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深读

美国飞虎队老兵一行30多人访华,重温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岁月

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友谊,历久弥坚

  这两天,一群特殊的美国客人陆续挥手告别中国——

  一行30多人,其中有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现年103岁的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和98岁的梅尔文·麦克马伦,以及飞虎队队员的后代。10月30日,纪念美国第14航空队援华抗战80周年活动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格林和莫耶、麦克马伦一行来华出席活动。

  在10余天的旅程里,他们的足迹遍及北京、重庆、云南昆明、广西柳州、湖南芷江等地,这是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共同战斗、抛洒热血的地方。

  跨越大洋的友谊在赓续。52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作出中美合作的正确抉择,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民间的友谊早已跨越52年的时光,从共同的过往流来,向遥远的未来淌去。

  正如习近平主席今年9月复信格林和莫耶、麦克马伦时所说:“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寻迹 铭记一段历史

  “感觉自己回家了。”

  11月2日,当MU5866次航班从重庆抵达昆明长水机场,陈纳德的外孙女嘉兰惠,完成了一次对外祖父的致敬——这是他抗战时往返多次的“通勤”航线。收拾行囊走下舷梯,看到前来迎接的中国朋友时,嘉兰惠满脸笑容。

  历史不会忘记——1941年,一大批美国青年飞行员在陈纳德将军率领下,组成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缘其插翅飞虎的队徽,中国人民亲切地称这支部队为“飞虎队”。

  82年间,很多人挂念着飞虎队和这段历史。他们翻阅史料、采访亲历者及后代,不断地打捞着这段沉入时光河流的历史碎片。

  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可能是如今最接近这段历史的一群人。

  昆明龙翔街,一条不宽的街,一栋不起眼的楼房里,楼壁“飞虎大楼”四个字虎虎有威,十分醒目。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会长朱俊坤说,1994年,陈纳德夫人陈香梅访华,委托时任云南日报总编辑的孙官生,帮助宣传飞虎队的故事,他欣然同意。多年来,孙官生深为飞虎队的英雄事迹感动,花了大力气寻找飞虎队遗迹,并于2007年组建了飞虎队研究会。

  寻迹,也是寻找家。每次翻阅中文、英文和日文资料,每次考察郊区野外,飞虎队研究会的成员们都觉得,自己与一个个陌生的年轻生命有了联系,这种震撼是无以言表的。寻找这段足迹,也寻找几千个被遗忘的英雄故事。

  他们找到了飞虎队大队部及一、二、三中队驻地遗址,找到了昆明飞虎空军公墓,找到了记录飞虎英烈飞行的巨著《铝迹》(驼峰航线因满是失事飞机的碎铝片而被飞虎队员称作“铝谷”)……虽遇到种种困难,但这项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最为珍贵的是,研究会查实:从1938到1945年,飞虎队共坠机825架,牺牲美国飞行员2264人、中国飞行员911人。如果再加上可考的空地勤人员211人,总计牺牲3386人。研究会办公室的整整一面墙上,挂着3000多名飞虎英烈的名单。

  这是3000多份遗失许久的历史记忆。

  在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呈贡基地,当老兵及后代一行来到呈贡机场旧址参观时,被一列拿着飞虎队徽标志、写着昆明飞虎小学旗帜的学生欢迎队伍围住了,学生们热烈欢迎飞虎队老兵“回家”,老兵潸然泪下。

  6年前,正是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与云南省飞虎队博物馆、专家在此地与呈贡乌龙浦七星山考察,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数量最多的飞虎队遗址群落。

  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朱俊坤表示,飞虎队的司令部在昆明,他们在中国的首战,也是在昆明,可以说昆明是飞虎队的家。20多年来,研究会和其他民间人士频频组织纪念活动,帮助人们铭记这段血与泪的历史。

  “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嘉兰惠是我们的老朋友,此前便出任研究会的终身名誉会长,借这个机会,我们为她补颁证书。”他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老朋友、世界人民一道,歌颂和平与友谊。

寻情 传承一份友谊

  回访昆明的两天时间,感动成了老兵及后代一行的情感主线。朱俊坤说,莫耶与嘉兰惠共流了4次眼泪。在呈贡机场是一次。

  抵达昆明的第一天,嘉兰惠便迫不及待地去见9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杨毓骧。他们眼眶通红,紧紧相拥。杨毓骧说,在共同战斗中与飞虎队队员结下了深厚友谊。“几十年来,我们依然保持联系,我们的后代也保持着联系,这种友谊一直都在传承。”

  在昆明市博物馆的飞虎队纪念馆,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副会长甘云站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接受采访,时隔多年再次见到老朋友的嘉兰惠小跑过去,给了甘云一个大大的拥抱,彼此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对友谊的珍视和传承,跨越大洋。

