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垃圾分类动动手 助力亚运放异彩

杭州高新区(滨江):绿色风尚催开“大小莲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杭州钱塘江畔如梦如幻。灯光流转,“大小莲花”变换着一件件“新衣”,在江水掩映下熠熠生辉。

  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和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上,伫立于钱塘江畔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和网球中心“小莲花”次第绽放,堪称杭州的“门面”,向五湖四海的宾朋展示了这座亚运之城的风采。

  无论是精彩绝伦的亚(残)运会的开闭幕式,还是备受瞩目的“百米飞人大战”,又或是令人动容的奥运奖牌补发仪式,数以万计的观众在此驻足、喝彩、呐喊,留下了一帧帧火热又美好的亚运记忆。

  有“面子”更有“里子”。美好的背后,离不开的是一片干净整洁的赛事环境,一片在万人集聚之时依然清爽有序的赛事环境,更离不开处处都是绿色风景的城市环境。

  近年来,作为亚运主会场所在地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国际滨江·亚运核心”定位,借亚运契机,举全域之力,对标国际一流,从源头减量、人员提升、创新治理等多方面推动垃圾分类与清废工作,为城市添新“绿”,共襄亚运盛会。

  一股低碳生活的绿色风尚,正轻轻拂过“大小莲花”,拂煦亚运之城,拂润千家万户。

“大小莲花”绽放绿色之花

  如果说大气、开阔是不少观众走进“大莲花”的第一感受,那么干净、整洁,则是大家落座后的共识。

  入眼,是一尘不染的座椅;脚下,没有一片垃圾;不远处的舞台赛场,在绚丽灯光秀的加持下则更显洁净漂亮。

  美丽的背后离不开一群“美容师”。“大莲花”的设施运维领域清废保洁团队足足有525人,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他们一刻不停地为干净整洁的赛事环境提供保障。

  “前期筹备阶段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大莲花”清废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赛时情况预估,他们调整各出入路口的垃圾桶点位和垃圾分类标识立牌,新增119个室内双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室内标识牌,新增6个专项垃圾桶。“赛时整个‘大莲花’共设有约180个垃圾桶,此外每个楼层又设置了4至8个不等的临时垃圾集置点。”

  赛时阶段,场馆内源头减量和清废处置双线并行。

  不少观众仍然记得,开闭幕式放在座位上的包裹里,除了一些餐食,还有一个纸质的垃圾袋,方便大家垃圾分类及回收;散场之时播报员的声音总是适时响起,提醒大家带好随身垃圾,文明有序离场。

  “挺出乎意料的。”相关负责人感慨,亚运会开幕式结束近8万名观众离场之后,观众席几乎看不到垃圾。欣慰的是,这一文明之风一直延续到了亚残运会闭幕,“给我们保洁人员大大减轻了清废压力。”

  与此同时,清废工作同步有序进行中。“每个楼层都安排了不同的保洁人员,每天中餐和晚餐后及观众进场之后,我们都会将不同点位垃圾桶内的垃圾分类打包好,规整至各临时垃圾集置点。”该负责人介绍,每天中午和晚上散场后还有两次大清运,“通过大型清废车运出场馆,运至后道处置中心。”

  此外,“大莲花”还投入了6辆无人清扫车,完全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包括自动清扫、自动喷水、自动加水、自动倾倒垃圾和自动充电等一整套流程。

  “‘大莲花’大约每天产生30吨的垃圾量。”在赛场后这些观众看不见的地方,525名工作人员全力攻坚,赛时每一天几乎都忙碌到凌晨两三点才下班,早上6点便又到岗。

  小到垃圾桶、门把手、楼梯栏杆,大到跑道清洗,以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洁迎接每天超6万名的观众,成功保障了亚运会开闭幕式及田径赛事等的有序精彩开展。

  “大莲花”如此,“小莲花”亦同。围绕“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滨江区根据场馆实际情况,实行“一馆一策”,垃圾投放点、集置点、清洗点精细化管理,每日清洁,清运专线定时定点分类清运,确保赛时生活垃圾即满即运、日产日清。

城市筑起绿色风景线

  “美丽”绽放的不止有“大小莲花”。

  作为亚运的核心承办区域之一,杭州高新区(滨江)除了“大小莲花”,还有滨江体育馆等亚运场馆,浙江中医药大学等2个训练场馆,以及5个亚(残)运会官方接待酒店等相关点位。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滨江区分类办负责人钱叶明笑着说道。今年借助“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的开展,该区聚焦亚运接待酒店及周边道路等重点区域进行环境品质提升,一道道绿色亚运风景线点缀在钱塘江畔。

