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青田:把群众“盼的小事”变成政府“干的实事”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

  新(改)建公办中小学校2所,新增中小学学位2430个;新(改)建公共停车场4个,新增公共停车位600个;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5000人次以上;新增乡村消防取水点(口)100个以上……翻阅2023年青田“民生账单”,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民生项目、一串串民生数据以及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兑现”,使得更多群众心中的“小确幸”得以实现。

  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2023年以来,青田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完善民生服务体系,在教育、交通、医疗、养老、城市功能配套、消防等领域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老百姓,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健康有保障

  描绘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我家离卫生室很近,平常有个头疼脑热再也不用往城里跑,随时可以过来。”走进青田县船寮镇芝溪村卫生室,房间宽敞明亮,常用医疗设施设备和药品样样齐全,还配备了一台健康一体机。正在看病的村民巫肖媚对此赞不绝口。

  据了解,芝溪村卫生室于去年6月按照规范化卫生室的标准对科室布局进行了改造,并采购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测村民慢病的动态,提升基层慢病管理水平。“改造完成后,卫生室的环境变好了,慢病管理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老百姓更愿意来了。”船寮镇中心卫生院执行院长陈志海说道。

  截至目前,青田共完成改(扩)建芝溪村、大路村、平演村、王岙村4家卫生室,建成温溪镇寺下村卫生室、海口镇界阜村卫生室2家示范型村卫生室,为基层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病有所医”是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2023年,青田围绕更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提内涵,通过新增改(扩)建村卫生室、新增ICU床位、增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等民生实事项目,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为提高重症救治能力,去年,青田对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ICU床位进行扩容,在青田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增加ICU床位25张,保障重症患者就医需求。“床位增加后,院内发生急危重症就能在本院得到及时救治。”青田县中医医院主治医师朱晓锋介绍,目前医院ICU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帮扶下,可以承担救治呼吸衰竭、酸中毒、尿毒症、高钾血症等患者的重任。

  作为著名侨乡,青田有38.1万华侨华人,遍及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中外风俗差异、语言不便、就医程序繁琐等问题,成了侨胞求医路上的障碍。为此,青田还成立侨胞诊疗中心,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会诊服务平台,通过诊前、诊中、诊后全程专业服务,帮助海内外华侨华人精准对接外院高级专家,为华侨华人提供门诊、住院、健康体检、远程医疗等多项综合性医疗服务。

  教育惠万家

  不负最殷切的民生期待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生大事。近年来,青田紧紧围绕“促进均衡、关注民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主题,在努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同时,让“教育”“养育”愿景变成“幸福实景”,全力推进教育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在青田县第二中学湖边校区的美术教室里,一堂别具一格的艺术鉴赏课正在进行。老师拿着不少作品,为学生介绍画作笔法、构图等课程内容。眼前这个崭新明亮的美术教室自去年9月投入使用,成了学生领略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的场所。青田县第二中学湖边校区也逐渐发展成“青田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2023年,青田持续推进教育基础建设扩容提质,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新(改)建公办中小学校2所,新增中小学学位2430个;新增公办幼儿园2所,公办幼儿园学位900个;新增婴幼儿托位120个,均为普惠托位。

  在路得记幼儿托育中心内,配备了感统教室、食育教室、全脑教室等5个多功能服务场所,整洁明亮又充满童趣。孩子们在保教员的照护下有序开展各项活动:有的在感统教室里搭建积木、体味阵阵书香,有的在全脑教室做攀爬运动,既能享受到益智教育,又能锻炼体能。

  路得记幼儿托育中心是青田的普惠托育机构之一。2023年,青田有序有力推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让托育服务“托起”民生幸福。截至目前,全县已登记托育机构(幼儿园托育部)38家,托位1407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83;17个乡镇(街道)建有托育机构,托育机构乡镇(街道)覆盖率达53.13%。

  接下来,青田还将通过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幼儿托育体制机制、提高教师群体薪资待遇等手段,推动基础教育水平不断迈上发展新台阶,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群众。

  教育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而精神富有则是共同富裕的亮丽底色。近年来,青田谋划实施“文兴青田、挺进共富”工程,将实现精神文化领域的共同富裕作为重点来抓。通过组织开展“书香润芝田 穿越遇刘基”“文艺校园行 浓情阅读心”等特色全民阅读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同时,不断改善阅读条件,开辟公共阅读空间,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持续掀起全民阅读潮。

  据统计,2022年,青田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2.3%,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位于丽水市前列。

  城市提颜值

  满足最美好的民生憧憬

  城市边角地、闲置地“变身”口袋公园;老旧小区有了新样子;公共厕所“智慧化”……2023年,青田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配套设施,推进城乡宜居环境建设,让城市从“面子”美到“里子”。

  每天傍晚,正是油竹三角绿地“口袋公园”最热闹的时候,三个巨型红酒杯造型建筑在夜色中亮起,三五成群的孩子围着廊架穿梭奔跑游戏,市民或健身散步,或聊天打趣,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拥有了一处舒心惬意的乐园。

  已投入使用的太鹤大桥南转盘“口袋公园”,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这个占地面积达4200平方米的公园,划分了多个富有特色的活动区域,一条蜿蜒的彩虹草阶巧妙地串联起各项游乐设施。

  “口袋公园”既是城市“美貌”的细节,也是关乎百姓获得感的“身边事”。近年来,青田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完善城镇品质功能的重要举措,下足绣花功夫。2023年,青田通过谋划利用城区边角地、闲置地等小微空间进行见缝插绿,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便捷实用的“口袋公园”,让市民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和远方”。

  “真没想到,一个公厕竟然建得像智能房间一样,有颜值又智能。”居住在油竹街道的居民赵女士谈及今年的如厕环境,不禁感叹。

  赵女士所说的智慧化综合公厕,坐落于四都港二桥处。相较于传统公厕,智慧化公厕可以实现公厕管理、环境监控、厕位引导、除臭杀菌消毒、安全管理等多种信息化动态展示,如市民可通过智慧屏了解公厕蹲位使用情况。

  小厕所,大民生。2023年,青田针对油竹三角绿地、油竹户外体育公园、油竹小口、油竹上村和平演等道路周边没有公厕的地段合理增建5所厕所,并对城区内50座公厕进行了提升,新增冷热水、取纸机、烘手器、空气香氛等。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共有75座公共厕所,已形成核心区域“三分钟如厕圈”规划。

  “目前,在厕所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还不断完善其管理体系,对具备条件的公厕配置各类便民设施。”青田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兰伟东表示,今年青田还要继续开展“公厕革命”,对老旧、脏乱的公厕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为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加码”。

  过去一年,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共同构成了青田高品质生活的美好画卷。

  放眼望去,办好民生实事的这股春风还将吹遍青田大地的角角落落,在一件件小事、实事中汇聚起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

  (图片由青田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青田:把群众“盼的小事”变成政府“干的实事” 2024-01-29 浙江日报2024-01-2900006;浙江日报2024-01-2900005 2 2024年01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