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深读

从35项最佳实践案例看浙江优化营商环境的探索——

增值服务,寻求最优解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浙江又有新进展。

  近日,全省第三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出炉。从审批流程“大瘦身”到审批时限“大提速”的极简审批,从“一件事”到“一类事”的全流程、全链条服务,这些案例不仅涵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五大环境,更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生动诠释。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可谓浙江打造营商环境的高阶版。这种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的迭代升级,力求以小切口撬动大场景,推动政务环境全面优化提升,最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助推高质量发展。

  从今年4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率先破题,到如今已形成一批典型成果,浙江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中破解哪些营商环境问题?又探索出哪些经验?透过35项最佳实践案例,我们看到三条路径。

从能不能到该不该

以政府有为

推动市场有效

  改革进入深水区,各地密集出招,优化营商环境,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有的地方评价营商环境时,“就指标论指标”现象明显;在有些地方,企业需要的政府提供不及时,政府提供的企业不需要……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基本政务服务便捷化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衍生服务?

  从这些案例中透露出一个信号:各地正从单方面“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转变为“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

  哪些是“应该办”的事?数据来说话。打开由温州市统计局打造的“企业健康诊断”应用,“经营活力、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质效提升和风险防范”等5个维度评价体系、33项指标一览无余。

  通过系统,企业可实时掌握自身发展健康状态、行业区域排名、重点指标走势和风险短板预警等信息;而在政府端,不仅能直观看到区域经济画像,还能了解各类企业个体画像,并通过风险预警板块,监测分析“不健康和亚健康”企业。

  “该应用每月都会生成‘企业风险预警’,实时分类推送给相关部门,为政府精准助企帮扶提供引导。”温州市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洪勇介绍,应用已累计对全市8000余家企业出具“健康诊断报告”11期,发送预警信息18.3万余条,排查出风险隐患企业5146家次,并为其中650余家企业提供精准帮扶。

  “有事必应,无事不扰”,浙江秉持“放水养鱼”的理念,用改革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杭州市余杭区聚集60余家平台企业,年网络零售额超2000亿元,位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当地也面临着大量的网络消费纠纷——2023年上半年,全区网络消费投诉举报受理量占全省总量的1/3。

  为了解决消费者、企业的多方矛盾,余杭搭建全国首个网络消费纠纷在线调解平台,让消费者、商家和调解员三方通过通话和在线视频面对面调解,既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又提高调解效率。今年上半年,余杭完成了网络消费纠纷调解30余万件,普通消费者调解满意率达95%以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浙江在改革中也强调,增值服务不是政府对市场进行过度干预、拔苗助长,而是基于市场规律,推动形成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因此,各地也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精准优化法治服务。

  在办理几起案件中,省检察院的检察官发现,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或使用自身身份信息大量注册虚假公司,将其使用于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赃款的转移。虚假注册公司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市场秩序。

  然而,因为执法数据不透明、信息共享不及时,各部门可调动的数据资源受限。数据分析研判的精准度低、对异常信息的辨识能力弱,使犯罪分子得以“瞒天过海”。

  结合空壳公司涉税、涉网络黑灰产领域犯罪频发的特点,浙江省检察院探索空壳公司监督治理“一件事”改革,构建数字模型,精准识别。“我们通过打通市场监管、人社、税务和司法机关数据,对异常数据联合研判、联动预防,能够第一时间将有异常行为的公司纳入监管。”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在数据共享后,几部门又共同对空壳公司清理、涉税犯罪、网络黑灰产犯罪同步治理。

  这些突破性、系统性并且可复制、可推广的破题举措,助推形成了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的改革成效,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从基础版到定制化

找准撬大改革的小切口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重点在增值。

  多年来,浙江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在证照办理、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上为企业提供便利,充分释放了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经营主体活力。如今,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企业的需求更加纷繁复杂,迫切需要系统的增值服务。

  抽丝剥茧,哪些是需要增值的小切口?在上个月召开的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现场推进会上,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过去办理证照等基本需求,企业对中介、融资、外贸等专业性的需求更为渴求。此次发布的案例,也印证了这一点。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介服务机构一直是管理的盲区,特别是涉企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着服务事项不清、服务收费不明、市场竞争不够等问题。为此,余姚从中介服务角度,定制探索深化涉企中介服务规范整治集成改革。

  “最直观的改变就是中介机构更规范了。”宁波恒锐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先说,他们上门时都会佩戴工作证、出示工作表,上面注明了来访的单位和联系方式,让企业更加放心。结束服务后,企业负责人还可以对中介服务打分,形成反馈。

