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文章导航

金彩十年 见证繁华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共谋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从共同圆梦的种子,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

  10年来,“浙江之心”金华,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高水平开放的新路子。在“八八战略”指引下,金华市委、市政府以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为核心载体,发挥三大国际物流通道优势,以构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重要基础,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奋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走过金色10年,金华一批标志性、示范性硬核成果已然显现,为我省高质量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提供强大支撑。

制度创新 开辟内陆开放新高地

  金华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之于金华,是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机遇,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的重要平台。正因如此,金华把优化制度环境、深化政策沟通摆在优先位置,蹄疾步稳扩大制度型开放。

  自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以来,金华深耕“试验田”、争当“领头雁”,开辟内陆开放新高地。3年来,金义片区以贸易、投资、资金、运输、人员往来“五大自由”先行突破为主攻点,发挥国际贸易优势,奋力改革突破,呈现经营主体加速集聚、出口通关更加便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辐射带动持续增强的发展态势。

  作为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的重要平台,位于金东区正函街的金义综合保税区内,一辆辆大货车满载货物列队而出。车上装载的是从我省唯一一个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大宗商品指定现货交仓发出的铜、铝等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分别发往江苏、江西等地。另一边,一辆辆货车满载着来自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铜、铝、棉纱等大宗商品,在关区门口排队等待。经海关查验后,这些商品会进入金义综合保税区大宗商品仓内进行存放,再根据下游客户需求迅速分拨发往周边省市。

  这样的进出货场景,每天都会出现。最新数据显示,金义综合保税区积极发挥开放平台作用,前三季度进口大宗商品货值达180亿元。

  对标国际先进规则,金义片区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已获批76个省级以上试点或赋权事项,涌现出小商品自贸应用等43个全国或全省“首单”“首例”“首家”,12项制度创新入选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金义片区以占金华全市3‰的面积,贡献了全市31.7%的外贸进出口总额、15%的新增经营主体、6.5%的税收收入。

  眼下,金华已与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总结形成跨境电商贸易数据认证等超过100项试验区创新案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全国31个城市复制推广。金华还积极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RCEP成员国在货物贸易、仓储物流、双向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密切交流,制定并出台我省首个地方性RCEP行动纲要,创建“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

  发挥国际贸易优势,奋力改革攻坚突破。10年来,金华不断强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实现了由“沿海的内地”到“内地的沿海”跨越式升级,开放能级明显提高。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金华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从6272亿元增至17259亿元,占全省比重从30.1%提升到36.9%,占全国“一带一路”进出口份额从9.7%提升到12.5%。

联通世界 建设国际一流陆港

  11月12日,X8020/19次“义新欧”中欧班列经海关监管后从铁路金华南站鸣笛启程。它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将货值143万美元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日用百货等商品运至欧洲。

  2014年,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启程前往西班牙马德里。截至目前,“义新欧”双平台班列线路已增至24条,累计开行8707列,发运72.8万标箱,辐射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成为全国运行线路最多、市场化程度最高、开行里程最长、运行效率领先的中欧班列之一。

  金华是“义新欧”、“义甬舟”、金丽温三条对外开放大通道的起点城市,也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量最多的腹地城市。近年来,按照省委赋予的“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定位,金华谋划提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按照“东联西进北上南出”开放布局,充分发挥金华国际陆港枢纽战略支点作用,打造一体化、多式联运的综合枢纽节点,打造国际一流陆港。

  今年7月,浙江省发改委公布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名单,金义新区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创新发展区榜上有名。华东国际联运港就是其中一部分。

  华东国际联运港位于金东区铁路金华南货场旁,是中欧(义新欧)班列金东平台和海铁联运班列启运地。依托金华铁路枢纽扩能提升发展契机,华东国际联运港强化现代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打造成为集中欧班列、多式联运、物流供应链等优势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生产服务型物流组团。

  这是金华全力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缩影——义乌国际陆港联动铁路义乌西货站、义东北物流中心、快递物流集聚中心等核心物流设施,推进物流与交通、商贸、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成为以中欧班列、海铁联运、国际贸易供应链、跨境电商物流等功能为特色的国家级商贸服务型物流组团;宁波—金华作为长三角唯一城市群,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正式落地实施,金华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试点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的城市之一……

  如今,金华已拥有国内货运专线3000多条,通达全国320个城市;拥有物流园区(中心)42个,规模和数量居华东地区首位。在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2年快递业务量前50名城市榜单中,金华快递业务量累计超过118亿件,超越广州和深圳,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一,每天平均有3035万件快递从金华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从金华出发,向西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抵中亚、西欧、中东欧等地区;向南,中老国际货运列车经云南磨憨口岸行至老挝万象,打开东盟物流通道;向北,货物可达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向东,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通过海铁多式联运方式,由货物总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通达世界。

  从货运到物流,再到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口岸、跨境电商、保税、仓储、金融、贸易等纷纷落子,金华在联通全球的现代物流枢纽新征程上蹄疾步稳。

民心相通 人文交流硕果累累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

  11月7日晚,“婺风盛典”婺剧专场演出在中国婺剧院精彩上演。作为2023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的重要活动之一,婺剧以其高亢爽朗、文武双融的独特魅力,再度惊艳非洲客人。

  开展对非合作交流,是金华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金华高度重视拓展对非关系,积极打造中非经贸论坛、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等合作平台,务实推动对非合作,逐渐呈现“全国对非合作看浙江、浙江对非合作看金华”的发展态势,打造出有影响力的中非合作“金华样本”。

  从对非合作交流,可以看见金华促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今年9月,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一行赴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进行访演,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浙婺”已连续12年受委派,赴海外参加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成为国内出访次数及到访国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地方戏院团之一;不久前,以非洲姑娘宝拉视角拍摄的10集微纪录片《最金华》,在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肯尼亚、赞比亚等30多个非洲国家上线播出,节目收视率高达2.3%,覆盖超1亿人口,以非洲视角、非洲声音,带领观众深入了解金华,阐释金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

  在金华,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已扩大到科技、教育、卫生等多领域——首届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大会(浙江)在金华举办,这是我国首个聚焦国际科技开放合作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会议;浙江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对非文化和教育交流,并先后与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30多个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招收外国留学生近4000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共同创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开设7个专业,累计培养学生2800余名;今年9月,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新入学来自25个国家的94名国际本科生,2020年到2023年累计招录国内外研究生517名。

  第一个蓬勃10年,金华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下一个金色10年,金华将为共建“一带一路”书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金华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为新起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第三次“一带一路”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开放提升的战略要求,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本版图片由金华市发改委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金彩十年 见证繁华 2023-11-20 浙江日报2023-11-2000006;浙江日报2023-11-2000004;浙江日报2023-11-2000005;浙江日报2023-11-2000018;浙江日报2023-11-2000022 2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