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领“先行者”之“先” 创“新篇章”之“新”

“四大行动”谋临海新篇 开时代新局

  2023年的刻刀,雕塑出新的时代容貌。

  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在期盼中落地,千亿级“工业航母”扬帆启航,一举改写“制造之都”产业发展史;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持续发挥“长尾效应”,朱自清文学奖、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接连举办,打响历史文化名城知名度;共富工坊增点扩面,“好食来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盛大发布,“江南·溪望谷”筑起沿溪乡村共富示范带,共同富裕在这里掷地有声……

  循着“临海大事簿”,翻开这一年成绩单,千年古城临海第18次获平安鼎、4夺大禹鼎,又首捧省“科技创新鼎”,勇夺“浙江制造天工鼎”,获评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一个个重磅奖项见证临海于时代洪波中实干争先的勇立之姿。

  启航2024,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临海敢于领“先行者”之“先”,勇于创“新篇章”之“新”,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贯通落实突破性创新、攻坚性改革、提升性开放三条路径,全面开展历史名城突破年、制造强市攻坚年、共富高地奋进年、工作效能提升年“四大行动”,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县域先行者、谱写临海新篇章。

科创首位 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在“重建信心”这一主题中启幕,浙江在“唯创新者能扛鼎”的强烈共识中,于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沿海小城临海,既清醒认识宏观“大周期”,又科学研判自身“小气候”,在把握形势、穿越周期中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

  本地传统医药化工企业永太科技就开辟了新赛道,进军新能源材料领域,投资百亿元构建锂电材料一站式供应基地,首期年产15万吨含氟新能源材料项目已投产,还形成了从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到电解液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主攻传统燃油车的吉利汽车临海基地也转战新能源汽车市场,去年推出的银河L6创下预售好成绩,今年彻底结束燃油车生产,实现新能源100%替代;华海药业谋划从生产原料药向创新药转型,最先入驻科创廊道“首建区”的江南医谷,投资100亿元打造科技产业园。目前,一期项目已建面积50余万平方米。

  这一个个转型都是科创赋能制造强市的生动见证。临海深入实施“科创首位”战略、坚持“创新制胜”导向,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临海市“1125”企业梯度培育实施方案》,开展规上企业“R&D清零”提升行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升级版,倾心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打造企业创新发展“雁阵”。

  一手培育创新主体,一手搭建创新平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与中浮新材共建的全海深浮力材料技术中心也已完成签约揭牌;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列入省重大创新平台清单,已完成投资3.66亿元……临海还实施科创园三年千亩建设行动,加快推进西部共富产业园、台州湾e车谷等总投资46亿元的7个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灵江科创廊道、佩弦湖科技城、复旦张江中试基地等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经济新增长极也将不断涌现。台州风度商贸有限公司的海港直播城项目入驻临海,将构建一个以电商直播为主导,整合上下游服装、家居、眼镜、百货等供应商的产业园;现代化装备制造企业中联重机开始谋篇布局,深耕数字智能化领域,全面向无人驾驶农用机械领域转型;按照“一个专精型研究院+一个园区+一支基金+若干家小而精型上市公司培育”的模式,谋划建设氢能产业园,积极探索氢能科研和产业布局……

  这些新项目、新探索是临海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而播下的一颗颗种子。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会萌芽长出粗壮的分支和茂密的枝丫,形成新质生产力,带动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次城市化 让“流量”变“增量”

  新年伊始,在《好事来临》状元第微空间实景演绎楼秀的首演中,临海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进入元旦全省接待游客排名TOP5榜单。6年跋涉创成国家5A景区,台州府城便进入“高刷”态势,凭实力接住了节假日的每一波流量,在高关注度下写出可持续的发展注脚。

  解锁发展密码,千年文化便是最大吸引力。穿过延续里坊制格局的街巷,到处体现着宋代州城城市肌理、文化生态和生活气息。2024年,临海将持续深耕宋韵文化的“富矿”,通过转化、活化、品牌化,让其在府城“流动”起来、“传承”下去。于是,启动“大江南宋城”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重点构建“1+3+N”全域旅游矩阵,即梯度建设台州府城一个千万级,熊出没欢乐港湾、白沙湾、灵湖3个百万级,桃渚古城、括苍山、“江南·溪望谷”、临海博物馆等N个50万级流量景区,全力打响“江南第一古城”品牌。

