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专版

武义:“林长制”促林长治 “绿宝盆”变聚宝盆

陈湘媛 方立林

  尽管是寒冬时节,但在金华市武义县,仍能看见郁郁葱葱的山林,不时还有白鹤等在天空中悠然飞过。武义作为一座生态之城,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全球绿色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卫生县城。森林面积为1594342亩,森林覆盖率67.78%,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桃花源”和“浙中绿岛”,被评为全市首个“中国天然氧吧”。

  近年来,武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着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切实以“高颜值”生态赋能山区高质量发展,并获评2022年林长制考核优秀县。同时,武义还深挖林业资源潜能,形成了林业经济、林业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环境改善了,乡村更美了。绿水青山发挥出“金山银山”效果,武义正在让生态更美、百姓更富。

  创新护绿

  筑牢生态底色

  “我们主要是对责任区内耕地、森林和重要湿地进行巡护,如果发现异常情况,会及时处理报告。”王宅镇自然资源村级巡查员说。去年以来,武义县聚焦“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全面推行“林长制”,并根据自身特点改革创新,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林长+警长”组织体系。今年3月以来,不断迭代升级自然资源村级巡查员队伍,目前全县共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735人、警长60人,自然资源村级巡查员队伍200人。

  武义还积极推进油茶、香榧、山核桃特色迹地造林。目前,完成迹地更新2972亩,其中人工更新1551亩;完成省级森林抚育2665亩,中央森林质量提升1175亩,健康森林36000亩。

  随着环境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也更加明显。“两年前,在永武二线公路边水沟内发现一头长着黑褐色短毛、背部有白色斑点的鹿科动物,正在水渠里惊慌地走动。后来,经过多地辗转将其找到,经专家鉴定,确定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毛冠鹿。这也是武义第一次出现这种动物,我们都很激动!”武义县森林资源保护站叶连珍说。据悉,今年以来,武义县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救护白颈长尾雉、白鹇等野生动物108起,共计195只(头)。

  改革管绿

  彰显治理成色

  为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武义县抢抓契机,以“林长制”为牵引,整合行政执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执法力量,着力构建“林长+”联动执法体系,通过建立日常联络机制、联席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5项机制,形成权责明晰、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工作合力,确保林业违法案件及时查处。日前,武义县在新宅镇某村一木材加工场所收缴销毁感染疫病木头310千克,又一次避免了松材线虫病疫木流失、消除松木疫病加剧扩散的风险。

  近年来,武义县还坚持推行“点线面”森林防灭火管控模式,通过设立261个劝导点、组织护林员常态化值班值守、紧盯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火源管控,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还积极构建以1支专职森林消防队伍专业救援力量为主,18支镇(街道、联盟)巡查队和X支行政村巡查小队为辅的应急救援队伍,实行“一周一演练、一月一巡查、365天24小时值班备勤”工作机制,打通基层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共组建队伍269支,实现15分钟全覆盖救援辐射18个乡镇。今年国庆期间,全县200名护林员坚守在各个林区入口卡点,查看进山车辆,劝导村民和外来人员禁止携带火种进山。

  开放活绿

  绽放发展亮色

  走进白姆乡下徐宅村三叶青基地,放眼望去,毛竹林下堆着密密麻麻的无纺布袋,像一个个小盆栽,袋中培育着一株株“青苗”,浓浓药香扑鼻而来。下徐宅村群山环抱,人口三百余人,林地和中草药资源丰富。过去的日子,伐竹、卖竹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毛竹的滞销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

  为解决难题,下徐宅整合优化林地资源,在毛竹林下种植三叶青、黄精、白芍等中草药,并成立了武义县下徐宅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林药复合经营的林下经济。创办产业园基地、科技下乡精准帮扶、出台惠农补助政策、联系知名药企拓宽销路……武义县用自己的方式全力扶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产业园迎来首个收获季,效益可观,亩利润达1万余元;村民既当股东,又当药农,年人均增收超3000元。目前,产业园已开发种植三叶青180余亩、黄精40余亩、白芍20亩、重楼20亩。

  白姆乡是武义县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建设的缩影。目前,武义县已建设林业特色产业基地14个,面积1633.07公顷,发展林下经济960.66公顷,风光正好的林下经济正在成为新的乡村经济增长引擎。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画卷正在武义县徐徐展开。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7 武义:“林长制”促林长治 “绿宝盆”变聚宝盆 2023-12-19 浙江日报2023-12-1900011 2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