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推动“一号开放工程”提质增效
东阳聚力打造“惠企利民政策兑现平台”
顾志鹏 陈洪升 张丽虹
财政政策兑现如何实现直达快享?事关惠企利民的服务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乘着我省数字化改革的浩荡东风,东阳市财政局积极探索惠企资金直达兑付机制,打造线上“东阳市惠企利民政策兑现平台”,将提升惠企政策兑现服务作为深化“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的重要内容,打破数据壁垒,强化主动服务,迭代优化惠企直达资金兑付流程,实现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一号开放工程”提质增效。
政策集成
惠企政策“一网尽享”
为有效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破解过去企业“政策不易找、申报靠腿跑、兑付效率低”等政策兑现难题,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东阳市财政局牵头,联合各主管部门,对全市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迭代完善了出口信保扶持政策,加大以“政府团+企业团”形式出境拓市场、商务考察、经贸洽谈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委托招商实施办法等。通过一系列举措,打好“政策+资金+平台”组合拳,形成较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在不断完成政策体系的同时,财政局联合各主管部门,按照“应上尽上”原则,将梳理的国、省、市、县四级惠企政策全部上线,打造一站式“政策超市”,目前,已汇集惠企政策85个,奖补申报项目873项,实现惠企政策“一站可查”。
效率为先
政策兑现“一秒直达”
“我们提供了银行账户信息,奖金就到账了,现在申领财政补助方便多了。”浙江巍华赛能气体有限公司未提交申请资料,就领到了260多万元的外贸奖励。
为进一步精简流程,提升奖补资金兑现效率,东阳市财政局将所有奖补项目搬上网,将原本复杂多样的申报材料用大数据系统自动归集的信息数据取代,把多部门层层报批、审核程序变成部门间线上的自动流转。同时,通过明确每个环节办理时限,减少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对政策申报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和再造,最大程度做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灵活删减主管部门复审、发布公示、下达资金文件、企业凭据领取奖补资金等环节,极大提升了审批效率。
除了外贸、出口信保奖励无需企业申报外,东阳市对其他荣誉类奖励政策,如工业强市奖励、政府科技创新奖励等均无需企业申报,相关材料由主管部门上传,操作后直接进行“无感支付”,让兑现环节变得更快更流畅,真正实现政策红利免申即享。目前,已实现无感支付的项目申报数达339个,提升兑现效率30%以上。
智治有为
政策推送“精准智配”
构建政策库企业库,是“东阳市惠企利民政策兑现平台”建设的创新举措。平台对入库政策进行梳理,按照产业、层级、部门、支持方向等维度进行分类。对梳理后的政策进行逐一拆解,实现标签化、结构化改造,建立政策标签库。建立企业档案,逐步完善企业画像,打造企业空间,形成“一企一档”。并建立培优企业名单,划好企业成长的“政策扶持路径图”,助力企业发展。目前,已累计为760余家即将符合政策红利的培优企业进行申报条件、奖补政策推送8000余次。
如何进一步完善优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政策?东阳市财政局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打通与税务、市监和统计等数据源的共享交换,实现企业库跨多部门的数据汇聚和互联互通。并且基于企业库,从企业注册成立开始,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结合对应政策主题标签,依托智能匹配算法,为企业定期推送各阶段可享受的政策,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同时,不断优化平台政策智能匹配机制,对“打标签”项目,后台启动短信推送功能,并不断调整企业接收信息优先级(按法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顺序),进一步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转变。
截至目前,“东阳市惠企利民政策兑现平台”累计进行政策推送5万余次,兑现奖补资金近45亿元,全市13767家企业通过平台申报了奖补项目,平台月用户访问量达4700余次。
(图片由东阳市财政局、东维信息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