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国际·人物

讲课不走寻常路,教学视频播放量破千万,临海90后语文老师朱林鹏——

读语文就是在读我们自己

  深秋的一天,浙江省临海市回浦中学,高二16班的语文课即将开始,但教室里却空无一人。

  “同学们,秋意正浓。我们最近学了许多关于秋天的诗歌,这节语文课我们来到操场上,试着身处其中感受一二。”朱林鹏是该中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今年29岁,高个圆脸,架着黑框眼镜,声音软糯,自带书卷气,人称鹏哥。

  从教8年间,他荣获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创新大赛二等奖、临海市优质课一等奖、临海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临海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他也是网络上被17万粉丝津津乐道的教学博主。他用账号“教书琐记”在视频网站上发布了87条教学实录以及班级趣味日常,收获了近1125万次的播放量,不少网友评论:“在他的课堂切身感受到了语文之美。”

  教学总挑“空白处”

  这天上午,学生们围坐在草坪上,品尝着老师准备的涌泉蜜橘,开始了一场秋天诗词“飞花令”。气氛热了,朱林鹏引出了课题——姚鼐的《登泰山记》。

  “如果你是作者,此刻会是什么心境?”提问一出,学生支支吾吾接不上话。有个男生大胆地举手:“老师,我不知道,因为这篇游记的每个字词,都没情感表达。”

  “你说的没错,我们不妨学着从字里行间的空白处,读懂语文。”朱林鹏将作者生平娓娓道来。得知这篇游记写在作者辞官后,学生们突然恍然大悟。“这不仅仅是登泰山,是为自己的选择求个答案。”男生又一次热烈回应。师生们似乎跨越两百多年,与作者开始了一场灵魂碰撞。

  这个男生叫厉正,曾经最不喜欢上语文课,现在态度180度大转变。“记者姐姐,我要纠正你一个错误,我不是喜欢语文课,只是喜欢鹏哥上的语文课。能畅所欲言,改变了我觉得语文很无聊的刻板印象!”

  看到我们到访,同学一股脑儿簇拥过来,争着“告白”他们的鹏哥,人气可见一斑。“你们为什么叫他鹏哥?”“鹏哥上课会用我们爱玩的游戏、歌曲开场,平时也爱跟我们一起打球,比起老师更像哥哥。”

  “上学期问卷调查,朱老师学生满意度100%。”回浦中学的语文备课组组长郑超也用“人气教师”形容朱林鹏。

  朱林鹏成长于临海,因为享受“教会别人的成就感”,他便报考了师范专业,2016年,他回到家乡的回浦中学任教。“萌新”教师还没来得及在教学上“大展身手”,“拧巴感”就来了:语文这门课的投入与分数提升有时不成正比,有的学生就不愿意投入精力。

  如何上一堂学生真正需要的语文课?朱林鹏尝试着从孙绍振、王荣生等知名语文教育专家的理论著作中寻找答案。其中,“文本细读”这一理念对他影响很大。“语文要教会学生从字里行间的空白处,读出背后的隐性信息。”

  初次体验户外课堂的我们,着实感受了一把“空白处”的魅力。但朱林鹏却并不满意:从没上过一节没有遗憾的课程。“比如经典散文《荷塘月色》,直到上到第3遍我才找到突破口,之前只注重文章的语言表达,后来把重心转移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即那份难得独处的自由心境。”同时他也让大家自行判断:大家都认为优美的语言,你认同吗?底下有人点头,有人摇头。“读语文其实就是在读我们自己,这才是语文课该有的样子!”朱林鹏说。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无需一味接受,也可以大胆说“不”。因为学生的认可,让朱林鹏也变得更大胆起来,将一节课“割裂”开,一半是追求成绩,讲应试技巧,一半是单纯为了语文,在课堂上自由地与文本建立共鸣。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节课要么有趣、要么有情、要么有料,能达到其中一个,就算是成功了。

  “别人家老师”也有AB面

  除了语文课,更让学生期待的,是班主任朱林鹏一周一节的班会课。有一次,朱林鹏抱着一沓纸走进了教室。一摊开,是画着格子的作文纸,“这堂课,写作文。”底下先是哗然一片,很快又淡定起来:“老师,以你的风格,肯定不会。”

