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专版

覆盖全市温暖每个人

宁波打造长护险“宁波样板”

王 波 孙雁冰

  “‘长护险’真的是特别好的政策,大大缓解了我们的照护压力,真的很感谢。”家住宁波镇海的陈奶奶今年89岁,因骨病长期卧床的她两年前又患上失智症。得益于宁波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每周都有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的专业护理员为其提供居家护理服务。随着护理员的定期上门,陈奶奶的情况有了很大起色。

  在宁波,像陈奶奶这样享受“长护险”的重度失能人员已有2万多名,“阳光”正照进越来越多失能人员的生活。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少失能人员家庭的真实写照。如何加强失能人群的制度化保障,温暖重度失能人员和他们的家人?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长护险国家试点城市,宁波早在2017年便开始了稳慎有序的小切口试点,在经历了5年的探索之后,2022年8月宁波正式出台《宁波市关于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并明确于今年1月1日起在全市全面深化试点。

  “今年开始,长护险全面升级,我们着力打造资金筹集、需求评估、服务供给、待遇支付和经办管理‘五大体系’,构建了全域化、专业化、数字化的长护险‘宁波模式’。”宁波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指导意见从参保对象、保障范围、缴费标准、服务方式和待遇标准等方面系统深化长护险,建立长护险“宁波模式”,为重度失能人员长期护理提供常态化保障。

  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惠及更多人。长护险“宁波模式”按照城乡一体的理念,实行基本医保和长护险同步参保,实现了人群全覆盖、城乡无差别。为了减轻居民负担,宁波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职工和城乡居民都按照90元的标准筹资,对困难群众给予全额资助参保,形成个人、单位和财政“三方共担”的筹资机制。

  长护险待遇能否及时享受,失能评估是前提。为了让失能人员及时得到专业便利的评估,宁波建立了由财政、卫健、民政、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市、县两级评估委员会,依托专业医生,建立3680名评估员、252名评估专家组成评估专家库,按照统一流程和规范开展评估工作,失能评估结果实行跨区县、跨部门的互认共享,实现“一次评估,多方共用”。

  长护险能否真正惠及最需要的失能群体,服务供给是关键。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护理需求,宁波同时提供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两种选择,让失能人员无论居住在机构还是在家里,都由专业的护理机构直接提供护理服务,确保失能人员真正享受到长护险的保障。

  今年76岁的朱奶奶,家住距离城区60多公里的偏远海岛,一个人照顾重度失能的老伴已经3年。如今,得益于“长护险”的温暖守护,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护理员隔天上门为老人提供关节活动、敲背、清痰、压疮预防、鼻饲进食水等服务。“能有专业的护理员上门护理,这样的事,之前想都不敢想。”朱奶奶哽咽着说。

  为了实现“无论在市区还是在偏远山区海岛都能享受同样服务”的目标,宁波采用定点准入和协议管理模式,把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居家护理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同步引入多家护理经验丰富、管理能力较强的国内外专业护理团队参与服务。目前,全市已有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340家,储备专业护理人员6000余人,极大地推动了宁波养老护理产业的重塑和提升。

  有了“量”的保障,更要有“质”的提升。对此,宁波出台了《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长护险护理服务项目六大类共42项,对每项服务的基本服务要求、注意事项、时长、频次都做了具体规定,进一步细化了长护服务标准。

  服务落实得是否到位,经办监管是重点。为此,宁波自主搭建了“甬有长护”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从申请、服务、支付到监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集成护理人员信标打卡、移动轨迹、现场语音等全量数据,开展智能分析和远程在线稽核,充分利用数字赋能,保障护理服务入户到人、长护险基金用足用好。

  随着宁波深化长护险制度试点的全面启动实施,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享受长护待遇人数24264人。随着制度实施的不断推进,预计全年累计享受待遇人数将突破3万人。

  下一步,宁波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护险制度体系,提升长护险护理服务供给和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可复制、可迭代、可持续的长护险“宁波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建立长护险制度提供“宁波样板”。

  (图片由宁波市医疗保障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0 宁波打造长护险“宁波样板” 2023-11-29 浙江日报2023-11-2900010 2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