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达建设成为大型综合性建设企业集团的秘诀
科技赋能企业 育英反哺社会
孙诺亚
“浙商九成苦出身,十之八九是农民。”对于台州草根出身的“十六根扁担”来说,确实如此。
51年前,16位小学毕业的兄弟,一肩一铲挑着沙泥土造桥铺路,最终打造出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腾达建设集团保持年均近2亿元研发总值投入。截至去年底,累计拥有发明专利授权2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65项、软件著作权4项、国家级工法3项、省级工法63项、主编国家标准1项、参编团体标准12项、省及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95%的知识产权成功实现技术转化。
蜕变从何而来?
“科技创新和合规化发展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构筑企业护城河的信念。”董事长叶丽君眼神笃定。受到父辈从零开始做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掌舵人的言传身教,她前后用了17年悟出并践行这句话。在成为集团掌门人之前,她毕业于国内名校,接受海外教育,从脱下长衫到戴上安全帽,已走过一段长路:杭州公司办公室、市场部、公司总经理。她是腾达人的一个缩影。
见天地
科技创新与技术赋能
杭州,11月,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破门仪式紧锣密鼓地启动了。
作为梅灵南路至浙大之江校区段的承建方,项目采用中铁装备和腾达建设集团联合打造、自主研制的15米级超大直径水泥平衡盾构机“之江号”。今年5月,在台州民营经济展示中心,“之江号”缩小版模型已受到多方关注。
该设备基于项目路段复杂的地质特点,通过优化刀盘内圈开口率,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泥岩地层刀盘结泥饼等多项技术难题,达到了750米转弯能力,取得了最高月掘进124环(248米)的施工纪录。在杭州市范围内,该项目也是首次采用“泥浆全干化处理”工艺,实现了泥浆“零排放”以及对渣土资源的再利用。腾达建设集团则是国内首家使用15米级超大直径水泥平衡盾构机的民营企业。
浪潮从未止息,观潮者众,弄潮者少。
回顾腾达建设集团的发展史,这句概括并不为过:始终跟随党和国家的号召,踩着时代的浪尖,为争取国内乃至世界工程建设细分领域的技术话语权不懈奋斗。
如,《软土条形深基坑变形的施工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条形基坑施工过程的主动控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世界首例跨越既有运营高架线路的长周期、超近距离预制节段悬臂拼装桥梁施工完成。
“建筑行业的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往实里做,而不只是纸面推演。”董事长叶丽君补充。在浪潮中探索创新,在静水深流时为行业育英。
去年,省级企业研究院通过省科技厅认定,目前建有科学实验室与工程实验室两大实验室,其中,自主研发的复合土压盾构施工实验系统、泥水盾构施工实验系统等多个系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行业有言,随着未来智能建造等领域科技含量的提升,工程建造从传统的“产品交付建造”向“服务型建造与运营”的转变将进一步提速。
2020年,由腾达建设集团承建的莫干山路提升改造项目开启了杭州市全预制装配式市政工程项目的先河。由此,结构化快速施工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据悉,腾达建设集团已经开启自主研发装配式工地。
立足眼前,企业的重心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着眼长远,关键在于集聚创新资源,唤醒下一代用技术的翅膀,让想象力与行动力带领行业飞向下一个高点。
当工程领域已达到华东地区先列,腾达建设集团立足浙江,接轨上海,开启了产学研合作。截至目前,已经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台州学院展开校企合作。
交棒,重要的是“人”。2002年,腾达建设集团名誉董事长叶林富提出并带领腾达建设进入资本市场,由此,腾达建设成为省内首家自然人发起设立的上市公司。作为企二代,叶丽君无疑也是创二代。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她已开始带队筹划向印度尼西亚等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进行多层次智力合作。
见众生
团队建设与社会责任
“机遇”——这是时代的红利,也是“十六根扁担”对企业能从泥泞乡道上快速起步的一致认识。站远一点看,这是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的一个鲜活例证。
过去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处理废弃浆的常规做法是船运至定点外弃。废弃泥浆作为无法短期消除的环境污染物,一度是行业“顽疾”。
没有“船”和“码头”怎么办?抛开行业惯性,腾达建设集团出于保护周边水源环境的考量,舍弃废弃泥浆直排方式。集团轨道公司大盾构负责人表示:“在施工领域久了,观察和经验让我发现了已有成熟的施工设备能把泥水混合物转变成泥饼,实现环保处理。”“全干化零排放零污染”的废弃浆处理方法是之江路项目的技术创新点之一。
由于盾构机一旦启动就需保持24小时作业,以该负责人为首的管理团队及班组成员共100多人两班倒值守在一线。
诠释腾达人敬畏自然的工匠精神,以及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胆剑精神的,不止他一位。
1994年,如今的集团杭州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通过入职面试。从踏出大学校门到奔走在各大招投标现场,脚步在轻快和沉重间切换,最终沉淀为眼前的谦和与稳重。
“白天在工地,晚上睡工棚”。他亲眼看见集团创始人叶洋友、叶小根为代表的“十六根扁担”日夜奋进的工作模式,切身体会了腾达人血液里流淌的韧劲。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同时期市政人抢时机、抓实干的写照。
此前,腾达建设集团临时接下原工程负责团队的担子,顶住上亿元垫资压力,顺利交付萧山同城高架快速路工程。这是他与团队对“诚信为本、客户第一”企业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回忆自己作为一名“老”腾达人,他有幸经历集团的两次重要转型:2008年承担杭州市首个地铁工程项目,进军地下非开挖领域;2018年作为全国首家使用15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施工的民企,承接杭州之江路项目。“履约担当”,这个词从他口中反复出现了不下5次——
市政工程属于国家公投项目,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百姓日常出行的便利性。“在没有此类项目经验的情况下,政府之所以一次次放心委托,一是我们想客户所想,二是我们‘优中加优’。”他朴实地说。
杭州,“温暖善城”是一道亮丽风景,其中“春风行动”是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落”的承诺。自2006年结缘行动,17年间,腾达建设集团已帮扶群众2000多户。去年,秉持“社会各界送温暖、困难群众沐春风”的宗旨, 集团冠名“春风行动 春风助农”活动,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低收入农户家庭帮扶救助;2017年,在市工商联组织开展的“育禾行动”活动中,结对资助山区困难学生,为桐庐县合村乡后溪村困难儿童捐款捐物,并建立长期互访机制;2022年至今,在市政府举办的建德市大洋镇“联乡结村”帮扶活动中提供帮扶资金43万元。
特殊时期,腾达人把专业转化成了抢救生命的效率:2008年汶川大地震,腾达建设集团抽调精兵强将进川支援,28天内完成521套安置房建设,被浙江省援建指挥部授予“抗震救灾一等功”;近几年,集团员工多次献血,总量达20000余毫升。
解答共同富裕这道题,重担在乡村。让爱从城市出发,腾达人又来到村镇。
腾达建设集团多次组织大型送医下乡义诊,邀请省级名医专家60余位走入各市县,在家门口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不止于此,在万企兴万村活动中,集团董事长叶丽君参与村两委会议,为村镇发展献计献策。
“致富思源、反哺社会”的企业理念一次次落在实际行动中。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终归不是印刷出来的,而是这群人脚下走出来的、眼神里闪烁着的。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发展也并非总在风高浪急时。热潮会褪去,而涛声依旧。
(图片由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