  在改革中,余姚通过中介动态评价,实现了机构评分可信化。具体而言,其打造了“中介管+”服务监管评价系统,加强了与“中介超市”等平台的数据共享,并通过“一事一评”“一标一评”“一次一评”,动态更新中介数据,生成中介执业信用档案,为部门精准监管、业主择优选择提供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35个最佳案例评选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

  针对外国人在浙江开设企业流程复杂的难题,金华探索外国人创业无忧“一类事”改革,以签证办理为切口,进而推动提供工作居留、注册企业和工作许可业务一站式办理服务,形成蝶变效应。

  部门间的壁垒如何打破?系统性的协同如何完成?小切口的背后,数字化是破题的关键。大数据赋能之下,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跨系统、跨业务的系统性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金华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外国人信用修复这件事,分别由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牵头。由于各部门对信用修复的公示期限、修复期限等有各自规定,造成各方在行政处罚协同修复方面存在一定障碍。

  当地搭建了外商信息数据库,共享17个部门、520多万条外国人的基础数据,以及境外采购商登记备案等平台的200多万条贸易数据,同时对在境外商的经营活动等情况进行信息研判,已帮助17名外商开展信用修复。

  可以看出,这些案例几乎都从一件与老百姓和企业切实相关的“关键小事”入手,进而打破条条框框,撬动整个领域的变化。

  营商环境改革,正从过去的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转变。从此次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中,大多有这种“多跨协同”的特征,并不断释放改革叠加效应。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攻坚

在全产业链上做文章

  依靠50亩胡柚,常山县白石镇白石村柚农应金福今年收入颇丰。

  胡柚是常山县的当家农产品。目前,全县胡柚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年产量12万吨。今年,老应的胡柚不仅卖到市场,还进了加工厂,摇身一变成了饮料、药材等衍生产品。

  传统的农业,正因常山的一场增值的政务服务改革而有了更多改变。针对农业附加值低的问题,当地不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让靠天吃饭的农民们“吃干榨净”一只果。

  改革过程中,常山注重品质提升。走进当地果园,传感器、小气象站、土壤监测等远程监控设备,实时掌控胡柚生长的相关数据。各类传感器,也实时为选苗、育苗提供技术支撑。基于这些智慧化手段,常山还开发建立胡柚产业大脑,运用遥感等技术手段,归集土地、户籍等11类174万条数据,形成胡柚产业发展一张图。

  胡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难怎么办?常山县“两山合作社”通过承诺收购、转让返租等方式,为难确权、难抵押的主体增信,为他们提供“生态贷”“胡柚贷”“邮柚贷”等金融产品。

  产业链延伸带来的牵引效应在逐步放大。去年,全县以胡柚为核心的“双柚”产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

  传统的涉企政务服务,大多着眼于单个企业,对产业链上强链补链延链服务的总体考虑相对缺乏。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中,浙江针对性提出,要增强科技、人才、金融等资源要素对产业链的赋能作用,推动服务链与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这就对政府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各地提高政务服务的协同能力。各部门不能各自为政,还要提前谋划如何更好实现“1+1>2”的效能。

  丽水的秘诀在于把服务链建在产业链上,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融合,即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把有限的科创资源用到特色产业上。

  丽水,好山好水好生态,而地域也对当地产业发展造成制约。怎样引进、培育适宜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丽水经开区将目光对准半导体产业,并组链成群。目前已引进东旭集团、中欣晶圆等29个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形成了芯片材料、装备、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的全产业链。

  事实上,发展半导体产业,丽水并无先例可循。如何从“0”到“1”,无中生有?丽水带来的“链长+院长+校长+行长”四长协同的“增值”服务,率先破题——

  党工委书记担任“链长”推进组链成群、“院长”攻坚核心技术、“校长”精准培养工匠、“行长”供足金融活水。市领导担任“链长”,统筹中科院丽水工作站、丽水技师学院、商业银行等主体,协调解决科技、人才、金融等重大需求,让企业创新有了更多保障。

  “作为‘链长’的领导干部,需要统筹中科院丽水工作站、丽水技师学院、商业银行等主体,协调解决科技、人才、金融等重大需求,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丽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丽水还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院校合作共建研究院,与企业成立全国技工院校首家全产业链半导体工匠学院,推出“基金+飞地”招商模式,集中力量办成大事。

  这样的模式已在全省广泛推广。据统计,全省改革试点地区已围绕15条特色产业链,编制产业链服务清单,推进全产业链集成服务。比如,衢州市聚焦动力电池产业,梳理解决“个性+共性”问题36个,今年已吸引5个百亿级项目落地。

  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题中之义。今年8月,浙江对民营经济重点领域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政府采购倾斜等32条举措。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逐项梳理,把“民营经济32条”举措拆解成145项细则,纳入增值化改革“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和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相应服务板块。这些也将成为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6 增值服务,寻求最优解 2023-12-04 26472722 2 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