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花钱买“满意”,荒唐!

  近日,网传山东省邹平市焦桥镇孙庄村一干部在微信群中通知村民,接到满意度调查电话后,立即接听并回答“非常满意”的,凭通话记录截图和通话录音,可以领取200元左右的奖品。10月29日,焦桥镇就此发布情况通报称,已责令该村立即整改,对相关负责人通报批评。

  不在平时工作中好好下功夫,却公然把民意调查搞成“花钱买满意”,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背后暴露的是某些基层干部扭曲的政绩观。这样的事,荒唐、丑陋!这样的弄虚作假,买不来真实的民意,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类似干扰满意度调查的事件并非孤例:2021年12月,安徽涡阳一社区干部在微信群中发布通知,要求村组干部引导群众在安全度满意度电话调查中作出“满意”等正面回答,凭电话录音可获得100元到300元奖励;就在上个月,广西梧州邀请市民参与工作绩效考评时,群发短信让群众回答“满意”……

  不管是提前预告“花钱买满意”,还是直接要求回答“满意”,都是在屏蔽群众真实的声音,架空民意调查的意义。而民意调查一旦脱离实际,就成了赤裸裸的形式主义,不仅起不到应有作用,还将对下一步的政策和决策制定带来误导,危害甚大。

  把民意调查当成自己的“政绩单”,不能正视“差评”,暴露出一些基层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还没开始测评,就使出“好评返现”的招数“贿赂”群众,可见这些干部对自己平时的工作没有信心。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如果日常工作做得好,怎么会担心群众没有好评?有的干部平时不好好服务群众,或拿不准群众的心思,临到调查或考核时,才想起来给群众一点“蝇头小利”求好评,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这种“花钱买满意”、强行求“好评”的行为,也是一种“民意绑架”,很容易招致群众反感。就算调查结果表面上变得“好看”了,也会让自身形象在群众心中变得“难看”。

  刹住干扰民意调查公然造假的不良之风,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明确的监督、处理机制,从制度上强化对造假者的惩处,促其保持对真实性的敬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浙江等地考察时,一再叮嘱广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各级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

  群众满意度和好口碑,从来不是花钱能买来、强制要求能得来的,靠的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只有真正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把功夫下在日常,把平时的工作做实做好做到位,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反馈,进一步找准工作聚焦,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收获群众的满意。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花钱买“满意”,荒唐! 2023-11-01 26412297 2 2023年11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