  等待他们的,是一个特殊的作业。朱林鹏让大家在纸上或写或画下未来的理想生活。自己则在阳台上选了一个机位,举着相机,让大家挨个举着“理想”,拍个人特写照。有人扬言要进福布斯排行榜第一名,有人写下心仪的大学,也有人只想追求快乐!课后,他又把照片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名为“16班的理想生活”。

  这样别出心裁的作业并不是第一回。在上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他布置了一个选做作业——以他人视角给自己写一份悼词。批改时,朱林鹏有无数个瞬间被孩子们触动。一位平时大大咧咧的男生写道:“你怀揣热忱当上小职员,你很难过吧,可闯出这条直流的人,又有多少?”原来他的内心如此柔软细腻。也有女生写道:“葬礼一定得是个欢乐热闹的庆典!这是她离经叛道的小愿望。”

  课程也经学生允许,被他用“教书琐记”这一账号分享在网络上,顿时爆火,还收获了一波“互联网学生”,在底下催更。

  用朱林鹏的话说,拍特写,是为了启发他们追逐理想生活,同时定格一张张青春永驻的画面。写悼词,是让他们熟悉悼词的写作结构,更想通过死亡教育课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其实,朱林鹏想要呈现的课堂既是文学课、写作课,也是思维课、哲学课,他希望这些课程像一颗种子,能激发学生的无限可能。

  但眼前这个声音软软糯糯、情绪稳定的老师也有一次急眼的时候。得知一位同学人际交往陷入困境,甚至被孤立,他在同学中了解了一圈,郑重其事地召开了班会。“比起成绩,我更在意大家的品性、班级的和谐,语文有育人的作用,不仅要与课文里的人物共情,更要与身边的人共情。”严辞厉色地一顿持续输出,把语文课代表朱乐祺也镇住了:“原来朱老师也有严肃的一面,发起火来令人瑟瑟发抖。”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除了“泡”在学校的时光,朱林鹏也有许多爱好,爱看脱口秀、打篮球、打游戏,但他并不“专心”。

  看脱口秀时,他也能联想到课堂的节奏:笑点不能太密也不能太少,语文课的干货也要慢慢给,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回浦男篮“一波三折”问鼎全国冠军之时,转天他就与学生一同探究“如何讲好一个扣人心弦的生动故事”。“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只要你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之中处处是语文。”这是朱林鹏常挂嘴边的话。

  在朱林鹏的办公桌前,放着运动相机和数码相机等装备,机身斑驳,也算是他的老伙计了,早在朱林鹏在高考那天,他就拍摄下自己到校离校的场景,用镜头记录一场告别,工作以后,他尝试着拍摄课堂教学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

  “一开始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成长,获得关注后,还有很多同行一起沟通交流,这也督促我更加用心地备课。”看到一条评论区留言说:“朱老师真的太有心了,我也要学你开一场不一样的主题班会。”这也让朱林鹏下了持续更新的决定:这些视频也是为了更好地记住来时的路。

  一天,他上传视频后参加了网站的一个活动,因为点击量进入前八,意外收到了网站的1800元奖励。他第一时间冲进教室和大家商量,用这笔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最终,他将其中一半兑换成手办周边、学业御守、文具等,奖励给同学,另一半则捐赠给了乡村支教事业。而网友如同追剧般追更,直呼:这个老师格局打开了!

  执教过程中,看着一批批学生毕业,他又思考着,教师不应是渡船老板,送走学生,自己却停滞不前。朱林鹏笑称,自己正在经历与语文的“七年之痒”。“已经历过两场高考,教学敏感性在下降,还伴有丝丝倦怠感。”他一心求变:逼自己走出舒适区,不断打破、更新、重建。但不变的是教学初衷:“我希望大家即使以后不学语文了,也能继续用语文的眼光来看待一切。”


浙江日报 国际·人物 00008 读语文就是在读我们自己 2023-12-07 26497264 2 2023年12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