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专版

村务大家议 村事大家干 村风大家树

常山巧用“早上好”家文化治理乡村

  起源于常山县新昌乡达塘村的“早上好”家文化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激发村民的治村主人翁理念,释放强大治理效能的鲜活样本。“早上好”家文化不仅在本村起到优化治理的效果,让村民一起致富,同时还通过村村联建,使“一村好”变“村村好”,放大共同致富的效应。

  新模式引领村蝶变

  “早上好”家文化治村治理模式是把村庄当作“大家庭”来经营,通过浓“家情”、守“家规”、正“家风”感染村民、唤醒村民,实现邻里之间更加和睦、村民素质更加优化的乡村治理模式。“早”,是一种状态,发展要起早、赶早、争早;“上”,是一种劲头,要干、要冲、要拼,争上游、创标杆;“好”,是一种追求,要让村子好起来、村民富起来,事事好、人人好、村村好。

  2017年在外经商的陈重良响应组织号召回村,把抓支部、强引领放在首位,从起早了解村民需求,到融入企业“早会”,汲取曾国藩“早起”家风、鲁迅“早”的故事等内涵,形成指引达塘发展的“早上好”家文化。在此引领下,达塘村强化了村集体的组织力量、改善了村内的生态环境、开发了本村的优势产业、产生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在短短时间内达塘村有了显著的变化,实现从“落后村”“矛盾村”向“先进村”“明星村”的蝶变。

  家乡人治理村里事

  引贤回村,发挥领头雁作用。选好一个人,带活一个村。村支书是带领村子发展的“领头雁”,能力素质直接关系村庄发展,关系村民福祉,必须牢牢抓住“头雁”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为了强化农村集体的战斗力,让寓外乡贤成为加快乡村发展的推动力,达塘村抓住村(社)组织换届选举省级试点契机,推出“请贤六招”,即领导请贤、乡贤荐贤、实战选贤、事业招贤、上门引贤、退位让贤等,招引乡贤能人回村任职。

  细化治理网格,凝聚多方力量。坚持做细做实衢州特色的新时代“三联工程”,把全村划分为“三格六区”,建立健全“1234”管理机制,即“一规”(完善村规民约)、“两到”(开会到户、政策到户)、“三访”(两委干部周访、党员月访、网格员随访)、“四包”(网格长包片、老干部包片、村民小组包片、乡贤包片),充分发挥网格员、治保调解员、红色老娘舅等作用,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网格内,实现“微事不出户、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家理念树立新村风

  浓“家情”,组建大家庭。通过树立达塘是个“大家庭”的理念,把发展的关键落在“家人”的团结,村两委班子率先垂范,约法三章,工作上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家的事。达塘村始终围绕群众开展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群众事,群众办,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群众出题打分,群众全程参与,最终让群众受益。

  守“家规”,办好村里事。党员干部带好头,村民才能守规矩。针对村干部承揽工程项目的问题,村两委定下“三个一律不得”铁纪,即两委干部及其亲属一律不得参与村内工程项目,一律不得接受工程项目方请客吃饭,一律不得收受工程项目方任何好处。“有事摊桌面、遇事多开会”,凡是重要事项,件件走程序依规办。

  正“家风”,凝聚村里人。家风是一个家庭重要的精神内涵。达塘的“家风”就是以和为贵,以善至上。聚焦“亲有礼”,户户晒家风家训,人人讲家风故事,年年评最美家人。聚焦“帮有礼”,成立“早上好”共同富裕促进会,发动干部捐服务,乡贤能人捐资金,妇女同志捐劳力,年轻大学生捐文化,为村民拍摄全村福,邻里守望蔚然成风。聚焦“评有理”,把乡村振兴讲堂作为基层治理的主载体,群众担任“公证员”,矛盾双方打开天窗说亮话,有理无理大家评。广泛开展“晒家风家训、讲家风故事、评诚信家庭”等系列活动。

  修建兴村同走致富路

  带动村民致富。“早上好”家文化把致富善治作为主脉络,打好“规划、整治、盘活、经营、兴业”系列组合拳,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一起抓,统筹推进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研学培训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理念,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开发山水资源,发展观光旅游等产业。依托生态优势流转200余亩山林种植桃树,配套建设景观节点、游步道、观景台等设施,打造集赏花、品桃、观光摄影于一体的“石林桃园”,连续举办4届“桃花节”,每年吸引游客30余万。以村集体平台为载体,农户将山林田地资源流转至集体,由集体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复垦300余亩荒田,建设茭白产业基地,推出套餐产品,增收近700万元。深入围绕“早上好”内涵,提升品牌附加值,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升级文化礼堂为“早上好”文化展示馆,开发“早上好”文化系列精品课程,输出“治村经”,将“早上好”治村理念推向全国,吸引全国20余个省市超10万名学员前来学习,在山东济南市、河北邯郸和保定市设立“早上好”研学基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2017年的“零”收入到如今的超百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跃升至2.9万元。

  村村联建同走致富路。达塘村面对发展不平衡、事业做不大等问题,突破固有地域区划、行政壁垒等因素限制,探索推行党建联建抱团发展模式,通过思想、人才、资源、模式、感情“五个联通”,走出一条致富善治之路。如今“早上好”走出达塘村,把新昌乡10个村凝聚成一个家,探索出一套“家文化”治村法,推动“早上好”文化转化为“早上好”平安、“早上好”共同致富的美丽画卷。通过村村帮,实现抱团发展。达塘村茭白丰收,黄塘村的群众帮忙抢收;郭塘村举办“赏月季·喜迎客”活动,其他村派人当志愿者。达塘村和黄塘村、郭塘村“三塘抱团”,3个村的“60后、70后、80后”3位书记结为师徒,都被评为省级兴村(治社)名师、2位获评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通过“握指成拳”“抱团发展”,开展“早上好”“村村联建”,借助村企结对、山海协作平台,全县各村合资建光伏、联手种丝瓜、连片搞旅游、抱团搞经营,有望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年攀升。

  (浙江省委党校 梁晓敏 常山县委政法委 江昕)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7 常山巧用“早上好”家文化治理乡村 2023-11-29 浙江日报2023-11-2900005 2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