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锻造一颗匠心
——记温州益坤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究院技术员董文学
本报记者 王艳琼
一米八的大高个,一身灰色工装衣,埋身在机器轰鸣的嘈杂车间里,董文学操作起设备,眼睛盯着模具,格外专注。“董工,有人找!”听到叫唤,他才回过神。
新年伊始,位于平阳县的益坤电气企业车间作业不停。作为企业研究院技术员,董文学手头有两个研发项目,涉及铁路电网工程,正进入调试投用阶段,他经常在车间忙碌,总是“有人找”。
“不好意思,招待不周。”见到记者,董文学停下作业,迅速拿布擦了擦手,只见厚实的双手已是擦不净的碳灰色。
在益坤电气,董文学是人人尊敬的“老师傅”。生于1978年的他是平阳鳌江人,初中毕业开始做电气学徒,1992年来到益坤电气厂上班,一路学习、钻研,当上车间主任、技术员。30多年过去,如今他荣誉加身,202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荣获“浙江工匠”称号、2020年成为“全国优秀农民工”……
“不是这份工作,我也拿不到这些荣誉。”董文学谦虚地说。在公司车间入口处的“董文学劳模创新工作室”,他的党员示范岗标语写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日常工作中,他也将这句话践行到极致。
董文学还记得刚进入工厂的情景,“那时遗憾没能继续上学,所以当学徒格外认真,虚心拜师学艺……”董文学跟着师傅加工五金,不小心绘图划线画错,还得加班返工,睡在车间是常事。董文学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人如其名,“好学”是他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在董文学办公桌的柜子上,记者看到一本纸张卷边、翻烂了的《机械工人切削手册》。“机械加工是门技术活,车床、牛刨、电焊、气割,这些我都做过,碰到不会的地方就得翻书学一学。”董文学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有随时记笔记的习惯,开始跟着师傅学,金属加工顺序要记下来,模具尺寸要画下来,睡前还要翻一翻。
爱好学习、人勤快,没过几年,董文学在金属加工车间出了名,流水线作业总是比别人快,正常需要三四天的金属配件加工,他一两天就完成了。“大家开玩笑说我傻,事情做得快,工资也不会高,但我想这也是给公司省时间。”董文学说,他也在暗自较劲,事情做得麻溜,给他带来信心和成就感。
2000年,电气厂迎来新时代,董文学的技艺也开始升华。随着订单增多,公司开始自行研发模具生产。“你会模具维修,你试一试。”董文学回忆,正是老板的信任,让他开始放开手脚钻研,对照产品样品画图纸。一次开模的经历,也让他收获信心。当时,公司采购到价值百余万元的设备坏了一个重要配件,工程师纷纷摇头,董文学主动站出来,试着画图纸、加工配件、维修设备,想方设法挽回了公司损失。
产品合格率百分百、交货期达成率百分百、生产事故零发生,这是董文学带队车间的成绩单。他边带队伍、边做模具研发,参与一项真空断路器绝缘子的发明,直接给公司年创造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
董文学一直记得,2010年的一天,公司推荐他参评平阳县劳动模范。站在领奖台上,他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此后,他更加珍惜岗位,认真钻研模具研发技术,并且一丝不苟地将技艺传授给公司员工。
如今,对于劳模和工匠,董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待工作,要踏实肯干、不计得失;对待技艺,要精益求精、刻苦钻研”,难能可贵的是,董文学还为广大劳动者发声,参与平阳县高级人才联谊会和平阳县劳模协会。作为温州市人大代表,他多次反映工人诉求,把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等建议写进提案。
董文学现在还保留着朴素的习惯——车间每天8时开工,他提早半小时准备,班前十分钟跟员工们反复强调安全生产,布置当天任务。
随着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董文学认为,新时代劳模更需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现在益坤电气企业产品多用于高铁动车、地铁轻轨、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上,他转到技术部门后也投入更多精力钻研新材料、新工艺。“学无止境、精益求精,希望能让更多的制造成为创造。”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