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台州:聚力“三条路径” 奋进“三高三新”

  “在台州,你可以链接全球。”站在台州玉环大麦屿港,面对望不到边际的集装箱,来自阿根廷的伊芙莲娜发出惊叹,仿佛看到了中国制造在全世界流通的秘诀。这里不仅基本实现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还拥有新西兰、美国、英国、越南等国际运输航线。2023年,大麦屿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万箱,同比增加17.3%。如今,大麦屿港扩建投用台州市首个10万吨级码头。

  “我们的产品遍及全国。”在主要生产高端食品容器的浙江新天力,来自哥伦比亚的艾莉见识到通过技术创新、材料创新、产品创新的制造魅力,更惊叹于中能机车把产品卖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台州不仅制造业家底厚实,是资源潜力巨大的投资宝地,也是让人心生向往的宜居胜地,山海兼备、文脉璀璨、美食全国闻名。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

  在新的一年里,台州喜迎撤地设市30周年。

  虽然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市场跌宕起伏,但曙光在前、未来可期。台州全市党员干部将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聚力“三条路径”、奋进“三高三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加速项目集聚 推动经济稳健发展

  一个重大项目,足以集聚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一条产业链、激活一个产业集群、优化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

  目前,在2023年浙江单体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项目一期总投资约1480亿元,基础工程在去年7月动工,预计2026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可逐步带动形成全产业链规模超万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始终坚持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台州持续掀起全面聚焦项目、全力攻坚项目、全心服务项目的热潮。通过构建“链长+链主+链创”融合招商模式,去年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落地百亿元以上项目4个,百亿级投资项目——晶科能源光伏电池组建生产基地项目、清陶锂电池项目、江西国化电解氟项目推动台州在新赛道马力全开,加速新能源产业链扩张。

  众所周知,台州制造业家底厚实,拥有35个工业行业大类,形成2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7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307个工业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但朝着“打造万亿级规上工业体量、建设世界级制造之都,支撑城市跻身万亿GDP俱乐部”的目标迈进,台州仍是任重道远。

  为加快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台州加速布局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健康、未来汽车和精密制造等五个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城。

  其中,重点抓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强而有竞争力,“制造之都”才名副其实。截至目前,台州有8个集群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另外,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台州获批的数量走在全省前列。台州市以及临海市、天台县、仙居县都夺得了“浙江制造天工鼎”,这是浙江省制造业领域的最高荣誉。

  关键抓创新深化。

  “制造之都”需要有深厚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2023年,台州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城市”和“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名单,临海市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荣获省“科技创新鼎”。全力推进“一弓一箭”科创体系建设,台州湾科创走廊首建区、首聚地初露形象,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温岭。位于黄岩、搭载了最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浙东南智算中心一期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这里产生的算力可以像水、电等公共资源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分层分类推进规上工业企业、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和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三个全覆盖”,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前列。

  奋力抓改革攻坚。

  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2023年4月底,韩国BSG集团通过韩国外交部向中国驻韩大使馆发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台州知产警官以雷霆之势维护我司合法权益,深切感受到当地政府和公安卫士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的热心和决心,我们有信心在当地发展,计划将产品中国工厂建在台州。”早在3年前,该集团就打算在中国建厂,但一直在犹豫。这次决定在台州投资1.5亿元建设化妆品工厂,从意向到签约,只耗费了3个月的时间。台州已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助推台州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为给企业提供除基本政务服务外的精准化、个性化衍生服务,立足省定“一中心、一平台、一个码、一清单、一类事”的“五个一”工作思路和“基本政务+八大增值服务”的建设格局,台州市、县两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均已挂牌设立,项目、金融、政策、法治、人才、科创、开放、数据等8大板块均已完成事项入驻、人员入驻、服务入驻,可提供500余项涉企基础服务和193项增值服务。

