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浙东唐诗之路正式命名三十周年

新昌:因诗而兴 寻梦天姥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了天姥山奇景,呈现出辉煌灿烂的梦游场景与潇洒出尘的气概。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也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主题曲,该诗虽已跨越千年,却仍深深影响后世。同时,它也将一座素有“东南眉目”之誉的浙东小城——新昌,带入更多人的视野。

文脉赓续,回响千年

  浙江多山,至今仍留存着千百条古道。徜徉在新昌县儒岙镇的横板桥村,踏着带有些许青苔的古道,颇为妙哉。这个位于天姥山南麓的小村庄,光看民居,并无二致,但溯溪而上,相遇太白庙,邂逅天姥遗风,步入天姥茶馆,再览一路墙上唐诗,实乃“人在诗中游”。

  千年之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一定也有着相似意趣。他们从古城绍兴出发,循着古时剡溪,一路留下众多千古绝唱。

  千年之后,新昌学者竺岳兵以一篇《剡溪——唐诗之路》的论文,开启了“唐诗之路”。1993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启用“浙东唐诗之路”的名称,从此,“浙东唐诗之路”便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专用名词被确立下来。

  今年是“浙东唐诗之路”正式命名30周年。11月28日,以“唐诗之路三十年全域旅游共发展”为主题的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发展大会在浙江新昌举行,全国各地的唐诗之路研究专家在此相聚,共话唐诗之路发展。

  回首过去三十年,“浙东唐诗之路”逐渐从学术界的关注转化成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建设。

  继1991年竺岳兵先生主持成立全国首家民办唐诗学术研究机构——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后,2004年,新昌建成国内最早的唐诗之路权威网站。2012年,新昌成立唐诗之路研究中心,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唐诗之路研究。同时,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为唐诗之路研究开发保护工作建言献策。2017年,全国人大代表陈爱莲向全国两会提交《建议“唐诗之路”申遗,创立“美丽乡村”浙东模式》的意见建议。全县上下形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家学者、企业家广泛参与的诗路文化研究与保护工作格局。

  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的战略部署,正式吹响诗路文化复兴的进军号。新昌率全省之先编制《新昌浙东唐诗之路战略性规划》,着力探索诗路文化的“转化”“融化”“活化”路径。

  2019年,浙江明确提出“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将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在内的“四条诗路”作为大花园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之首。

  最近,一个关于纵深推进“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建设的未来五年建设意见正在筹划中,意见将确立打造“唐诗文化之城”的战略定位,明确“打造文化研究高地、建设文旅融合样板地、深化唐诗之路精华地”的三大目标,唱响诗路文化复兴新篇章。

  如今,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地,新昌更是全力打造研究新高地、文旅融合样板地、唐诗之路精华地和浙东唐诗名城,让浙东唐诗之路这条历史之路、文化之路转化为产业之路、发展之路、经济之路。

  在此次大会中,浙东唐诗之路理论研究著作、天姥十景和《诗路芳菲》等相关成果发布亮相。同时,新昌与浙东唐诗之路沿线城市共同发布浙东唐诗之路联合倡议,进一步推动浙东唐诗之路发展。

文化铸魂,点亮乡村

  时代变迁,浙东唐诗之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浩荡千年的繁华景象与文化底蕴,依旧绵延至今,清晰可辨。

  在不少学者看来,“浙东唐诗之路”是唐代诗人留下的山水人文之路,是一座融合儒学、佛道、诗歌、书法、茶道、陶艺、民俗、方言、传说等内容的文化宝库。

  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使得“浙东唐诗之路”成为山水旅居之路、诗歌创作之路、思想传播之路和文化融合之路,诗路所涉及的区域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佛教中国化时期的中心地、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书法艺术的圣地和士族文化的荟萃地,在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

  步入新时代,在实现民族复兴、树立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浙东唐诗之路”已然被赋予了更加厚重的意义和使命。

  近年来,新昌积极参加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从文化上下功夫、做文章,有的村从历史出发,有的村从名人入手,有的恢复传统手艺,还有的办起了博物馆、非遗馆等,不断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谢公古道的起点之一,新昌县儒岙镇会墅岭村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沿古道上天姥山,寻访李白当年“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足迹。如今,投资近千万元的会墅岭精品村项目已经启动。眼下的新昌,围绕“唐诗文化名城”,已然踏上“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民生为本”的融合振兴之路。像会墅岭村这样的小山村,正在被“诗”点亮。

