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深读

最高奖励5000万元,浙江真金白银激励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

资本下乡,激活乡村潜能

  绍兴市柯桥区剑灶村海丰千亩菊园内,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菊花展;温州乐清大荆镇,尚在建设的200亩铁皮石斛大棚,仅需要4个人看管,手机上就能查看棚内温度、湿度等各项数据;衢州江山市华欣湖羊生态示范园内,整齐壮观的现代化羊舍,参观者感慨“羊住上了别墅”……

  如今,走进浙江乡野之间,一个个现代化农业产业项目点缀其中。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领域被视为“投资洼地”。近年来,社会资本有序进入农业农村得到重视。自2020年起,国家连续3年发布年度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鼓励社会资本创新投融资模式有序投入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具体到浙江,今年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下发《关于申报2023年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激励的通知》,拿出真金白银,最高奖励5000万元,鼓励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重点领域。目前已遴选59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5.4亿元,省财政已预下达投资激励资金超过3亿元。

  社会资本涌入浙里乡间,既给农村带来资金、技术,也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理念。资本下乡,如何加速农村资源要素整合,带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迭代?社会资本在与村民、村集体的互动中,如何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近日,记者走访湖州、衢州、温州、绍兴多地开展调查。

农业投资呈现上升趋势

  距离绍诸高速公路出入口仅500米,浙江海丰花卉有限公司千亩菊园里的一座座现代化菊花种植大棚格外显眼,当地村民正在棚内劳作。

  菊花销售虽然是个细分领域,但背后却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从聚焦国内殡葬服务业到打开日本等海外市场,海丰花卉每年仅出口到日本的菊花就有数千万枝,已成为国内菊花出口日本的最大供应商之一。回忆当初选址,基地负责人李可表示,他们看中的就是当地的交通便利,距离上海港口近,便于菊花装运出口。

  乡村振兴首先就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多元投入机制。直面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靠什么吸引社会资本?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表示,中国农业的变革还会继续加大,进行科学的、适度规模的投资可能会获得较好的回报。

  随着乡村振兴等规划的实施,以前农业回报周期长的问题,如今成为对冲其它投资风险的选择之一,农业成为了新赛道。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拥有一批宝贵的乡贤企业家资源,他们回馈家乡,带来了好的发展未来。

  在江山市衢江一级公路边,总投资3.5亿元的年产5000吨农副产品深加工、肉制品加工厂、冷链物流生产线项目正在施工,预计明年春节后投产。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投资商王国林,30年前他从江山市西垄村前往上海打拼,在食品行业摸爬滚打出一番天地。2020年,他决定回乡投资,特意将新注册的公司命名为“西垄人”。紧盯项目进展的他,已经许久没回上海的家。

  “农产品最大的问题是销售渠道”,王国林表示,江山有着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优势,由于以前深加工能力不足和销售渠道缺乏,家乡的农产品走不远、卖不好。

  投资江山,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又靠近国内主要消费市场。他说,在这里建厂,既能弥补当地没有大型农业加工企业的缺憾,又可以与江山其他大型农业项目联动。加上成熟的销售渠道,说起未来,王国林信心满满:“我的目标是把江山的特色农产品推广到全国,未来销售目标是破百亿元大关。”

  浙江良好的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也给寻找新赛道的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以更大的信心。海丰花卉的千亩菊园选址时最头疼的是土地流转,当地主动出面统筹协调,确保了项目顺利落地。

  在江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蒋玉国看来,让社会资本安心下乡,就要直面企业投资痛点,特别是用地和基础设施配套。以往,农业项目中农业设施用地居多、建设用地少,不利于企业形成有效资产,“就像城市房子可以抵押做贷款,农房则不行”。为此,江山市积极摸索建设用地指标向农业投资项目有序倾斜等措施,解除企业投资、建设乃至日后退出的顾虑。

  基础设施配套上,江山市投资1400万元,新建峡口高速至华欣湖羊生态示范园的4.38公里道路。当地以食用菌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安排2000万元集中用于园区排污、道路、电力等配套建设。已经投产的浙江君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针菇项目,年产量可达两万吨。

  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近年来,社会资本在浙江农业农村领域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以南浔、安吉、莲都、乐清、江山五地为例,建设年限在2020—2026年的代表性农业重大产业项目就有27个,涵盖了养殖、深加工、全产业链等多类型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78.91亿元,本年度累计完成投资超23亿元。

盘活资源开拓更大空间

  今年的国庆假期,湖州南浔区双林镇向阳村文漾向阳里迎来大量游客,民宿一房难求。5月,这里还举办了一场音乐节,朴树、郭顶等音乐人和乐队齐聚,吸引了上万人参与。

  曾经的向阳村,田地抛荒严重,集体经济负债150余万元,是当地的薄弱村之一。经过“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向阳村变成“水韵江南”的典型代表。

  “引入新项目,吸引资金投入,才能将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向阳村党总支副书记慎惠峰表示,村子更广阔的前景,需要有实力的“破局者”参与。

  在考察了向阳村后,多地建设有文旅项目的上海文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决定投资兴建文漾向阳里,在去年6月动工开建。占地2200余亩,总投资11.27亿元。项目负责人邹吉闽表示:“向阳村农旅基础较好,我们有资金和成熟的项目经验,可以合作共赢。” 根据测算,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吸引长三角游客20万人次。

