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文章导航

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五周年,经验从试点走向全国

温州赋能民营经济新飞跃

  民企活,则经济活。如何有效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国各地都在探路闯关。

  温州作为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总是更早遭遇成长的烦恼,也先全国一步开始探索突围。早在2018年8月,温州获批创建全国唯一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的经验,先后由全国工商联、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

  五年创建,温州这片“两个健康”试验田,在答好壮大民营经济这道题的过程中,结出了哪些成果,立下了哪些新目标,又为全国试出了哪些经验?

“试验田”里长什么

  在2018年先行区创建批复文件上,温州的创建目标是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营商环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创形成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发扬相共振的全新局面。

  转眼五年过去,温州先后建成了世界温州人家园、新时代“两个健康”法治研究中心,设立“民营企业家节”,首创“两个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实施全国首部“两个健康”地方性法规,并推动50项制度、75项引领性改革措施在全国全省推广。今年以来,温州深化“两个健康”集成改革,全域推进“两个健康”示范县建设:完善“六位一体”助企服务体系,打好“利企安企暖企”组合拳,制定195条任务清单,继续打造出一批具有温州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中,温州从2019年全国城市(不含直辖市)排名第27位,升至2021年、2022年第2位。与此同时,温州的经营主体总量从创建前的96万户逆势增长至139万户,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增长4倍,上市企业达58家,较创建前实现翻番。

  这意味着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温州作为全国首片“试验田”培育出了有利于民企发展的厚土,培植出了生命力顽强的民企新苗,构建起了适应企业成长的梯队生态,效果显著。

  从民营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来看,实现从常态增长到全面发展的总体跃升——

  五年来,温州地区生产总值从6006亿元提升至突破8000亿元,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城市30强,民营经济增加值等20多项重要指标领先全省、优于全国。温州民营企业发展转型跨越,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高能发展的全面升级。

  从民营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来看,实现从创富先锋到致富带头中坚的群体转变——

  设立温州民营经济研修院,开设全国首个亲清政商云学堂,开展“青蓝接力”培养行动,建立“创二代”研、学、行、训制度,培育“章华妹式”大众创业者。这些创业力量,成为在永嘉、平阳、瑞安等地实施的“百会千企兴百村”行动中的“致富带头人”,7781名企业家投资了126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发起成立600余家慈善基金,帮扶人数超过30万人。

“试验田”的下个目标

  作为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的见证者,见证了创建初始大批首创性举措喷涌而出的阶段,也见证了首创评价指标体系和“两个健康”地方性法规等成果的诞生,而今创建瞄准了民营经济发展中久攻难下的共性问题。实实在在“啃下硬骨头”成了新目标。

  例如,针对广大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温州开展民企“融资畅通工程”,开发全国首个“金融大脑”,落地全国首个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创新实施“无还本续贷”“科创指数贷”和“两个健康”积分贷等措施,让企业凭“实力”得资金。

  又如,针对企业从投资到投产面临的手续复杂、周期长等问题,温州持续优化民企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政策“工具箱”,率全国之先推出涉企鉴定评估“最多评一次”、跨境为侨服务“全球通”、惠企政策“直通车”等,营造最优服务政策生态。同时,推行企业投资促产“一件事”改革,实现了企业“拿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竣工即领证”。

  这些创建新举措,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由温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并亲自推动,将“试验田”里发现的问题,用能够系统解决的方法实施改革。

  未来五年,温州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新设想,包括实施高站位政治引领、高质量发展引领、高起点发展环境引领、高素质队伍引领、高成效共富引领等五大工程。

  这其中,有对中央31条意见、浙江省民营经济32条的承接落地。例如,在提升民营企业家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方面,提出在稳定优秀民营企业家作为“两代表一委员”比例的基础上,探索开展依法推荐民营企业家担任人民陪审员、特约检察员、特约监察员等工作。在优化民间投资方面,提出加快形成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重大项目、产业项目和特许经营项目等三类项目清单,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城市老旧资源。