  与此同时,新昌进一步探索共建机制,以试点带动全域诗画天姥风景带建设。儒岙镇和回山镇两镇联合打造“梦游天姥·唐诗之路”样板区,样板区总面积约88平方公里,包括2个美丽城镇、3个中国传统村落、7个景区村、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大量自然人文资源,将新昌诗路“串珠成链”。

  有意思的是,这些村庄在演绎诗路文化时,绝非灌输式的照本宣科,而是十分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呈现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一条研学线路,有的是一个体验项目,有的成了一台表演,有的则演化成妙趣横生的周边产品,总之创意无极限。

  在打造“浙东唐诗之路”金名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红利在释放,越来越多的民众在分享成果。如新昌二月天·民俗狂飙——赏民俗·游新昌系列活动,吸引各类游客4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36万元,市集销售额638.6万元。非遗工坊创建工作也取得良好成效,创建了省级非遗工坊1家,市级非遗工坊4家。截至目前,全县各级非遗工坊销售额达4304万元,带动就业1257人。

文旅融合,谱写新篇

  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传承绵延不绝;浙江同样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列入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十大工程”。眼下,文化赋能越来越成为文旅融合的关键变量。如何升级到文旅融合2.0新版?全省各地都铆足了劲。

  从“看山看水”向“游山玩水”转型,从“旅游观光”向“休闲度假”升级,面临春季旅游市场全面回暖的大好契机,新昌拟定《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明确指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从融全域旅游、融乡村振兴、融城市建设、融共同富裕4个目标入手,为未来5年文旅产业如何深度融合发展绘出了全景图。

  今年4月召开的新昌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会上,新昌首次明确“祈福圣地”“徒步露营王国”“疗愈休闲王国”“包邮区碳水王国”四大旅游主题基调。在此之后,宣推工作紧跟步伐,各部门协调统筹、持续发力。尤其是最先宣推的“碳水王国”主题,取得了不小的反响,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创作的《碳水新昌》主题曲,在3天内突破10万点击量,并在“中国好声音”浙江赛区总决赛中线下首发。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推,新昌文旅加速“跑起来”,实现春节、五一、中秋国庆“三连爆”。据统计,今年1月到9月,全县共接待省外游客115.9万人次,同比增长52.23%。

  沿着“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路,新昌将简单、初级的“文+旅”拓展到“1+1>2”、处处可见“文旅+”的大文章;试水“文旅+体育”,打造“盐帮十八渡”亲水古道、唐诗之路马拉松等体旅场景;发展“文旅+康养”,落地中医药康养基地、安岚度假酒店等疗养项目;上线“文旅+研学”,以唐诗文化体验为主题,培育研学基地,提升未来科技馆、非遗馆等网红文博场馆;打造“文旅+商贸”,充实里江北、南街城市记忆街区等消费街区,鼓励有特色、有格调的奶茶、咖啡、轻食等微型业态,为新昌商旅经济注入活力;撮合“文旅+农业”,将茶文化注入茶产业,引导丰岛集团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旅融合项目,争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探索“文旅+清廉”,推进天姥山、达利丝绸、唐诗文化公园等景区清廉文化阵地和廉路点项目建设,以清廉景区和清廉机关示范培育为载体,树立景区从业者遵纪守法意识和文旅干部清正廉洁作风,为全县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一个城市的发展高度,基于根与魂。只有守好根,铸牢魂,才能迸发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对于占据浙东唐诗之路显著地位的新昌来说,唐诗文化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保护与利用任重道远。

  如今的新昌,已不止是县城、石城、山城,更是一座科技创新之城。为文化插上科技之翼,激发文化创造力和活力,促进两者相互融合,交相辉映,助推浙东唐诗之路申遗,助力新昌高质量发展,新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诗而“新”,因诗而“兴”。相信未来的新昌,一定因“诗”而更加浪漫、更加迷人。

  (本版图片由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新昌:因诗而兴 寻梦天姥 2023-11-30 浙江日报2023-11-3000007;浙江日报2023-11-3000010;浙江日报2023-11-3000011;浙江日报2023-11-3000015;浙江日报2023-11-3000021 2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