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何处寻李渔?在每一个闪光的兰溪日子里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一位颇具闲情雅致的男子,在自家园子里闲散地与天地对话,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古今上下,洒脱之人士未有几人,而浙江兰溪的李渔,可谓是中国“自在享乐 我心归途”的代表人物,其留下的精神瑰宝也让兰溪受用至今。

  时至今日,人们又该何处寻李渔?

  李渔文化,已成为兰溪市文化发展的核心要义,作为兰溪文化史上的高光时刻,它值得被深挖和利用。近年来,兰溪市自觉担负起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使命,探索长三角李渔文化联动挖掘和推广,大力推进“李渔文化+”融合发展,将兰溪打造成李渔文化标识地,让李渔的兰溪日子闪闪发光。

  浙中沃土滋养千年文化

  兰溪始自唐咸亨五年(674年)建县,已有近1400年的辉煌历史,素来有“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优越的地理位置,衍生出融汇通达的商埠文化,不同的商业产业、商人在这里碰撞融合,造就了兰溪商埠经济的繁荣,形成了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崇文重商、义利并举的商业文化精神。而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让丰富的文化迸发出更多的灵感。海纳百川的城市形象,给了兰溪人更多的自由度,与全国各地商人交流的环境,也造就了兰溪人灵活变通、兼容并包的新观念。

  有了新观念,思维才能更活跃。因此,从宋代开始,兰溪文化真正奔涌前行,带着唯美与哲思的宋代“理学”走上了兰溪的文化舞台。无论是“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的范浚,还是浙学中坚仁山先生金履祥,以及柳贯、章懋、赵志皋……一大批思想家喷涌而出,让婺学的务实品格成为兰溪千年文化的根柢。

  有了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爱做学问的人,再加上兰溪守正创新的耕读特点,造就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以耕养读,以读馈耕,是兰溪古代知识分子的坚守。位于兰溪市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集地的诸葛八卦村,便是兰溪耕读文化延续至今的典型代表。诸葛亮倡导“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耕读传家让耕读文化在诸葛人心头占有极大的比重。近年来,诸葛八卦村加强保护历史古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文保员”的诸葛文保做法,“护”住了古村落,以耕读为荣,积极发扬文化资源势能,探索了新的文农旅共富之路。此般兼容并蓄的耕读模式和环境,也成为兰溪千年文化源源不断的重要支撑力。

  如果说,在兰溪萌发的千年文化是一座桥梁的话,那么桥的拱顶是李渔,而桥的两端,一头是兰溪千年文化的缘起,另一头则是兰溪文化的流衍,这座桥当是融会贯通而来,成为如今兰溪打造自有文化最强IP和最有底气的城市本色。

  瞧瞧李渔和他的兰溪日子

  李渔这个兰溪千年文化桥梁上的翘楚桥拱,有着说不完的趣“梗”。你可以称他为戏曲家,他创作了《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昆腔传奇曲目,并组建戏班在兰溪、金华乃至全国演出;你可以称他为小说家,他的小说、剧本风靡市井,《笠翁十种曲》至今经典;你可以称他为美食家,在米饭里加花露增其香甜,带着戏班子四处游历,只为挣钱吃上一口兰江蟹,典型吃货一枚;你可以称他为教育家,他所倡导的《笠翁对韵》作为吟诗作对三基之一,在现代儿童诗词语言启蒙中依旧是诵读经典;你还可以称他为园林家,他一生为自己设计了三座园林:伊园、芥子园、层园,无一不透露着“李式”建筑美学……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千年商埠文化、宋韵文化、耕读文化的不断熏陶下,兰溪人的精神思想也在不断成型,与其说兰溪出了一个“李渔”,不如说兰溪人人都是“李渔”。社会环境的自由、开放、包容,提升了兰溪人的格局;各式各样丰富的商品,开拓了兰溪人的眼界;源源不断的商业交流和文化传承,创造了兰溪人的生活与审美情趣。“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这是李渔的经典理论,亦是兰溪千年发展的内核。

  激活李渔密码 共享美好生活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传世之作不可能在书斋里产生,传世之心也不可能在“象牙塔”中炼就,城市文化的打造更像是一种沉浸式体验,让文化浸润到本地人的生活,从人人读李渔,学李渔,到人人是“李渔”,这是一项漫长的城市文化耕植计划。兰溪也正用自己独有的播种方式,种下文化,赋能城市建设。

  兰溪市近年来全面启动了“李渔文化+”文化赋能工程,通过文化研究、文旅融合、艺术传播、产品开发、品牌战略等五大方面,促进李渔文化立体呈现,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充分彰显,成为兰溪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文化赋能的精神推动力与标识金名片。

  多年来,兰溪成立了国际李渔研究中心,并且建设了芥子园艺术中心、李渔戏剧小镇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又将中国画学术研究研讨会、李渔文化产业论坛、李渔文化周等活动作为李渔文化的固定交流项目,营造良好的文化传续环境,让一代又一代的兰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能得到李渔精神的滋养,并通过不断引申和发扬,让李渔这个IP成为鲜明的兰溪城市文化底色。

  在今天开幕的2023第二届李渔文化周活动中,兰溪千年文化解码赋能一期成果重磅发布,李渔稻田音乐会、芥子园里“读”李渔、“李渔杯”第二届面王争霸赛等活动也将陆续开展,让李渔留下的宝贵财富深入兰溪发展的节奏,李渔文化的深化和转化就不言而喻了。

  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坚持自己热爱的东西,虚名皆为过往浮云。这不仅是李渔留下的人生哲理,更是兰溪市在文化发展中坚持的态度。兰溪城既为李渔城,也应有百年李渔心,不畏浮云和艰险,紧紧围绕李渔文化特质,敢为人先,创新求真,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的坚守下,春风终绿兰江岸,明月高照李渔城。

  (图片由兰溪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何处寻李渔?在每一个闪光的兰溪日子里 2023-11-28 浙江日报2023-11-2800004;浙江日报2023-11-2800006;浙江日报2023-11-2800012 2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