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今日杭州

文章导航

打赢“经济翻身仗” 重回“浙江第一区”

余杭:新中心再攀新高峰

  余杭,杭州乃至浙江经济版图上的一个重要存在。

  仅仅十余年时间,这里从一个杭州传统农业县发展为“浙江经济第一区”,缔造了一座数字经济的高峰、科技创新的高峰、未来产业的高峰。

  2023年,余杭又不负众望地打赢“经济翻身仗”,成为浙江经济总量迈上8万亿元新台阶、杭州迈入“两万亿俱乐部”的强劲引擎。

  数据显示:2023年,余杭地区生产总值2936.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5%;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464亿元,同比增长12.3%;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1.57亿元、增长19.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6.68亿元、增长18.06%。

  纵深推进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的余杭,履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切实扛起大区要为省市大局勇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跃上高峰 高基数实现高增长

  过去一年,余杭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现了高基数上的高增长。

  何为“高基数”?

  从多项经济指标来看,余杭是杭州名副其实的大区。以2022年的数据为例,地区生产总值2651.25亿元,约占全市的14%,财政总收入约占全市的1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市的1/3。

  何为“高增长”?

  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浙江全省生产总值825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他各地增速也多在4%—9%之间。在这样的对比下,余杭8.5%的经济增速,放眼全国都属前列。

  除在经济总量上表现亮眼外,余杭各个细分项也表现突出:

  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以信息软件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发展势头强劲。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7.6%。值得一提的是,占固投总量近一半的民间投资,实现了19.2%的高速增长。同时,制造业投资增长了35.0%。

  招商引资方面,余杭更是实现重大突破。签约重大项目326个、总投资超1860亿元,其中引进储能产业化等百亿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63个。

  余杭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签约项目体现了国央企投资项目青睐有加、上市及拟上市项目资源丰富、外资不断涌入等特点。如高美基因总部项目、牛瓦时克总部项目等一流人才项目,还将助力余杭在重大科技领域、前沿技术产业中抢夺制高点。

  高增长的同时,难得的是高质量。

  过去一年,余杭不仅勇夺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等全国性荣誉,还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全省第一,取得省级未来乡村创建数量等杭州市第一等奖项。余杭区人大代表章慧芬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深有感触,“仔细数了一下,发现2023年余杭至少拿到了33个全国第一、浙江第一、杭州第一。”

  经济的向好,也让老百姓“钱袋子”更鼓了。

  2023年,余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9%,城乡居民收入比值1.53,持续位居省市最优行列。

解码高峰 硬科技支撑硬实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站上高峰,回望来路,“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是余杭从一个农业大县走向“浙江经济第一区”的制胜法宝,也是过去一年提升高质量发展硬实力的关键。

  杭州亚运会,曾让世界见证余杭的创新力量。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手、申昊科技的智能机器人、巨岩科技的数字孪生技术……余杭企业的表现备受瞩目,让不少人感慨本届赛事是“亚运史上科技感最强”。

  追溯每一项创新背后的故事,都和余杭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前不久,余杭举行了一场新春人才座谈会。归创通桥创始人、董事长赵中表示,“公司在余杭发展十二个年头,见证着余杭的发展。余杭的高质量发展,跟高质量的人才政策、服务配套、营商环境是离不开的。”

  在余杭,有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一大批科研创新平台和产业园区,为广大人才大展身手提供广阔空间;有“青才来余”五项举措、“黄金20条”等人才政策,真金白银地助力人才更好发展;有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让广大人才工作更顺心、生活更舒心;有人才增值化、数字化服务,进一步把服务做到人才心坎上。

  2023年,余杭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0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超过30%。其中,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超5万人。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平台研究中心研究专家冯毅说,“在之江实验室,年轻人可以挑大梁,研究人员的平均年龄才32岁。”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竞相释放,反哺这座城市不断刷新2023年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创新能级显著跃升。之江实验室入选首批国家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良渚实验室打造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湖畔实验室顺利竣工,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成功结顶,未来科技城获批省级高新区。

  创新主体扩面提质。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7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34家,数量均列全省第一。新增上市企业5家,数量杭州市第一。

  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发布“玉鸟计划”,建立科研重器“一对一”服务保障机制,通过建成投用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全国首个知识产权领域标准化试点项目等举措,持续优化科创环境。

再攀高峰

新目标引领新未来

  经济发展二次攀峰,是高光,也是城市跃向下一个高峰的起点。

  余杭在2024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两个“千亿级”目标:新的一年将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再超1000亿元,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向着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再出发。

  这是信心的体现,更是实干的方向。

  “过去一年,余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余杭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再超1000亿元,是高品质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动能、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余杭将聚焦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民生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八大专项领域,持续提升投资精准度和有效性。相较往年,余杭今年不仅系统谋划推进一批中轴线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拉开城市框架、掀起建设热潮,还全力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加快落地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

  眼下,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东侧、杭州国家版本馆西侧,作为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之一的良渚艺创综合体工程正加紧推进。在施工的轰鸣声中,一座以文化创意和艺术展览为主题的新型园区将于今年6月成型。

  如果说固定资产投资是一种求“稳”,那么数字经济就是一种求“进”。

  在余杭,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群星闪耀”,新兴产业“蔚然成林”。因此,余杭聚焦企业梯队建设,做强产业支撑。余杭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重点企业精准服务机制,围绕“独角兽”“专精特新”等高成长性企业,持续强化要素精准供给,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数实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余杭计划构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数字服务高地,打造“未来工厂”建设闭环服务体系。同时,以人工智能、智能计算两大千亿级产业建设为核心,以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厚植新质生产力。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余杭将聚焦增值化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持续打造“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营商环境,不断推动科技成果“潜力”转化为科创产业“实力”。

  从长期趋势看,向上向好的发展势能不断汇聚,余杭加快推进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奋力扛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大区担当。

  翻过高峰,再攀高峰,余杭整装再出发。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今日杭州 00019 余杭:新中心再攀新高峰 2024-01-31 浙江日报2024-01-3100007;浙江日报2024-01-3100009;浙江日报2024-01-3100015;浙江日报2024-01-3100013;浙江日报2024-01-3100021 2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