  在资金的注入下,向阳村曾经闲置的农房化身精品民宿,废弃的鱼塘成为露营宝地,还涌现了民宿、餐饮、潮流艺术等众多新业态。这不由让当地村民感叹:“我们村现在不比城里差,走在村里好像人在画中游。”

  社会资本将资金、项目引入田野之时,将农村的诸多资源要素一局盘活。不仅如此,社会资本还带来了新的市场思路,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温州乐清市大荆镇下山头村有一座“铁定溜溜”乐园,是以铁皮石斛为核心,集主题游乐、田园休闲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点。在下山头村,记者看到联排农房井然有序,风景秀丽。谁会想到,以前这里曾流传着“金山头、银山头,嫁人不嫁下山头”的俗语。巨变的背后,离不开乐清籍乡贤的回乡投资。

  “中国铁皮石斛之乡”是大荆镇的金名片之一,特产雁荡山铁皮石斛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与伙伴经过多年打拼联合创立了一家知名化妆品公司的方玉友,坚持回乡投资“铁定溜溜”。他在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等项目支持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新建数字化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还投资5亿元实施浙江千斛雪酒业项目,将铁皮石斛与酒业创新联动,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乐清市财政局农业科工作人员表示,财政支农政策资金的创新投入,有效改善了农业农村领域营商环境,逐步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社会资本拉动大荆镇铁皮石斛产业集聚,开拓出更多市场空间。

  社会资本投资设立的新型农业企业,更多是在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长点。

  从一朵花到一个链条,海丰花卉已发展成为集鲜花种植、加工出口、观赏旅游为一体的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还培育了具有1700多个菊花品种的浙江省种质资源圃;位于江山市峡口镇的华欣湖羊生态示范园,一期已于2021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目前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湖羊养殖基地,已形成湖羊原种繁育、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食羊餐饮及旅游观光服务等全产业服务能力。

加速区域特色农业升级

  除了村容村貌大变样以外,让湖州南浔向阳村村民更期待的,还有项目落成后带来的增收前景。

  为确保项目引进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文漾向阳里项目由上海文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向阳村成立合资公司,向阳村以土地湖漾、闲置农房资源入股占公司20%股份,只享受分红,不参与投资和运营。项目建设区域内所有改造、新建资产全部归向阳村所有,上海文漾公司只具有使用权。

  除此以外,向阳村的农房还出租给合资公司统一运营,也可自行改建参与经营。自有农房农户除享受股民分红外还拥有每平方米35元的(每年递增10%)租金,给多数农户年增收2万元以上。

  温州乐清的下山头村村民和村集体,也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股份入股,每人每年可获得股金分红;村民可以通过到农业企业工作赚取报酬,一年户均可增收4万余元。

  依托海丰千亩菊园,绍兴剑灶村周边的闲置劳动力可以在家门口灵活就业。由技术员结对指导农户种苗、浇水、施肥等,根据种出的菊花质量、花苞大小等综合评估,花的品质越好,农户收益越高。如今,剑灶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500万元,辐射周边4个村庄,带动300余户农户种花创收。

  资本下乡催生了农村的内部活力,使农业的产业价值得以体现,产业链上多方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村民和村集体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进一步带动企业投资和长远发展。

  大学毕业就到华欣湖羊生态示范园工作的陆裔鹏,家就在附近的枫石村。“能在家门口的大企业上班,家人非常开心”。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一体化产业经营模式下,周边村民通过饲养湖羊和种植饲草等方式实现增收。

  江山市还积极向省财政厅争取2023-2025年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资金,建设湖羊屠宰车间等配套设施,由峡口镇、清湖街道、新塘边镇等相关村成立强村公司,在设施建成后租赁给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动社会资本进一步投资,相关村固定租金收益每年约200万元。

  社会资本下乡并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村民、村集体“小口袋”鼓起来,也在加速区域特色农业升级,进而带动全域传统农业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带来区域发展“大口袋”的充实。

  在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协会会长宋仙水看来,社会资本项目的陆续落地,带动乐清铁皮石斛产业向百亿产业目标迈进。1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铁皮石斛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铁皮石斛的深加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了石斛饮料、石斛酒业等全产业链项目,为铁皮石斛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下一步,当地通过做好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公共配套等服务,与具备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的社会资本共舞,联动农户、村集体以及区域经济一起发展。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积极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优化政策扶持方向,支持推动社会资本下乡。以2022年为例,出台《浙江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激励实施办法》,支持34个项目入围首批省级农业农村重大投资激励项目库,兑现首批省级激励资金2.2亿元。下一步,在继续鼓励引导资本下乡的同时,将在资本引入、项目落地、效益发挥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推动社会资本更好发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作用。

  (本报记者 杨一凡 金汉青 梅玲玲 通讯员 陆海东 何法顺 严 琦)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4 资本下乡,激活乡村潜能 2023-12-26 浙江日报2023-12-2600008;浙江日报2023-12-2600014;浙江日报2023-12-2600015;浙江日报2023-12-2600012 2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