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杭州亚残运会特别报道

选择转身,迎来星辰大海

——亚残运会赛场上三位女性运动员的拼搏故事

  幼年患病、先天残疾、少时意外,为突破自我走上体育道路……在杭州亚残运会赛场的混采区,时常有运动员笑着讲起自己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绪,仿佛是在谈论别人的人生。

  我们发现,残疾人走上体育这条道路,总会经历某些需要转身的重要时刻,他们向命运挥拳,一路厮杀向前,自强不息,拼搏不止,告诉全世界“我们都一样”。

  从仓库管理员到赛艇运动员、从游泳首金得主变为皮划艇运动员、从健全的跆拳道运动员到坐着轮椅射箭,这是3位亚残运会女性运动员的故事。经历过希望与失望,也感受过不甘与创伤,她们在人生的某个重要节点不约而同选择转身,迎来生命中更加宽阔的星辰大海。

  找到人生新的出口

  “我相信我可以”

  11分35秒33,41岁的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赛艇运动员王丽丽(肢残)拿下了人生第一枚亚残运会金牌,实现了13年体育生涯的梦想:在赛场上奏响国歌。

  赛后混采区,轮椅上的王丽丽称自己已经快成为中国残疾人赛艇队里“最老的人”了。但她还没打算退役,“明年巴黎、后年全运会……”她还有许多未完成的使命。

  28岁前,王丽丽没想过此生会与体育结缘。出生于东阳的她,10个月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与轮椅相伴的漫漫长日,让她从小就不喜欢运动,“一只腿无力,一只腿残疾,即使想跑也跑不了。”因此,在第一次接到东阳市残联邀请她参加坐式排球比赛时,她一口拒绝。

  当时,王丽丽在东阳一家企业当仓库管理员。虽有不甘,但她找不到更好的出口,也曾一度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安安稳稳过下去了。

  夺金后,王丽丽掏出手机第一个联系的人是韦青——那位她至今感激的东阳市残联工作人员。当年韦青找到她时,没有被她的拒绝“劝退”,反倒是宽慰她:“试试吧,我们教你。”

  王丽丽选择了“转身”,出乎意料地收获了诸多成绩——训练不到30天,她就在金华市残运会坐式排球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只在公园摆摊处打过气球的她又被推上了金华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一举拿下女子气手枪30×10立姿、女子卧姿气手枪两项冠军。王丽丽顿感人生豁然开朗,“原来28岁的我,还可以!”

  恰逢浙江组建赛艇队,由于表现出色,王丽丽的运动潜力和天赋被浙江赛艇队教练看中。这一次“转身”,即便是个怕水的“旱鸭子”,王丽丽也没多犹豫。她加入省赛艇队集训,在千岛湖进行系统性的水上训练。

  13年的时间证明,王丽丽真的可以。她陆续在多个国内国际大赛中获奖,2016年还参加了里约残奥会,获得女子单人1000米赛艇亚军。

  如今,一块家门口的金牌,给她的杭州亚残运会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回家陪几天家人,就回千岛湖继续训练。”来杭州之前,王丽丽已经拿到了巴黎残奥会的入场券。

  我们相信,她可以。

  放下首金重新出发

  “皮划艇给予我更多可能”

  “4分56秒91!蔡余庆燕打破了自己创造的亚洲纪录,夺得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中国队首金!”

  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皮划艇运动员蔡余庆燕(肢残)至今还能记起当时场馆里响起的广播声,这无疑是她最高光的时刻。那时的她只有15岁,在女子400米自由泳S9级决赛中夺冠。

  蔡余庆燕说,她出生在丽水的吾古村,上学要走5公里的路,她格外珍惜每一次向外远眺的机会,所以成为运动员后,她觉得自己必须要游出成绩,回报父母。

  或许是因为早早展现出的游泳天赋,蔡余庆燕一直在游泳这个项目上顺风顺水。但在享受过鲜花和掌声后,她遇到了瓶颈期,无论怎么游,都无法更进一步。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没有拿到奖牌,对她而言是一次严重的打击,那时的她从未困囿于身体上的残缺,“但因为迟迟无法突破而陷入自我怀疑中无法自拔。”蔡余庆燕回忆。