  也有发挥温州特色优势的投石问路。例如,在提高民企直接融资比例方面,发挥温州民间资本丰厚的优势,探索设立温商产业发展基金,拓宽优质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通道;探索民营企业参与组建保险公司、设立地方法人证券公司渠道。例如,在鼓励民企引育海内外优秀人才方面,依托全球温商网络优势,实施全球温商“创二代”培育和战略企业家“归巢”行动计划,搭建国(境)内外新生代创业者交流合作平台,出台海外留学人才归国创新创业激励政策,促进温商“创二代”和战略企业家技术、项目、产业回归。

  更有瞄准民企发展问题的对症下药。针对民营企业中占比最大的小微企业发展需求,率先提出打造中小微企业友好城市,通过土地优配,年均新增工业用地(用海)1.5万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万亩,实现全市小微企业园数字化园区建设全覆盖。为中小微企业定期举办惠企“直通车”专场,邀请他们参与“体验师”“走流程”活动,实时提高政务服务的快捷性和效率性。

  新一轮五年建设,温州将锚定再创新时代“温州新模式”的目标:民营经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明显改善,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值均突破万亿元,专精特新发展特色更加突出,营商环境各项量化指标稳居国内领先水平,“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基本建成全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先行先试出什么

  从温州这片“试验田”里长成的果实,能否播撒在更宽阔的田地里,结出硕果?

  站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新一轮改革起点之上,温州又一次集聚了全国的目光:2022年8月2日,经全国工商联审议并报中央统战部批准,在全国12个市(区)试点推广温州创建经验。8月30日,浙江省促进“两个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在浙江全域推广温州创建经验。

  推广一年有余,藤蔓般延展开来的试验新举措、新效果遍布了省内外。

  在江苏常州,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受温州“青蓝接力”启发,开展了常州“薪火相承创新创业”行动计划,让“薪火导师团”成了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创业指导师。

  在河南鹤壁,我国最早发现并开采煤炭资源的地方,温州的“世界温州人家园”成为其打造“四级家园”的灵感,构建起了全领域、全流程、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体系。

  在陕西宝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从温州惠企政策“直通车”演变,推出了宝鸡市民营企业智慧服务平台,顺利搭建起惠企纾困政策推送的“直通车”……

  在小范围、小规模先行试点,“试验田”里长出了不少可复制推广的金果子。然而,除了能够实现一招多效、一举多得,温州的这片“试验田”还着实试出了不少惊喜。

  试出更多补缺需求。针对涉企政策制定,温州邀请民营企业家参与,这项从创建工作一开始就推出的全国首个关于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地方规范性文件,成了此后问需企业、政策精准的重要窗口。“只有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近了,才能了解他们期盼的好用管用政策是什么样的。”一位多次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干部说。例如,温州的“六位一体”服务体系,最初是服务范围只有以规上企业为主的“万名干部进万企”行动,此后扩面增设了面向所有企业的“96666”助企热线。考虑到收集问题归口过多,又搭建了“帮企云”数字平台。而后为了让更多小微企业能就近获得增值式服务,温州又设立了覆盖工业重镇的企业服务中心等。

  试出投石问路的坚定决心。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少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创建地大胆发扬探索精神,放开步子、敢于探索,推进改革行稳致远。比如,温州提出让企业“不找书记亮数据、不找市长看市场”的口号,通过对企业实力和投资项目的计分排名,按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供地,以“数据得地”改革,大大推动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进程。

  试出敢创造敢担当的干事态度。在新一轮五年行动中,提升干部创造性执行能力被单列出来,成为干部的必备新能力。其中明确健全促进干部在服务企业方面创造性执行的正、负双向激励约束机制,例如:在行政审批、政府监管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建立干部帮企创造性执行“负面清单”,为干部创造性执行“松绑”;建立创造性执行的绩效激励机制,对为企服务“真正有创造力的执行者”进行绩效激励,引导干部大力发扬“马上就办”的精神。实际上,在五年创建中,正是因为干部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落地过程中多做“价值判断”,增强服务意识,强执行快落实,才有了一大批首创又实用的政策推出。

  期待民营经济这匹发展的骏马,在“试验田”造就的愈发宽广的天地里加速奔腾。

  (本版图片由温州市“两个健康”办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温州赋能民营经济新飞跃 2023-11-02 浙江日报2023-11-0200005;浙江日报2023-11-0200009;浙江日报2023-11-0200014;浙江日报2023-11-0200011;浙江日报2023-11-0200023 2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