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理论周刊

按下“加速键” 融入长三角

  占地面积不到全国4%的长江三角洲,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承载着特别的期待。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八八战略”中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20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与上海、江苏和安徽“四手联弹”,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升温。尤其是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浙江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按下“加速键”,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澎湃创新“源动力”

  “在长三角落户的企业家是很幸福的。”在今年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这样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引发许多共鸣。

  王传福所说的“幸福”,主要是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群优势明显,聚集了大批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有着让人羡慕的市场体量和消费力。

  这样的幸福,浙江中铝汽车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平新也深有体会。中铝集团和吉利合作开发了国产第一款TX5全铝白车身,2018年在杭州富阳成立“浙江中铝”,2020年正式投产以来,销售收入连续3年每年翻一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赵平新说,中铝集团联合上海交大、浙大、吉利、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了铝应用关键技术难题。“浙江中铝”作为中铝集团汽车轻量化产业平台,可提供绿色铝材从研发到量产供货的最佳性价比整体解决方案,而长三角作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地,具有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为公司的创新产品提供了一个需求旺盛的大市场。

  借长三角一体化东风,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近年来,浙江与上海、江苏、安徽通力合作,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G60科创走廊,联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启动首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15个联合攻关项目;联合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全省约三分之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断链断供风险点在长三角地区实现备份;牵头组建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2022年三省一市相互间技术合同输出2.5万余项,浙江与沪苏皖技术交易额达858亿元;牵头共建数字长三角,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这一系列大手笔,为浙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源动力”。

  深耕改革“试验田”

  穿上红马甲,骑上自行车,早上七点多,嘉善县姚庄银水庙村老党员李云才与上海青浦区金泽镇龚都村村民孙四林共同开启了巡河模式。每周一次绕着太浦河及长白荡水源地周边5平方公里区域巡查2个多小时,已成了他们共同的习惯。

  像这样跨域水体的联防联治机制,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里已成常态,并已列入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清单。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区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构成,其建设目的,就是要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打破行政藩篱,率先探索“一体化制度”,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为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嘉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楼向辉介绍,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示范区目前已累计推出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112项,涉及规划管理、生态保护、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惟改革者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浙江一步一个脚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两省一市携手共进:积极推动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共同开展长三角区域性“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与上海签署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基本建成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由此释放出的空间红利、制度红利、市场红利,为浙江乃至长三角注入了澎湃的新动能。

  画好民生“幸福圈”

  长三角地区“跨省通办”究竟有多大用处?杭州市民金女士切身体会到了其中的便利。

  金女士告诉记者,前不久,她和家人去上海旅游,家里老人不小心摔倒骨折,被送往当地医院手术。办理入院手续时,她在手机上登录“浙里办”App,两三分钟就办好了医保关系的跨省转移,“不用自己垫钱,不用杭州上海来回奔波办理报销手续,出院当天2万多元医药费当场就报销了。”

  对“长三角人”来说,这样的便利还有很多。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等要求。牢记殷殷嘱托,浙江不断加快推动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画好民生“幸福圈”——

  跨省共享拉近心理距离。在政务服务、医疗卫生、文旅服务等领域,推进“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跨省户口迁移”等152个高频事项实现长三角地区“跨省通办”,累计办件677万;牵头推动长三角超1800个文旅场所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合力推进跨省域养老,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长三角方案”。

  基础建设消除空间距离。把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如今,杭州与上海、南京、合肥之间基本实现高频次“1小时交通圈”,通苏嘉甬、如通苏湖、沪苏嘉等一批轨道项目开工,商合杭、杭黄、杭绍台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通车,累计开通29条跨省毗邻公交线路,居民跨省出行更便捷。

  有人说,长三角很大,大到能创造出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也有人说,长三角很小,从24小时“包邮区”,到迈入“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长三角越来越像一座城,“长三角人”越来越像一家人。这“大”与“小”之间,或许就是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最好注脚。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8 按下“加速键” 融入长三角 2023-11-27 浙江日报2023-11-2700007 2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