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专版

以渔稳港 以旅兴岛

百年渔港迎东风 嵊山共富奋楫先

  北纬30°43′,东经122°50′,马鞍列岛的东南端,有着我国大陆最东边的住人岛——嵊山岛。

  北部宽大高耸的山地,南部低缓狭长的海岸,在山海间的嵊山岛,不经意间已从原本的百年渔港加速转型为一座独具海味的渔旅融合休闲港。

  “从百年渔场到魅力嵊山,嵊山的历史,是一部集产业融合、项目转型、借海图强于一体的发展史。”2023年,舟山市嵊泗县嵊山镇统筹抓好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2023年全镇工渔业总产值10.067亿元,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85.83 万元,同比增长9.19%,实现税收收入6583.23万元,同比增长7.44%。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亦是嵊山持续推进产业融合、项目改革,走海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关键之年。在高质量建设“百年渔场 魅力嵊山”品牌的定位下,嵊山以渔业发展为稳岛基础,以文旅融合为兴岛要诀,乘着“小岛你好”共富行动东风,古老又年轻的嵊山岛在东海中整装待发,驶向美好未来。

  迭代升级

  百年渔港焕发新颜

  1905年,实业家张謇在舟山市嵊泗县嵊山开办“江浙渔业公司”,嵊山渔港由此跃入人们视野。自辽宁到福建,最辉煌时的嵊山渔港汇集了闽、浙、苏、沪、鲁、冀、辽、津等六省二市的渔船,十余万渔民在此依海为伴,场面壮观。

  老一辈嵊山人都记得,从前每逢冬汛,小镇忽而变得热闹喧嚣,风浪小时渔船竞发出海作业,风浪大时便暂歇战鼓,渔民上岸,小岛人山人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渔业资源衰退,嵊山镇似乎已大不如前,如何从传统产业中走出一条新路子,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要转型、要迭代升级已有产业,打造新的“嵊山品牌”成为共识。

  “原以为来海岛旅游是景美日子苦,没想到遇见小岛上的‘布达拉宫’,吃得好住得好,看到的风景也是一流。”来到嵊山旅游的游客感慨道。

  这样的感慨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配套很好”“很有海岛氛围”“夜景很震撼”等评论成为关键词,这是对泗洲塘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工程取得成果的总结。2023年嵊山镇结合“千万工程”对泗洲塘村的渔家民房整体改造,对房屋外立面统一调整色彩,同时开展夜景屋檐亮化工程,原本方言中“破破散散”的民居一跃成为吸引无数游客拍照打卡的心头好。

  “没想到小小的改造让我们村变成了‘网红’景点,我们还有年度红包可以领,大家的心情都变好了。”泗洲塘村村民这样说道。

  以项目改造带动文旅融合,以文旅融合推进产业迭代,类似泗洲塘村的案例在嵊山镇并非唯一。

  2023年,嵊山镇政府投资9个工程项目,总投资5904万元。在项目改造中,嵊山海钓展示厅拔地而起,已投入运营,还成功举办了2023年全国海钓精英赛;民宿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凭海临风民宿综合体1家,新增6家限上住宿企业;全域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共投入3018万元,实现2023年全域总游客接待量65118人次,旅游收入8374.28万元。

  今年,嵊山镇将持续立足产业迭代,培优做强,推动镇域经济迈上新台阶。在稳健发展绿色渔业、持续放大海钓优势、推进全域文旅融合等方面多管齐下,塑造渔业重镇美丽新形象。

  综合施策

  镇村环境呈现新貌

  “我是老岛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嵊山的变化,现在道路变宽了,绿化变好了,各种文化活动变多了,就连厕所也变干净了。”走在嵊山镇,陆先生这样感慨。

  “厕所革命”“净山行动”“全民清洁日”是嵊山镇居民耳熟能详的词汇。2023年,嵊山镇连续开展多轮渔农村卫生综合治理,以沟渠下水口、入海排污口等传统意义上的卫生死角为重点,推进“两面一线”点位整治,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人要住得好,除了提高卫生水平外,乡风文明活动与基础设施建设也必不可少。

  2023年,嵊山镇共投入520余万元用于45个创城项目建设。镇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不断提质升级,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也成了嵊山的小镇风景线,诸如“我们的节日·海岛一家亲”“共富新嵊景”“跨越山海 千里婵娟”等文化文艺活动接连不断。

  同样在2023年,箱子岙村朝阳弄路面改造、民富路等区域充电桩建设、壁下村傅世伦家后水井及周边道路维修等8个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工。惠及3000余户总计6000余人的9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亦然。“看着自己住的地方越来越好,心里有种被关心、被重视的感觉。”嵊山居民这样说。

  先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今年,嵊山将依然坚持“群众是城市文明主体”这一理念,持续发力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公共服务共享等攻坚行动,落实推进海防执勤码头改扩建工程、海水淡化厂等重点工程,吸引优秀文艺团队送戏下乡,推进非标电动车与无牌三轮车整治、渔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日常维护等措施多管齐下,加强以“绣花功夫”推进“全国文明乡镇”提升工作,一个更精致、宜居的魅力嵊山就在眼前。

  急民所急

  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现在没事的时候我们就来这里坐坐,老年人有了活动室,一年四季都开放,很方便了。”在陈钱山村的乡贤小馆内,三三两两的老人家聚在一起,或聊天拉家常,或下棋喝茶。

  以民为本,增强福祉,嵊山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扩面正在有序开展,除了在各个岛屿完成老年活动室、幸福驿站等设施建设提质外,还为全镇59名90周岁以上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卧床不起的老年人,75周岁以上独居老人等提供入住助养、配送餐饮等社会服务。同时开展各类助残帮困活动20余次,累计发放各类慰问补助金27万元,惠及低收入群众468人次。

  除了为全镇低收入群体提供优质社会保障,如何让人民群众过得舒心、安心、开心?排险情、保平安常抓不懈成为解答之一。

  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正是这一解答的体现。

  “小岛虽有诸多不便但是安稳,这样平平安安的日子才是顶好的日子。”嵊山镇居民常常这样感慨。2023年,嵊山累计排查整改涉渔涉海领域隐患322处,消除消防隐患340个,排除涉及危化品、工贸领域等在册企业隐患问题386个,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今年,嵊山将继续在民生服务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通过完善海岛养老服务体系、提升海岛医疗救护能力、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配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等措施,保障嵊山居民住得舒心、安心、开心。

  (图片由嵊山镇摄影协会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1 百年渔港迎东风 嵊山共富奋楫先 2024-01-30 浙江日报2024-01-3000005;浙江日报2024-01-3000007;浙江日报2024-01-3000013 2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