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数、摊位数均下降,其他交易渠道日渐增多——
批发市场,如何念好生意经
本报记者 全琳珉
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摊主“回合制”砍价……在批发市场淘货的时光是很多人心中难忘的回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商业流通体系的日臻完善,线上线下交易渠道持续增加,批发市场不再是人们采购商品的常见去处。
传统批发市场式微了吗?
11月8日,各地市场代表、专家学者共赴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所在地——义乌,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以“重创新、强改革、促开放——商品市场新发展新路径新活力”为主题,把脉中国商品市场发展走势。
在专家学者观点的碰撞中,在各市场代表分享的故事中,商品市场的明天正被重新定义。
从大数量向高质量转变
1978年以来,我国的集贸市场逐渐热闹。浙江、广东等地区,率先涌现出众多小贩汇聚的贸易集市。这些集市随后演变成“批发与零售”并存的商品市场,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批发市场,现在被业界称为“商品市场”。
从总量数据来看,如今的商品市场似乎确实有点式微。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本届峰会发布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底,我国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商品市场数量降至3753个,减少了1441个,相对历史峰值降幅为27.74%。摊位数相对历史峰值减少了740410个,降幅为20.95%;特别是2017年至2020年,市场摊位数每年减少数量都是六位数,减少幅度都超过了3%,下行势头较为剧烈。
虽然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商品市场仅占全部商品市场约10%,但其发展和变化足以映射出商品市场的深度调整和趋势。
不过,比对浙江的数据后,记者发现,“减量”的另一面是“提质”。
2013年以来,浙江商品市场数量从4316家优化至目前的2960家,但商品市场成交总额并没有受影响,反而年年攀升,2022年底已达2.13万亿元,场均成交额为7.6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商品市场成交额达1.65万亿元,场均成交额为5.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9%、4.35%,市场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浙江确实有不少商品市场因为没有及时转型发展,经营不善而关闭。但同时,浙江近年也主动对商品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发展方向正从大数量向高质量转变。
1997年,浙江在全国首次开展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活动。26年来,浙江通过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放心农贸市场、“五化”(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市场创建等载体,持续推动全省商品市场软件硬件水平提升、线上线下功能做强。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星级市场1843家,放心农贸市场1176家,“五化”改造市场982家,涌现出一批规模大、辐射强、功能全的全国知名大型商品市场。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流通与消费研究室副主任王雪峰认为,商品市场如今确实已经由饱和淘汰的后期阶段进入到了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时期,因而商品市场的功能不但不会被弱化,反而会因创新赋能不断强化提升。
王雪峰表示,以往传统商品市场的核心功能是聚集交易,但现在的商品市场正在向供应链管理中心、产业链管理中心转变,向供给体系枢纽和产业体系创新源转变,向现代流通体系的核心节点升级。在此趋势下,商品市场的交易功能相对会弱化,但创新引领功能、产业协调功能、价值创造功能会逐步强化和提升。
拥抱变化才能活下去
据《报告》预判,未来几年,商品市场数量还会继续减少,直到市场供给过剩的局面得到缓解。如何在这去粗存精、优胜劣汰的大潮中活下来,且活得更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数字化成为与会嘉宾口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认为,商品市场的未来必定离不开数字化,“如果说商品市场1.0是有形市场,座商;那么2.0就是无形市场,电商;更重要的是,3.0的商品市场形态,是什么商?更值得关注和研究。”
兰建平表示,应加大对商贸流通数据整合开发力度,畅通政府部门、平台、企业间数据流通机制,提升数据共享商用水平,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算力资源支持和优惠服务,促进商贸流通数字化的创新创业。
据调查,数字化也确实成了如今浙江商品市场的转型升级法宝。
作为浙江商品市场龙头中的龙头,近年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发展势头依旧如诞生时那般迅猛。在峰会此次发布的各类榜单中,该市场分别拿下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和功勋市场榜单的榜首。2022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连续32年居全国专业市场第一。
跟随时代发展趋势主动“触网”,就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在疫情困难时期仍旧实现高速增长的秘诀之一。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旸就在会上分享道,这两年,国际经济、政治局势较为复杂,客流、钱款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通畅。对此,整个集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2020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用半年时间开发上线了Chinagoods官方网站,把线下7.5万家商户一一上线,并在海内外进行综合引流,有效解决了客流哪里来的问题。该市场还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开发电子支付“义支付”,帮助经营户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当地货币的直接收款,解决了钱款不畅的问题。
数字化之外,越来越多的商品市场开始注重对原创设计的研发和保护。
2011年,背靠平湖外贸加工的生产供应链优势,平湖服装城正式开业。“当时开过百货,做过外贸馆和全品类批发,但因产品定位与内需不匹配,前几年服装城总的商铺只有500来户,经营业态也比较杂乱。”浙江平湖服装城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国华说道。
经过一番研究调研之后,该市场团队一致决定聚焦羽绒服业态,把10万多平方米全部改造提升用来做羽绒服,原来的OEM模式(设计由客户提供)也升级为ODM模式(生产方自主原创设计)。每年,该市场还会专门组建抽查小组,联合平湖市场监管局不定期对商户进行羽绒抽查,并出台平湖中国服装城款式登记制度,在市场范围内对市场原创给予款式保护。
如今,该市场内拥有原创设计羽绒服超过2万款,不少网络羽绒服爆款都出自平湖。根据估算,该市场羽绒服的年销售量已超过1.5亿件。
“其实在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那些不拥抱变化的市场会被淘汰,努力创新改革的市场只会越活越好。”省市场监管局市场合同处副处长许丽萍认为,虽然现在商品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加剧,但若商品市场选准了适合的发展模式,成长空间依然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