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小小身份证 守护大健康

嵊州筑牢食品安全共治防火墙

  嵊州市是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原产食材品类多。近年来,嵊州市场监管局通过农产品市场快检体系建设和数字化赋能食安监管,极大地保障了全市“菜篮子”工程的产品质量,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浙江非线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同嵊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的“电子食安身份证”应用,通过创新监管模式、规范检测流程,横向打通数据、纵向贯通平台,打造基层社会食安共治新模式,实现惠民、惠企、慧政的治理效果。

  小小身份证 内藏大玄机

  “电子食安身份证”是指依照“一产品一批次一身份”的标准,通过归集食用农产品样品名称、销售者、出产地、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报告时间、检测机构等信息,自动生成的快检信息公示电子凭证。检测结果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搭载唯一区块链编码,一经生成永久留存、不可篡改。通过连接食材检测设备和“电子食安身份证”系统,检测结果依托物联网技术自动上传至浙里办供公众查询使用。

  小小“身份证”撬动了食用农产品检测,目前全市已经构建起“1+14+10”的快检工作体系。从2019年开始,嵊州市启动农产品市场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在批发市场实行每日进场交易农产品和经营者两个百分百全覆盖,在农贸市场实行每月进场交易农产品和经营者两个百分百全覆盖。今年对全市较大的10家生鲜超市进行了月覆盖检测。目前已经建成覆盖农批农贸市场、校园配送、农业龙头企业、重点生鲜超市的快检服务站点的检测体系,增设移动检测车、便捷式综合快检仪、专业实验室,培训快检人员,打造“30分钟快检服务圈”。通过“电子食安身份证”实现农产品检测新模式。

  打通全链条 便利多主体

  “电子食安身份证”在横向上要求打通市场监管、教育、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综合执法5个行政部门的公共数据;在纵向上能够实现贯通浙食链、浙农码、绍兴市快检平台、嵊州市“电子食安身份证”等6个省市县三级系统集成,实时获取受检食材的上下游信息,建立从种养殖到消费终端的全链可追溯体系。

  消费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检测结果信息向公众开放查询下载,社会公众可实时查询包含食材名称、产地、采样地点、检测结果、摊位信息等11项检测信息,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经营端惠农助农效果显著。依托信息公示平台,帮助经营主体便捷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有效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打造快检服务,解决送检远、费用贵等问题,为经营主体节约检测费用超1亿元,提升经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监管端治理效能提升。建立监管部门、快检机构、生产基地协同监管机制,实时监测确保风险隐患排查管控到位。依托全链可追溯体系,对上下游经营主体进行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检。提供“你点我检”“你送我检”等服务,接受群众监督和查询,推动基层食安社会共治。

  适用多场景 筑牢食安墙

  “电子食安身份证”的最初适用场景是为了扎牢校园食品安全的口子,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健康”。目前“电子食安身份证”的适用场景逐渐多元,在全社会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从安全保障到致富动能。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强化食安监管出发,目前“电子食安身份证”的使用进入2.0时代。“电子食安身份证”充分发挥了第三方公证作用,助推农产品销入全国各地,带动经营户增收致富。通过利用“电子食安身份证”产地赋证优势,提升嵊州茭白、茶叶、香榧、桃形李等本地农产品附加值,打开食品外销渠道。目前有1000余家经营主体纳入“电子食安身份证”应用,其中100余家附带致富职能的主体总销售额逾10亿元,带动1000余户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超4万元。

  从市区餐桌到农村家宴。今年以来,嵊州市将“嵊有食安”列为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将检测地点搬到农村,举办送检下乡食安科普活动,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到村头。嵊州市下一步将重点把“电子食安身份证”运用到农村家宴,通过把牢农村家宴食材,守护村宴餐桌,把食品安全保障从市区延伸到农村,筑牢全社会食品安全防火墙。

  (浙江省委党校 梁晓敏 嵊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钱东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嵊州筑牢食品安全共治防火墙 2023-11-28 浙江日报2023-11-2800018 2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