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下过海的刘敏强,带领玉环渔民改良古老捕捞技术,建立海上加工中心
站在岸上的舵手
本报记者 徐子渊 共享联盟·玉环 潘玲惠 徐海波
从小在海边长大,一阵海风吹过就像是一种召唤。
刘敏强也是如此。作为玉环市坎门街道渔业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民主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已然成为玉环渔民公认的致富“领航员”。
但见到刘敏强的第一面,意外成了第一反应。细黑框眼镜、皮肤白皙,一副儒雅的书生模样。相比于海风吹拂的渔民,刘敏强过于白净。“没下过海、没跑过船是真的,当渔民也是真的。”刘敏强说得风趣幽默,却都是实话。
有人从海上来,有人从海上远行,刘敏强的航线一直在陆地上。他聚合渔民共同发展,为远行绑上“安全带”;他改良古老的作业方式,成了“延绳钓带头大哥”,带领渔民收入倍增;通过技术革新推动渔业技术发展,提高海产品附加值……这个吹着海风长大的汉子、站在岸上的舵手,虽未远航,但骨子里早已刻上海洋的DNA。
抱团出海有了主心骨
刘敏强并非没有出海的念头,而是早早就被父亲制止了。“渔船一网能换万把块钱,但洋面上最是无常,都是玩儿命的活计。”父辈有过船、下过海,深知渔民不易,早早定下了“不准出海”的家规。
答应父亲不出海,刘敏强却另辟蹊径选了个离海近点儿的职业,成了无线电报务员,用讯号连接海洋和陆地。“与海有关,还像谍战片里的情报员,特别酷。”干了这一行,刘敏强才知道这个“酷”是残酷的酷。
在岸上,通过无线电联系海上渔船并不容易,风浪等因素有一点影响,微弱的信号就断开了。“上一秒还在发消息,下一秒就失去了联系。”刘敏强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既然旧思路、老办法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技术能否升级?渔船能否结伴而行?渔船管理能否更精细?刘敏强心中多了很多问号,也萌发了很多想法。
2016年前后,恰逢玉环辖区渔船整治,挂靠在村(社区)管理的渔船逐渐整合为合作社,开始探索抱团发展之路。彼时,坎门有13个渔业村,刘敏强想抓住这个机遇推动渔民抱团发展,但渔民们大多不领情,想维持现状。
“没下过海的后生,给我们老渔民说什么发展?”刘敏强还记得自己找船老大们商量时,被大伙儿围着挨个质问的场景。但这个船老大的儿子,一点儿也不怯场,抓住渔民最关心的问题,直接许诺,“出海的事我不管,岸上的事交给我。行政审批、渔船保险等船靠岸的事保证给你们办妥帖。最关键,合力发展后能提供金融服务,以后造船贷款不再为难!”
刘敏强的努力最终打动了船老大们,坎门13个渔业村开创性地合并为2家渔业合作社。2016年10月,由刘敏强担任支部书记、理事长的民主渔业专业合作社进驻坎门街道渔业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开始探索党支部领导下的“合作社+企业+渔民”的抱团致富机制,为广大渔民解决行政审批、渔业保险、金融服务等一系列“岸上”之忧。
一番整合之下,渔民从一盘散沙变“联合舰队”,最大的变化就是出海有迹可循。东海238海区,聚集着众多从玉环驶离的渔船。“浙玉渔11821”航速1.94节,正在进行拖网作业;“浙玉渔加99999”航速0节,正在进行海上加工作业……在玉环坎门街道“三位一体”渔业综合服务中心,打开船舶安全保障集中监控管理平台,涉及管理的192艘渔船动态一目了然。
“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没想到一个小青年折腾出了新路。现在出海有‘主心骨’。”渔老大陈素金告诉记者,现在靠岸找服务中心,有事不操心;在海上通过这个管理平台信号更稳定,一有天气变动等信息他们马上就能收到发出的预警,提前做好避险准备,系上了“安全带”。
讨海就得冒点险
虽然人在岸上,但刘敏强总是长久凝望着大海。
过度捕捞、海鲜产量减少、质量难提高……渔业的发展困境,刘敏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到了小时候见识过的延绳钓。“延绳钓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海上垂钓,只是一条主线上绑了多个鱼钩。别小看这些鱼钩,小于5两的幼鱼,嘴宽不够,吃得到饵料但不上钩。”这门有着五百多年的老手艺,刘敏强最看重的就是只钓大鱼、不伤小鱼这一点。
但区别于流网作业的快捷、高产,延绳钓逐渐没落。“‘不竭泽而渔’,老祖宗早已把发展的秘诀告诉我们了。”为了渔业良性发展,刘敏强带着船老大们远赴韩国、日本等地学习延绳钓技术,想将新老技艺做结合,谋出路。
