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敢为人先
十份物件里的浙江改革开放火热实践
编者按:
45年,改革的潮头始终向前,造就了无数弄潮儿。
45年,火热的实践从未停息,演绎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今天,我们回望来路,在历史的众多切片中,总能看到一个字:敢。
“敢”的能量有多澎湃,浙江人从来不陌生。
敢是奋斗——是不识字的潘阿祥自创“象形文字”记录一个个联系方式;是宗庆后在43岁创业时所蹬的那辆三轮车。
敢是创造——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吉利集团投产下线的一辆辆汽车;是湖州嘉兴两地以非凡的想象力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勇气在南太湖岸建设的民营火箭制造基地。
敢是担当——是浙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出台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是“鸡毛换糖”的拨浪鼓获得临时许可证,写下世界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序章;是“千万工程”在联合国举起“地球卫士奖”奖杯。
今天,我们看向未来,需要的仍是这个字:敢。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漫漫征途,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如何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惟有坚持“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本报今日推出改革开放45周年特别报道——《45年,敢为人先》,从省档案馆、浙商博物馆及我省企业、单位珍藏、创造的10份物件中,重温浙江在改革开放中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