  在看完讲述飞虎队开辟驼峰航线故事的音乐剧《翠堤长虹》后,莫耶同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一同唱起《友谊地久天长》,这位平日里爱开玩笑、风趣幽默的百岁老人,忍不住流泪了。

  “这份友谊来之不易,我非常感动。”这位百岁美国老人拭去泪水说,经历二战的艰难时刻自己都没有哭,但当重温那段历史、看到孩子们为飞虎队做的这一切,大家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

  当一页页时光的残卷被拾起,当一个个遗忘许久的名字被提及,当阔别已久的战友亲人团聚——它就不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一册淡漠的记载。

  战争虽然残酷,但与跨越时空、跨越种族的友谊交织,历史便有了温度。

  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驼峰空运”展区参观时,68岁的美国“飞虎队二代”大卫·古德里奇数次哽咽,热泪盈眶。“1944年,我的父亲(杰克·古德里奇)来到中国。”他说,在完成88次飞行任务后,父亲回到家乡,把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讲述给自己。

  如今,杰克·古德里奇已经离世。大卫第一次来到中国,走进纪念馆,童年听到的故事就这样直观地出现在眼前。

  来访的队伍中,飞虎队“二代”“三代”甚至“四代”比比皆是,这正是飞虎队精神代代相传的生动写照。1944年,只有19岁的克利福德·隆,是飞虎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虽然他年纪小,但飞行技艺高超、战斗经验丰富,在低空飞掠时,从地面上看他的脸像月亮一样圆,所以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圆脸中尉”。他将妻子名字“SHIRLEY”印在战斗机机首,或许是妻子带来的好运,克利福德·隆在一次战斗中,被日机击中后幸免于难。

  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克利福德的儿子小克利福德·隆。接受采访时,他从口袋里拿出父亲驾驶该型号战机的照片,向大家讲起父亲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故事。

  克利福德的曾孙、15岁的杰克逊·隆也来了。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我看到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感受到了民众的热情友善,我会尽我所能推动周围人了解中国。”

  82年来,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情缘代代相传,历久弥坚。

  嘉兰惠的家中,至今仍然放着一系列由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赠送的《飞虎全集》《昆明大轰炸》等研究专著;她与孙官生等老朋友时常互致生日贺信……

寻路 寄托一生心愿

  在重庆、云南昆明、广西桂林等飞虎队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一座座纪念碑、一栋栋纪念馆,讲述着中美两国军民同仇敌忾、患难与共的动人故事。

  在昆明市博物馆内,飞虎队纪念馆已面向公众开放了11年。游人常常盯着一张照片一看好几分钟,也会隔着玻璃展柜轻抚绰号为“鲶鱼”的飞虎队员雷恩斯的头盔,也有人认真打量过飞虎队群英谱上的每张面孔。

  留言簿上记录了人们珍爱和平和友谊的心声:“飞虎队精神永存,望中美人民永远和平共处。”“昆明人民对最艰难的时期帮助过中国人民的长空飞虎始终难以忘怀。”“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飞虎队老兵及队员后代来华参访,重温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深厚友谊,传递出促进中美民间友好的鲜明信号。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这是两国人民向往和平,期望携手发展的愿望。”国家高端智库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薛天航认为,近期,中美间民间、社会、地方频频交往互动,两国智库、省州、议会等对话交流明显增多。这些现象都传递出,发展好中美关系是两国民众心之所向。

  飞虎队精神,对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薛天航表示,飞虎队精神作为中美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助于进一步筑牢两国友谊与合作的民意基础。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应传承好飞虎队这一友好情谊,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在重返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基础上,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其实,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正如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11月9日在《人民日报》写的那样:“美中关系对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美中关系面临一些挑战,但两国可以从历史中得到启迪。正如二战期间飞虎队尽全力帮助中国人民抗战、中国百姓不畏艰险救助遇险飞虎队队员所表明的,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彼此信任,应该携手同行。”

  20余年来,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走过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地方,与飞虎队队员及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联系。朱俊坤说,飞虎队精神是美中两国共同克服巨大挑战的象征。“尽管美中之间仍有分歧,但是这并不影响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事实上,人民多来往、多走动,能增进彼此了解、避免误会。”

  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飞虎队的故事永载史册,将激励无数中美人士传承友谊,赓续飞虎队精神。

  此次访华在北京登长城时,有记者问老兵莫耶,103岁的心愿是什么?

  莫耶说:“我愿世界和平,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世界必须和平,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团结。这就是我的愿望。”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3 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友谊,历久弥坚 2023-11-15 26441754 2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