  对于10岁就开始训练成长的蔡余庆燕而言,成绩就是生活的全部,当这个支柱一旦被抽走,她觉得自己就像浮萍一样失去了根,在无数个深夜哭湿了枕头。

  2015年,恰逢浙江省残疾人皮划艇队开始组建,面对教练伸过来的橄榄枝,蔡余庆燕下决心重启自己的运动生涯。“其实我也入选了游泳冬训的名单,但我想既然决定转身,就转个彻底,反正我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蔡余庆燕自己也没想到,反而是这次重启,让她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认识了一群有趣的队友,结识了自己的老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她的生活从比赛这一条单车道开始拓宽。她开始慢慢享受皮划艇这个项目本身,放下了得失心,反而取得了成绩:在杭州亚残运会上夺得皮划艇女子KL3级的铜牌。

  “其实像我这样从一个项目转型到完全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有很多。”蔡余庆燕说,残疾人运动员往往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为了自己能够留在赛场,哪怕30多岁都会有人选择从头开始,这就是体育竞技的魅力。”

  10月23日,当队友谢毛三夺得杭州亚残运会中国队首金时,蔡余庆燕仿佛看到了13年前的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不过这一次她的笑容定格在因风吹日晒训练而变得黝黑的脸上,“我还可以继续做运动员,做很久很久。”

  接受自己从头再来

  “两年,我重新‘站’了起来”

  “10环!”10月26日,在女子反曲弓双人团体公开级金牌赛的现场,伊朗残疾人射箭运动员扎赫拉·内马蒂连续射出两个10环,最终夺冠。在场边观赛的伊朗残奥委会主席加富尔·卡雷加里说:“我们是特意来看她比赛的,她是整个伊朗的骄傲!”。

  今年38岁的扎赫拉背后,依然是一个关于“转身”的故事。

  “对于一名跆拳道运动员来说,失去双腿就像钢琴家失去了手臂。”扎赫拉·内马蒂曾无数次说起这句话,她是唯一一位同时参加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运动员,也曾是首位坐着轮椅入场的奥运会开幕式旗手。

  16岁被选入伊朗跆拳道国家队,扎着黑带的扎赫拉踢出的横踢能在空中划出一条漂亮的曲线,那时她最大的梦想是去参加奥运会,拿金牌。但这个梦想随着18岁的一场车祸戛然而止,扎赫拉的双腿再也无法站起。

  从那场车祸到再次决定成为运动员,扎赫拉用了两年。关于这两年发生的故事,扎赫拉鲜少提起,但不难想象,一个怀揣着奥运梦的女孩面临着身体和事业的双重破碎,慢慢接受坐在轮椅上的自己,是一件多难的事。

  选择射箭,是因为扎赫拉发现,她可以和健全人同台竞技。练习了6个月,扎赫拉第一次在伊朗的全国锦标赛中和健全人比赛,就拿了第三名。

  在那之后,扎赫拉坐着轮椅,冲进了健全人和残疾人的两个赛场。“能够参加奥运会,对我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奖牌本身。”扎赫拉说。

  她认识了同样因意外残疾的射箭运动员男友,并和他在伦敦残奥会上订婚;她开始筹备许多慈善项目,帮助和她一样深陷残疾或是贫困的伊朗女性,成为了无数伊朗人的骄傲和榜样。

  “她是一个非常乐观的运动员。”加富尔说,之所以在38岁的年龄还执着于同时参加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是因为扎赫拉早已成为了一种不屈精神的象征,只要她坚持出现在健全人的赛场上,就是在向世界传递一种信息——残疾不是一种限制,我们都一样。

  赛后的采访中,扎赫拉讲起了她的夺冠秘诀,那就是永远把注意力放到下一支箭上——“一旦你射出了这支箭,你就不能再想它了,专注于下一支箭就好。”

  “射箭如此,生活亦如此。”扎赫拉说。


浙江日报 杭州亚残运会特别报道 00006 选择转身,迎来星辰大海 2023-10-29 26401330 2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