  “1187”,一心一意帮企。一年来,路桥区的这串数字“谐音梗”,令不少企业惊喜,政府解决难题的速度更快了,企业提问题也更硬气了。在台州,各地紧扣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新赛道,推出的“1187”亲清政商关系体系建设等6个项目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出“拿地即开工、过程全服务、竣工即投产”等政策,对标世行标准,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发布“民营经济30条”,支持企业双向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海外台州”模式获评全省开放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荣获2023年度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这一治理模式在台州首创。2020年,该项目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台州市和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在台州试行。

  另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经验在省级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创新神仙大农集成改革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坚持抓开放提升。

  日前,浙江海投云贸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出口的二手车,搭乘中欧班列(台州)从头门港发往老挝首都万象。悠长的汽笛声后,历时13天,中欧班列(台州)运输1300多吨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顺利抵达台州……一年来,中欧班列(台州)不断往返欧洲、中亚和老挝等地,实现全年运输箱量翻番。

  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目标加速迈进。

  2023年4月,台州国际再生金属交易中心启动,一座全新的“城市矿山”在8个月的时间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在中国金属再生资源业界荡起涟漪。搭建这座“城市矿山”的路桥人在欧美国家布局回收站点约260个,东南亚国家回收站点约160个,日韩回收站点约30个,掌握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近80%的回收量,在国内广东、福建、湖北、四川、新疆等10多个省份也有近200个回收站点,有效统筹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升级。

  融入内外循环,开放发展不断打开格局。台州综保区即将封关验收,5家企业成为省级本土跨国公司领航企业。

  聚力“三条路径”,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民营经济在台州不断激发活力、释放灵性,全市市场经营主体突破90万家。

瞄准民生福祉 描绘全域共富图景

  2023年12月31日晚,主舞台设在台州的《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用一场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与全国人民一起跨年。2021年央视跨年晚会首次走出央视演播大厅,将主舞台设在了台州,一设就是三年。

  台州魅力何在,能获得央视青睐?

  首先,台州乡村实现了精彩蝶变。

  2023年10月中旬,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在浙江召开,天台塔后村、仙居上叶村入选考察点。在上叶村,来自陕西的与会代表被浙江乡村大脑的应用震撼:5173个“小斑块”,生成全国首张杨梅产业地图,上叶村就是其中一个“小斑块”,杨梅亩数、主体数量、联系方式,大数据落实到每一家农户、每一株杨梅,既赋能生产,又能据此提供政策补贴等保障。

  20年来,沿着“千万工程”指引的道路,跨越山海,呈现的不仅是连绵不断的乡村美景,更是一张张群众温和满足的笑脸。今后,台州将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动由点及面全方位提升,加快描绘“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

  城市品质让生活更美好。

  临海台州府城火爆“出圈”,游客一波接一波,咖啡茶叶、精品民宿、传统老字号餐饮多向发力,古城文化节、公共艺术节、咖啡文化节、樱花市集等文化活动接踵而至,让千年古城更富年轻活力。

  迎来“三十而立”的台州,一江两岸、中央商务区、商贸核心区、高铁新区、飞龙湖区块等形象不断丰满。开通一周年之际,台州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市域铁路S1线迎来历史性时刻,实现运送乘客超1000万人次。台州机场改扩建工程试飞成功,市域铁路S2线、甬台温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为美丽台州持续加码。

  沿海公路浙江·台州1号公路连起了三门蛇蟠岛、临海白沙湾、台州海上拈花湾、温岭石塘等重要景区景点,临海、玉环示范段率先通车,成为热门自驾游线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空气质量稳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十,“五水共治”连续3年捧回“大禹鼎”银鼎。

  除了风景,在游客眼中,台州还是与美食绑定的城市,是“小海鲜胜地”,也是“糯叽叽天堂”,来这里一定要带着“256G”的胃。近年来,在新荣记、林家一、老扁酒家等知名餐饮店的带动下,台州菜逐步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打开局面,揭牌成立新荣记学院,培育台州美食人才。在市井巷弄,更有游客特种兵式打卡台州各大菜场,直呼根本吃不完,毕竟台州有200多种特色小吃。这里创建世界美食之都名副其实,正致力于打造台州菜美食谱系。

