“双示范”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五是高水平建设海洋强省,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行动,推动全省域海洋经济特色化发展。

  (六)着力深化改革攻坚,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一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规范提升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进融资金融服务努力实现“一次不跑、又快又好”。二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民营经济32条”落地实施,推动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和倡导清单落地落细,健全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扩大产业投资、参与基础设施投资。三是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出台实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

  (七)着力缩小“三大差距”,进一步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唱好杭甬“双城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二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美乡村覆盖率达40%以上,建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100条,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00个。三是加快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出台深入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工程若干意见,滚动推进山海协作产业项目300个。四是不断开拓对口工作新局面,持续打造“浙里石榴红”民族团结品牌,继续做好援疆、援藏、援青和浙川东西部协作、浙吉对口合作等工作。

  (八)着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省域探索,进一步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深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率先突破,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实施全域文明建设行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人文素养提升计划。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提升“良渚论坛”影响力,促进文物和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活态传承。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丰富“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内涵,加快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四是发展壮大文旅融合产业,培育千万级核心大景区30个,文旅产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九)着力推进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坚定不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之地。一是统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全力做好迎峰度夏(冬)等高峰时段电力保供,持续推动工商业电价、气价、热价下降,加快重要用能企业节能改造,加快金七门核电一期等项目开工,加快三澳核电一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国能舟山电厂三期等项目在迎峰度夏前投运。二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促进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三是加强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推进“宁静小区”建设。

  (十)着力惠民生保平安,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高质量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高水平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持续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扩大公办幼儿园覆盖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含大病保险)比例职工达85%、城乡居民达69%,推进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全省年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13200元以上。二是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常态化排查整治各领域各行业风险隐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三、推进“千项万亿”工程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2024年计划分两批滚动推进1000个以上省重大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其中第一批安排省重大建设项目1101个,年度计划投资10300亿元,年中适时增补调整第二批省重大项目。

  第一批重大项目涉及的九大领域情况如下:先进制造业基地领域,加快推进中鸿新材料等367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302亿元;科技创新强基领域,加快推进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等133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38亿元;交通强省领域,加快推进杭州地铁四期等168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424亿元;清洁能源保供领域,加快推进三门核电二期等81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49亿元;水网安澜提升领域,加快推进西险大塘等98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37亿元;城镇有机更新领域,加快推进城市快速路等63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20亿元;农业农村优先领域,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等36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34亿元;文化旅游融合领域,加快推进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68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45亿元;民生设施领域,加快推进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87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51亿元。

  对列入“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的项目,各级各部门协同确保项目审批能快则快、要素保障应保尽保、协调服务能早则早,实现新建项目开工率100%,实现投资完成率超过100%。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6 关于202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4-02-01 26621695 2 2024年02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