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房建成院士团队依托大科学设施建设孵化未来产业

从宇宙到人体,探查极弱磁场奥秘

  室内,摆着一台长得很像核磁共振仪的仪器。按动按钮,一名“患者”被缓缓移动到仪器中,调整位置,仪器旁的电脑屏幕上,就显示出了心脏的磁场图。这是杭州极弱磁大科学设施衍生应用的首个科技转化成果“心磁图仪”。

  从杭州出发,北到济南,南下广州,西至西安……这一个月来,伴随着房建成院士团队忙碌的脚步,一个个新的“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陆续落地,这个全球尚未投入商用的心脏磁场的检测装置,也加速从浙江走向全国。

  “加快建设大科学设施,能带来1到100乃至100到1000的换道超车机会。”1月8日,当记者见到房建成院士时,他刚从省外回到杭州。作为杭州极弱磁大科学设施首席科学家、总设计师,房建成院士带领团队,去年建立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现已汇聚近400名全职人才,正加快大型零磁空间缩比样机研制、磁屏蔽舱等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尽快让杭州极弱磁场主体开工。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这个“国之重器”,将成为世界唯一、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大型“零磁”空间,使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这也将是新型的大科学设施。”房建成院士说,新型之新,就在于坚持“四个面向”,尤其是更加注重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条条新赛道,在建设极弱磁大科学设施过程中铺开。按照规划,科研团队将以“沿途下蛋”模式同步开展成果转化,聚焦“量子传感”和“零磁医疗装备”两大方向,重点开展芯片化传感器和系列化心磁、脑磁功能信息成像装备研制,打通“科学—技术—产业”全链条。

  第一枚“蛋”,就是“心磁图仪”所代表的零磁医疗产业。

  “心磁图仪”的神奇之处究竟在哪里?难道心脏也有磁场吗?

  房建成院士告诉记者,万物皆有磁场,人体器官也都有磁场,但非常微弱,心脏的磁场约为地球磁场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将较强的地磁场屏蔽掉,才能测量到非常弱的人体磁场。零磁医学正是基于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技术,在接近零磁场的特殊环境中,从体外测量人体磁场的空间分布,重建出人体内部的磁源,呈现人体磁场的图像,从而得到心脏、脑部、神经等人体功能信息,这就是前沿的零磁医学。

  相比动辄几千万元的核磁共振仪,“心磁图仪”不仅将人类对健康状态的检测,从“看结构”时代转入“看功能”时代,而且没有辐射,价格只需要数百万元,具有百分百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一条中国领跑的新赛道。

  “在目前的7000多例临床病症中,急性心梗识别率达到91%。”房建成院士说,这有望突破急性心梗等重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的世界性难题,为全球重大疾病诊治贡献新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

  目前,杭州极弱磁大科学设施第一个交叉研究平台已开工,将研发芯片化传感器。“我们要做的是世界上最灵敏的传感器,它可能只有指甲盖一样大小,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就可以布下传感器阵列,从而对磁场进行更精准的感知。”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解释,深空环境的磁场,只有地球磁场的亿分之一到千亿分之一,人体的磁场也非常微弱,量子传感器可以探测到这些磁场,拓宽人类探测的边界,由此可以加快发展量子传感等产业新赛道。

  未来,随着杭州极弱磁大科学设施的建造,更多具有变革性的科技产品,将从浙江出发造福全人类。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已全面启动了5个交叉研究平台的规划论证,其中第一个交叉研究平台已启动建设,标志着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合肥之后第4个围绕大科学设施布局交叉研究平台的城市。

  畅想着即将开建的杭州极弱磁大科学设施,来自房建成院士团队的科学家们不禁期待着未来:从浩瀚的宇宙到人类自身,一个“科学—技术—产业”的全链条,将链动浙江代表中国领跑世界。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从宇宙到人体,探查极弱磁场奥秘 2024-01-15 浙江日报2024-01-1500008 2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