  矩阵成员飞快响应。临海博物馆不再严肃,用巧克力3D打印助力文物“数字化永生”;江南沿溪6村共建溪望谷景区,盘活资源,让乡村“潮”起来、产业“火”起来;临海“熊出没欢乐港湾”2月开业,这个集科技、旅游、商业、演艺、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商旅综合体的建成标志着城市文商旅融合度不断攀升……

  当古城更古、新城弥新,临海计划打造城市发展黄金轴,衔接新与旧,连接北至斗堂山南至大岗山“四季更迭皆是景”的恢弘山脉,汇聚灵湖佩弦湖“人文休闲汇一处”的灵韵水脉,贯通古城大洋大田“城市东拓提能级”的发展气脉……同时加速推进城中村改造,全面打通城市绿道大环线和古城—灵湖—佩弦湖—牛头山步道环线,持续优化“一城六区”空间布局。

  一面东拓南进,一面拥江揽湖。临海将一代文宗与城市的点滴过往化作古城发展的新符号,开拓了佩弦湖区块,打造一座集科创孵化、文旅休闲、品质社区于一体的“未来之城”;全新商业综合体——星悦广场开门迎客,为城市东部增添一笔“繁华”;伏龙大桥正式通车,南拓进程迎来“凌波一跨”,伏龙滨江新区未来城迈开新步伐,城市由此从“灵湖时代”跨向“灵江时代”。

  临海获评省4A级景区城、尤溪镇成功创建省5A级景区镇……频传的捷报勾划临海彰显品质生活之美的生动画幅。随着城乡融合步入快车道,市区融合也为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临海作为副中心城市,更主动融入台州大市发展战略,做深产城、设施、人文等融合文章,推动二次城市化进程再加快。

全面开放

奋进共同富裕新高地

  环视临海,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州综合保税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等高能级平台汇集于此。最近,该市上榜全省首批“四港”联动示范县(市、区)名单,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不言而喻。

  这座开放之城,以“向东是大海”的豪情奋勇向前。“台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被正式列入新一批2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头门港区定位为宁波舟山港南翼核心港区,并纳入我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规划方案;台州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预验收,未来,“综保区核心区”与周边69平方公里“拓展承载区”联动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承接地、大宗商品集聚地、保税服务业态培育地、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验地……

  以“向西是市场”的决心奋楫笃行。满载汽摩配件、医药产品、休闲用品等“台州制造”特色产品出境,这也是浙江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缩影。自2022年2月中欧班列(台州)首发,头门港作为起运点,开拓了台州陆上国际通道,目前已开通中欧、中亚、中俄、中老四条线路,覆盖德国、波兰、意大利等14个国家的20个城市。

  开放不仅是沿海的开放。临海的乡村也在“千万工程”引领下开放提升,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西蓝花从上盘镇出发,种到了大江南北,卖到了全球各地;一名乡村“爱迪生”在东塍镇奏响农机“狂想曲”,研发的智慧农机驰骋全国山地丘陵地区;白水洋豆腐从山区开启“突围之路”,进军预制菜新赛道,铺线下门店,闯线上市场,还亮相泰国餐厅;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台州创作基地落地江南街道康平村,引入“绿领人才”,走出振兴新路……

  “共富工坊”让“富余劳动力”变“富裕新动力”,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古建之乡——汇溪镇打造“生产+培训”古建共富工坊,通过一榫一卯架起新希望;江南街道打造最美时光in上江共富工坊,通过“政府搭台+村集体入股+N合伙人投资运营+农户增收”新模式,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好食来临”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在浙江农业博览会现场盛大发布,同步推出“帮农客”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平台,叫响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经济。

  “邻里圈”变陌邻为睦邻,激活社区“邻聚力”。“府城·老邻舍”接连开了9家,布局框架也从中心城区向周边乡镇拉开,不仅让27万老年人感受到“舌尖上的幸福”,也向养老服务综合体转型,精准补位康养、疗养等养老新业态。“141”基层治理体系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楼栋长、街巷长成为社区治理网格的“最小因子”;关爱未成年人“双手行动”迅速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塔型守护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日益壮大。

  (本版图片由临海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四大行动”谋临海新篇 开时代新局 2024-01-27 浙江日报2024-01-2700005;浙江日报2024-01-2700008;浙江日报2024-01-2700012;浙江日报2024-01-2700009;浙江日报2024-01-2700018 2 2024年01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