鱼钩、鱼线、船舶……大伙儿凑了1500多万,新造了5艘绳钓渔船,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可惜,出海试钓生产了半年就亏损近百万。船老大失去了信心,重新使用流网作业。
刘敏强不死心,找到同龄的船老大郑朝龙,分析失败原因。“国外的鱼线太细,伤手、易断,我们用不惯;饵料也得换,上钩率不高;放钩的间隔距离得拉开,现在容易打结……”郑朝龙向刘敏强细细讲述了出海的情形,但他打定主意不再做这亏本买卖,还劝说刘敏强放弃。
“讨海不就得冒点险么?”刘敏强的韧劲儿上来了,一句话激得郑朝龙改了主意。“那你再研究研究技术,我负责出海试验。先说好,机会只有一次,亏不起。”在心里,郑朝龙还是希望这技术能真的管用,以海为生的渔民总归希望能保护渔业资源。
从2011年到2018年,所有人都以为刘敏强放弃了,只有郑朝龙知道,这个不出海的中年男人一直在暗暗使劲:更换带鱼饵料为秋刀鱼、鱼线由发丝粗细变小拇指粗细、鱼钩采用国外技术……一番升级过后,2018年3月,郑朝龙再次带着“延绳钓”出海了。
当晚8时前后,郑朝龙打来卫星电话,“成功了!一天钓上来1500多斤!以前的三倍!”刘敏强紧紧握着电话,两个加起来过百岁的人像是孩子,在电话里哈哈大笑。
成功后,刘敏强的第一想法就是“广而告之”。郑朝龙不同意,两人辛辛苦苦整整8年,刚挣上钱,凭啥让其他人坐享其成?“一船难成气候。大伙儿做大‘产业蛋糕’,才能共享、共富、共赢。”刘敏强的大气让郑朝龙对他心生佩服,“你这兄弟我交了。以后技术改良需要试验,我免费帮你。”
一段友谊就此结下,更多的友谊还在展开。在刘敏强的带动下,众多面临淘汰的老旧渔船也重获新生,技术改良后单船平均年产值从200多万元增加到600万元,渔民劳均分红从6万元增加到15万元。“当初只有3艘延绳钓渔船,现在已经发展到62艘。”刘敏强自豪地说。
不用保鲜剂,虾却更鲜了
“吃得一口鲜爽,不仅看海鲜质量,还考验一门手艺。”刘敏强给出了烹饪的小妙招——拇指大的小虾,水开后下锅,一分半钟刚刚好;九节虾就得7到8分钟;黄鱼要想美味,得加上几片五花肉,肉质才会更有油脂感……
刘敏强爱做饭,最爱做海鲜大餐。他明白,海鲜最重要的是保持鲜度。渔业想要发展,就得延长保鲜期。
正值玉环渔业面临着环保整治行动,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2017年,因保鲜剂使用超标,玉环多家陆上虾米加工作坊相继关停。虾米加工所需的“小虾子”占玉环海捕虾产量近五分之四,“小虾子”无路可销,渔民就面临着失业。“你是书记,你得想办法,我们听你的。”合作社成员林招永找到刘敏强谋发展出路。
“之前的海捕虾烘干设备,在这次环保中过审。如果想让鲜度再往上走,那把烘干加工放到海上,是不是就能解决保鲜剂的问题?”刘敏强一番大胆设想,将加工点搬到海上,加工期缩短、技术升级,保鲜问题将不再是难题。
说干就干,把工厂搬到海上去,将海捕虾烘干设备生产线安装到船上,在刘敏强的努力下,一条总吨位4484吨级海上加工船——“浙玉渔加99999”诞生了,28分钟就能把鲜虾变成虾干。
“一般虾的保鲜时间在四五个小时内,为了保证鲜度,我们就得频繁回港,不仅作业时间长不了,油耗也高。”拖虾船老大史显顺告诉记者,成本高,虾及加工后的成品品质却不高,那时回港的虾一斤只能卖到1.8元,一趟来回只盼着不亏钱。
“海上加工中心”的建成,将拖虾渔船上捕获的虾,通过接驳船运输至母船“浙玉渔加99999”,与在海上作业的玉环150多艘拖虾渔船形成生产加工无缝对接。时间、成本、鲜度等问题一一解决。“无添加、赋码溯源、28分钟全自动成品……我们现在的虾干可是论克卖。”刘敏强提到,因虾干品质优良,渔民捕获就开始填写溯源信息,国外的客商纷纷找上门来。困境竟成了推动发展的契机。
一子落,全盘活。刘敏强的创富思路,不止一艘“99999”。2021年,刘敏强充分发挥党支部穿针引线作用,依托党建联建推出助力渔民增收的项目,打造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国产虾皮加工船“浙玉渔冷66666”;2022年11月,“浙玉渔冷33333、55555”两艘大型海上加工船实现下水并投产。四艘“加工航母”的落成,使玉环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海捕虾海上加工中心,预计年产值达7亿至8亿元,带动5000多渔民致富,加工能力将惠及浙江沿海从事拖虾作业的渔船。
为了更好地带动渔民增收,新投用的两艘加工船采用“2+8”模式,约2000万元的20%股份由渔合联的渔民持有,渔业企业和渔民共享盈利。
如今,刘敏强还在与时间赛跑,跟鲜度铆劲儿。“冷链保鲜、深加工……海产品附加值提上去,渔民的收入还会更高。这以后,还忙着呢!”刘敏强评价自己就是个“经纪人”,实现海洋和陆地的链接,推动新技术与实际捕捞的结合。渔业越来越好,他在岸上,圆了心中的渔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