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嘉宾相会第二届中国—东盟信息港之夜
数字丝绸之路充满无限可能
记者 谢丹颖
本报乌镇11月8日电 (记者 谢丹颖) 曾经,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驼铃悠悠”的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贸易线路之一,也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从骑着骆驼运货物,到今天互联网上跑数据,丝绸之路正被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价值与新的可能。
11月8日晚,在第二届“中国—东盟信息港之夜”上,围绕“共建数字新生态、共创合作新蓝海”,各路嘉宾共商“网”事新合作。
“要致富,先修路”,这个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朴素道理,在当今时代同样适用,只是现在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强调“要发展,通网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蔡丽新列了几个数字——
建成南宁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和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3条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面向东盟的F根镜像节点和国家域名顶级节点;
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提供东盟十国超700万家企业征信数据,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累计交易规模超2.8亿元,中国—东盟远程医疗合作平台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4个国家的6家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合作机制……
这些数字体现了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技术合作不断深入、信息共享不断拓展。
“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推手。”蔡丽新强调,“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对于促进数字经济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深度融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譬如,已经投用的“中国—东盟‘商贸通’数字平台”实现边民互市当天交易、当天通关,正助力广西形成中国—东盟特色商品电商交易枢纽、中国—东盟跨境金融结算枢纽和中国—东盟跨境物流国际枢纽;基于eSIM和4G/5G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跨国跨区域物联网智能公共服务平台”,为国内及东盟国家在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方面提供“云指挥”;由中国医疗机构担纲的“中国—东盟远程医疗中心”面向印尼等国患者开展远程会诊,为东盟国家的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从在线零售到5G通讯再到远程医疗,数字化业务正越来越多地在东盟国家商业和社交生活等领域涌现,电子商务、线上外卖配送等使用量激增。
“网络无国界,各国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对此,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菘指出,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网信领域合作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携手维护网络空间和平稳定、构建网络空间良好秩序,成为时下必要的话题。
近几年,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拓展正在按下“快进键”。会上,东盟各国相关负责人都谈到AI风口,认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行业各领域,将成为全球合作发展的新蓝海。
在“高端对话”环节,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永涛、荣耀终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智煜等分别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角度进行对话,分享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经验,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大家不约而同谈到了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应加强与东盟的合作与对话。
会上,专家亦强调,发展数字经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除了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实现“硬联通”之外,培养相关人才也至关重要。
面向未来,“数字丝绸之路”充满无限可能。比如,专家们指出,跨境电商模式会发展得特别快,在数字新基建、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供应链等诸多领域都大有作为。
对此,蔡丽新表示:“我们将打造面向东盟数字产品基地,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积极推广北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培育好机器人、跨境直播、跨境影视和游戏、跨境电商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