  “回浦中学!总冠军!”2023年是回浦系男篮的冠军之年,5月14日,北京首钢体育馆,全国高中篮球联赛总决赛现场,临海回浦中学篮球队时隔6年再夺总冠军奖杯。紧接着,回浦实验中学登顶中国初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冠军,12月底再次用又一个全国冠军为2023年完美收官。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掀起全民健身热。“体育+”新业态十分火爆,各类体育项目在台州遍地开花,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已成为国内知名“赛事IP”,安基山滑翔伞基地声名在外,乡村涌现一场场“村BA”比赛。以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城市绿道、健身长廊为辐射点,以社区、居民住宅区健身点为覆盖面,台州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在社区、村镇配备体育“带头人”,形成“体育服务有委员、全民运动促健康”的良好氛围。

  正是这样源源不断的幸福感,让市民和城市之间拥有了一场爱的双向奔赴。2023年11月底,台州第8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上榜“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激发创富活力。

  在台州,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从“打工者”变身“合伙人”。杰克股份、信质集团等上市企业陆续开展股权激励,技术工人凭借技能创富,除了薪资待遇增加、股权激励,还享受福利配车、购房免息借款、孝心基金等多种福利补贴。

  台州是制造业大市,这里拥有128万名技术工人,占总人口近两成。2022年7月,台州成为全省首个全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技术工人“扩中”改革,探索通过健全技能培育体系、技能运用体系、技能创富体系,理顺技术工人群体与企业经营主体的关系,实现“工人增技、企业增效、员工增收”。

  为了畅通技术工人成长通道,率先打破技工教育学历天花板,台州已在21所学校72个专业试点开展“学历证书+技能证书”“双培养”育人体系,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输送约1万名学历、技能“双证”人才。一些企业选择主动布局,通过与大专院校合作,开设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开展定向委培、订单班、学徒制等培训,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就业无缝衔接。

  乡村致富,群众增收就在家门口。

  “回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家乡迎来巨变,三门县浦坝港镇桃峙村的85后青年新乡贤、村级后备干部林鹏回乡建起鲜甜共富工坊,不仅为农户提供自产自销摊位,还通过产销供数字化模式,破解全镇农业大而不强、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等问题。同时打造先富带动后富、创富引领共富的示范窗口。通过“订单农业”,为种养殖户收益“兜底”。本地受益种植养殖户超2000人次,并辐射带动宁海、象山、乐清、福建宁德等地区。

  像这样的共富工坊比比皆是,台州有12家入选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名单。近两年,随着“共富工坊”模式不断被认可推广,台州的工坊数量也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工坊1507家,联结企业1100多家,吸纳从业人员4.8万余人,形成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富的良性循环。

下基层奔一线 笃行实干绘蓝图

  “乡村振兴既需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也需要激发群众主动性”“只有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有收获,才能打开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高质量的教育需要一支有激情的教师队伍,需要充分激发学生活力,也需要多校协调共同进步”……日前,一场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的座谈交流在台州市政府大楼展开,台州市委主要负责人与基层干部代表面对面深入交流,来自镇村两级和部门、学校、医院、企业等领域的基层干部代表,既交流分享了基层工作心得和体会,又围绕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建立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随着越来越多80后、90后年轻干部出现,台州针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计划日益增多。2023年,玉环针对便民服务、城市有机更新、产业转型升级等多项重点中心工作,每季度发布一次“难事挑战”榜单。目前,玉环已经连续发布3期榜单,共200多项“难事挑战”由182位年轻干部揭榜,已有近百项挑战已经完成。在这场挑战里,年轻干部跨条线、跨领域解难,走出自己的工作舒适圈,通过踏上这条“新赛道”,也打通了成长“快车道”。

