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遗憾、欣慰、期待
——阿里献血事件的几点思考
刘晓庆
12月6日傍晚,上观新闻、澎湃新闻联合采访报道组采写的《五问阿里献血事件真相,还原上海女子车祸救治全过程》,在各大媒体平台传播。
此前,阿里献血事件受到“特权”质疑,虽然当事人和相关医疗机构出面解释,但未能打消公众疑虑。此次上观和澎湃的联合调查,是一次较为全面的信息回溯。就信息本身质量而言,其全面梳理整个事件发酵链条,对关键事实多方求证,甚至细化到记者查看涉事人的微信转账记录这个程度。当然,不少人还是觉得有关“小姑姑”身份的信息不够解渴,一些人还继续抱着“反正你说什么我都不信”的态度,但是平心而论,这样的“还原”还是相当难得的。
一场惨烈的车祸,一条被抢救回来的生命,众多参与救援的人和机构,却因当事人发在社交账号上的一条事后感慨视频,而引来惊讶、不解、质疑甚至漫天的嫉妒、仇恨、辱骂。其演变过程令人唏嘘,回过头来看整起事件,笔者有四点思考——
其一,敬畏。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失去对生命的敬畏。现在看来,在质疑声中,不少人似乎忘了,在此事中,一条生命被救回来了,一对父母留住了女儿,一位丈夫留住了妻子,一个家庭哪怕遭受重创也拼尽全力维持了完整。因为各种怀疑,一些人或是咒骂女子“怎么不去死”“就不该救你”,或是沉浸在“阴谋论”中,用猜测替代事实。舆论的习惯性质疑,有着复杂的背景,也有着以往负面事件留下的阴影。就此次事件而言,它还与涉事人自身的夸张性发言和事件本身的复杂情节有关。但是,哪怕怀疑可以理解,质疑也是权利,这些是不是都应该建立在敬畏生命、守住基本的人性良善基础之上?无论当事人是哪里人,从事什么职业,经济条件如何,生命获救都值得庆幸。
其二,遗憾。生命值得敬畏,获救值得庆幸,但此次事件后续发展却令人遗憾。“所有公务人员献血”“百万包机转院”“警车开道”等夸张的表述或情节,作为亲人间的鼓励和交流,可以理解。但是,放在不了解详情的互联网舆论场,确实很容易迎合普通网民对于特权的想象。“朋友圈也是舆论场”,或许是此次事件中最值得普通人警惕和记取的。身处数字化时代,传播的“私人性”和“公共性”边界逐渐消弭,一些发布在个人社交账号的敏感、争议性言论,同样有演变成公共事件的风险。社交媒体平台已很难有真正的“自留地”。警惕人际传播的“次生效应”,这是网络时代每个人都要补上的一课。
其三,欣慰。阿里献血事件在舆论场发酵已有时日。表面上看官方没有发布正式通告予以回应,但从此次的报道看,相关方面并没有指望层出不穷的新热点盖过疑点,然后悄然“隐入尘烟”。相对特别的是,此次对舆论的回应采取的是媒体联合采访调查的“第三者”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由于过程情况相对复杂,借助调查采访有利于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另一方面,因其“第三方”的特质和传统媒体公信力背书,为信息的权威性提供多样化选择。相对于目前各地面对舆情时更多采取的一纸通告方式,媒体联合调查的方式、媒体在化解公众疑虑方面的角色作用还有较大挖掘空间。
其四,期待。舆论经过一波又一波峰谷交替,终会慢慢归于和缓。风波平息之后,希望出于好心、救人一命的爱心人士,不再因为质疑而受到伤害,而心怀善意的更多人也不要被这场风波吓退,未来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还愿出手相助。也期待,此次救援的特殊性,能引起更多偏远地区灾难事故救援机制的健全优化和创新探索。比如,一些地广人稀地区,如果能建立常态化的社会合力救助机制,并向公众公开,那将不失为此次事件的一个正向发展,将会令更多的普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