  入住滨江银泰喜来登大酒店的张鸣(化名)还记得,酒店附近的大草坪上,白晶菊模拟出了勇立潮头的浪花效果,而走进酒店,花团锦簇之下,亚运“三小只”吉祥物可爱迎客。“环境很美,走进这里你就不自觉地想保护这道绿色风景。”

  入住酒店之后,张鸣还发现,酒店桌上还细心地准备了一份杭州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就放在案头,每次丢垃圾的时候总会瞄上几眼,确认自己没有丢错。”张鸣说,这份贴心的提醒可以帮助他更加准确地保护这道风景。

  张鸣看到的垃圾分类指南其实是杭州高新区(滨江)亚(残)运会官方接待酒店的“标配”。“在亚运会开幕之前,我们先后进行了3轮专项检查和指导,要求相关重点区域垃圾分类设施要配齐,点位要完善,宣传要有指引。”钱叶明表示。

  不止于此,该区还在亚运场馆周边社区组建志愿巡查队伍,西兴“分分团”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长河“长净长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浦沿“浦小净”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多支志愿者队伍活跃在滨江的角角落落,自年初以来已陆续开展“垃圾包”清零、清洁家园、星级达人进小区等活动13场,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亚运期间,该区强化城市环境保洁,加大对亚运比赛场馆周边、保障道路、各大景点、窗口地区、繁华地段等区域保洁力度,清洗路面或清障8945条次,延时保洁道路568条次,清洗城市家具58353件次,增设移动厕所300座次,清理“牛皮癣”336处,确保道路干净、公厕无臭、垃圾日清,时刻展现绿色文明的浙江风采、杭州韵味。

绿色风尚拂润万户千家

  实际上,这股低碳生活的绿色新风尚,由点及面成片,早已吹进滨江的街头巷尾,吹进千家万户。

  在寰宇天下小区,挂着垃圾分类宣传标语的垃圾房变身“枫邻荟”,在垃圾投放时间段,四色垃圾桶一字排开摆放在门口,供居民投放垃圾。非垃圾投放时间撤桶后,这里便“变身”为一处居民休闲娱乐场所,两辆玩具摇摇车、一桌四椅,成为遛娃唠嗑好去处,打破了垃圾分类设施脏污、破损、陈旧的刻板印象。

  在缤纷未来社区,则引入无人值守亭,在外观美化的基础上,在投放时间段无人值守,投放正确与否基本凭自觉,引导居民以诚信为导向,树立垃圾分类的道德线,培养现代化文明的高素养。同时,垃圾箱上下双重分类指引,以大字号、醒目位置加强提醒效果,每周不定时有专人随机巡查督促,解答部分居民易混淆、不清晰的投放误区。

  “垃圾分类不是新事,更不是小事。”在滨江区分类办负责人钱叶明看来,垃圾分类不仅与群众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也时刻考验着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目前,该区有约172个生活小区,垃圾分类理念深入千家万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靠居民和小区自治。”

  因此,从2019年开始,滨江区分类办逐渐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探索源头减量精细化管理。同时,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我们将责任压实到物业,对小区垃圾分类情况每月考核,每年分三次对表现优秀的小区予以资金补助,充分调动物业的自主性与垃圾分类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创新做法涌现出来。”钱叶明颇为欣慰,该区易腐垃圾占比达27%,位列杭州全市前茅,侧面印证着垃圾分类的效果。

  不止是小区内,在商业综合体众多的滨江,一座座“绿色综合体”也相继涌现。该区通过督促企业商户签订责任书,量身定制“清运记录墙”等方式,力争成为商业综合体垃圾分类的实践样板。

  诸多惊喜的变化正在发生——

  借助“我在主场迎亚运”城市治理积分的数字化系统,越来越多的滨江居民、商户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治理中来,“随手拍”获积分再兑换奖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机制”把垃圾分类变成一种良性互动。

  而无论是街头商场,还是手机App里,涌现出不少从事资源回收的企业与平台,用完的化妆品瓶子、不穿的旧衣服不再一扔了之,大家的资源保护、资源回收意识不断增强。

  从“一个筐”到“四个桶”,从“减量”到“再利用”,钱塘江畔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围绕垃圾治理的生态循环机制正不断建立完善,终将为“绿色浙江”建设增添一抹亮丽的底色。

  (本版图片由杭州高新区(滨江)垃圾分类办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杭州高新区(滨江):绿色风尚催开“大小莲花” 2023-11-24 浙江日报2023-11-2400005;浙江日报2023-11-2400009;浙江日报2023-11-2400014;浙江日报2023-11-2400008;浙江日报2023-11-2400021 2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