  在台州,干部培养模式有特色、见实效。为缓解干部工学矛盾,采取“主课堂+分课堂”的形式进行,举办台州市2023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周末学堂”,1744人次上课学习数字经济。全市各地陆续举办田间沙龙、主题读书会等形式的初心课堂,开展业务难题破冰分享、一线实践经验分享,让年轻干部正视优点和不足,践悟初心使命,用青春诠释责任担当。

  奋力打造“勤廉并重”的党建高地,激励全市上下用行动书写忠诚,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

  2023年,台州传递了“激励先进、鞭打慢牛”的鲜明信号。创新设立市级单位“亮晒比拼”、县(市、区)“三比三看”督查评议、乡镇(街道)重点工作“赛马比拼”三级赛道,把全市各领域各层级纳入比拼范围。更令人振奋的是,乡镇(街道)“一把手”也凭借季度优异成绩,在全市干部见证下领取流动“红旗奖”,更加激励全市130个乡镇(街道)按照经济、项目、创新、美丽和平安五条赛道,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营造实干氛围,眼下,台州全市领导干部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全力抓发展,全面强基础。台州市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化践行“民呼我为”机制,聚焦基层的高频民意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上下条块贯通、党员群众互动,做到开门听意见、开门办实事、开门受监督。

  台州坚持到基层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托民主恳谈、流动意见箱等形式收集群众建议呼声。结合开展大调研活动,市县两级领导带头深入问题集中、群众反映强烈、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3476次,接待群众2082批,通过听群众的“牢骚话”,推动化解复杂疑难案件312件。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黄岩区整合多方资源,采用强村自办、小村联办、弱村托办,“公益性+市场化”,“睦邻互助+”等3种模式,积极打造“永宁膳坊·老年食堂”。临海市聚焦保障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投资4500万元用于打造“府城·老邻舍”助餐品牌,不断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

  台州锚定“家门口的幸福养老”目标,2023年全市新增助餐点186个,助餐配送餐服务超620万人次,村社覆盖率达85%,“爱心卡”配套开发应用程序,由线下服务向双线融合升级,让老年人得到更加全面、便捷、丰富的养老服务保障。

  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台州市借助党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工作站、政协委员会客厅等平台载体,深入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和“助解急难愁盼,增进民生福祉”专题活动,同时设立服务热线、信箱邮箱等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价,对群众关键小事、基层民生实事、社会治理难事等破解情况进行“回头看”,让群众来“阅卷”。目前,共收到群众评估意见3500余条,反馈整改率近100%。

  起步于“民”、兴盛于“民”,民营经济是台州发展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深化清廉民企建设,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临海市巨丰机械有限公司需要经营周转资金,通过“清廉贷”获得1000万元无抵押贷款,公司相关负责人连连点赞:“‘清廉贷’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有力提振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根据台州市制定的清廉民企建设标准体系,为清廉民企及中高层管理人员推出“清廉百强贷、优秀贷、合格贷”等无抵押专属信贷产品,总共发放335亿元。

  近年来,台州政商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清廉民企建设从规上到规下、城区到全市、工业制造业行业到多个行业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300余家规上民营企业和1200余家中小微企业参与清廉民企建设。配备清廉指导员、纪检员、观察员2500多名,打造清廉建设实践场所2120处。

  风清则企兴,气正则人和。从一地破题到全省实践再到全国推广,台州率先出台清廉建设管控力指数,相继承办全省清廉民企建设现场会、全国民营企业诚信合规建设观摩交流和法律服务能力与风险防范培训等,入选国家发改委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令这股“清风”吹拂千万家,凝聚起奋进力量。

  (本版图片由台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台州:聚力“三条路径” 奋进“三高三新” 2024-01-03 浙江日报2024-01-0300010;浙江日报2024-01-0300012;浙江日报2024-01-0300008;浙江日报2024-01-0300009;浙江日报2024-01-0300028 2 2024年01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