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氛围组”成员、制作人邵哲峰:
体育连接文化
我们搭建桥梁
本报记者 林晓晖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的上空,闪光的组合动能球随着音乐渐进错落起伏,万千光束汇聚成一片璀璨星空……亚运会竞技体操比赛开场的这一幕,留存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到过现场的观众形容,就像看了一场震撼的灯光秀,也因此记住了这一批最懂“拿捏”人心的“官方氛围组”。
“官方氛围组”有个学名,即体育展示团队,杭州战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哲峰就是其中一员,他所在的团队承担了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温州体育场馆群以及杭州体育馆等7个场馆的体育展示工作。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作为办赛情况最复杂、比赛时间最长、产生金牌最多的场馆之一,也因为热烈的赛场氛围频频出圈。邵哲峰告诉记者,这是200多人的团队筹备了一年多的成果。
“一首看似即兴的歌曲,实际上都有体育展示团队的精细考量。”作为制作人之一,邵哲峰肩负着7个场馆的创意策划和各项统筹工作。“选择每一首歌曲,我们都会根据赛事项目本身、运动员、不同场馆的特点策划准备。”邵哲峰举例,观赏性强的打分类项目,比如体操,就会选取相对柔和的音乐;而对抗比较激烈的项目,比如拳击和足球,则会采用比较激烈的摇滚乐激发现场观众的热情。反复挑选、再加上团队的自主创作,最后形成了一个包含5000多首背景音乐的曲库。
这样庞大的工作量和制作压力都是难以言喻的,但作为体育迷的邵哲峰甘之如饴。之前当过记者、编辑、电视台的编导、导演还有电台的主播,甚至当过足球评论员,他几乎把媒体的工作都体验了一遍。回顾自己的职业道路,邵哲峰觉得,虽然和体育展示没有直接相关,但是冥冥之中似乎都在互相走近。“体育展示,一头连着体育运动,一头连着文化传播。”邵哲峰形容自己的跨界,就像在两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体育展示工作在国内首次呈现通常追溯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时,国内的体育展示水平已经全面向国际看齐。随着大型赛事增多,代表比赛形象的体育展示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次背景音乐强势出圈,让邵哲峰深受鼓舞。在他和经历过“双奥”的同事看来,背景音乐是体育展示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和灯光、色彩、视频、播报等组成了一个体育展示系统。“既要展示竞赛的内容,又要展示主办城市的文化,这是一个需要整体统筹的综合性工程。”邵哲峰说,每一个环节背后,都有团队精益求精的努力。
为了制作介绍龙舟赛事的素材,整个团队跑了十多个地方观看当地各种形式的龙舟比赛,他们想从溯源的角度梳理本次亚运龙舟的文化脉络,在开场的视频介绍里帮助观众快速了解“前情提要”。邵哲峰还记得,大家在音视频素材创作过程中,多次登上龙舟亲身体验。“只有当你感受过自己的心跳和龙舟鼓点的同频振动,才能创作出属于这项运动的东西。”邵哲峰说,能打动我们自己的音乐,才能真正感染现场观众。
邵哲峰对于体育展示的专业、精细和广阔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执着。在他看来,一场体育展示,是一次情感互动的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中外文化交流的缩影。
邵哲峰谈到,在去年9月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团队就首次在全国比赛中使用了动态互动入场式,在大电影标准的开场片头、灯光秀以及全场所有视频终端的配合下,现场观众的观赛体验从视觉享受升级到了情感互动。
“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未来比拼的就是创意和人文。”邵哲峰告诉记者,在这届亚运会赛场上,团队已经开始尝试。或许有观众没有注意到,亚运会场馆在运动员出场介绍环节,播报运动员姓名时使用的都是其母语发音。“以往更多的是用英文,这次我们邀请每个队伍的领队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用母语念出运动员的名字,让他们感受到东道主最大的诚意与尊重。”
邵哲峰说,亚残运会结束后,自己和团队将继续前行,更精彩地讲述更多动人的体育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