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终身教育助力人的现代化
夏现伟 方伟军 编辑 李雅南 章忻
教育作为推动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对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关键意义。在教育现代化的多个领域中,高质量终身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地域特点和社会需求,不断改革与创新,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技术赋能,构建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特别是在线教育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打破了以往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空间桎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高度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通过数字化的引领,我们可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构建一个更为灵活、开放且融合的教育体系。这样的体系不仅涵盖学校教育,也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终身学习网络。它旨在连接各个教育层次和领域,能满足社会不同个体丰富的学习需求。构建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打造高便捷性、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数字服务环境,为各类继续教育的教与学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资源服务体系,如依托各级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学校、职工大学等创建新的终身教育体系运作模式,整合社区、城乡、企业的集成化教育资源,不断更新现有知识体系,为全体公民的终身学习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跨越学科和领域的界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全面成长,而且更符合社会和产业的发展动态。
加强制度建设,依法保障终身受教育权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该组织第41届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其中明确提出“受教育权必须继续成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基础,并必须加以扩大,包括终身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把终身受教育权视为构建新的社会契约的基本原则之一。终身学习不仅是一个教育目标,也应成为每个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益,这与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导向的中国式现代化相吻合。要使学习权成为伴随公民终身的一项基本权利,需要国家公权力予以保障。一方面,国家可以在立法层面为终身教育注入动力,制定一部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或终身学习法,这是推动终身教育理念普及及政策推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目标的保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为这一领域创造稳固的法治环境,确保终身教育的普及,为其长期、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另一方面,建议明确终身教育的经费投入机制。国家可在财政预算中给予重视,同时鼓励社会多方面资金的参与。鼓励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成为终身教育的共同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共同助力终身教育事业走向繁荣。
培育终身学习文化,推动终身学习成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拥抱终身学习的文化》报告中提出“要在2050年前建成终身学习型社会”的美好愿景。该愿景的实现离不开终身学习文化的形塑。为此,必须推动终身学习真正内化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加强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强调终身学习并非仅限于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它不应仅被视为“功利性”“补偿性”的载体工具,而应被理解为新的生活哲学与态度。通过宣传终身学习的理念,推动每个人主动投身于学习,并将其视为生活的必然部分。此外,政府可通过举办各种学习活动,为公众提供了解和体验终身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知,并刺激他们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在工作场所推广终身学习。将职场学习理解为终身学习文化的重要部分,可使学习者更有意愿参与学习,其目标是通过学习适应职业需要,帮助学员提升职场竞争力。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和学习机会,或以发放资金、提供学习假等措施支持职场学习,驱动员工持续追求个人成长和进步。
深化国际互动,为全球终身教育现代化提供有益经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终身学习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推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政策,也是探讨技术快速变革背景下技能与就业不可逃避的话题,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面对的议题。一方面,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深入研究借鉴相关国家在终身教育政策制定、制度框架、资源配置以及数字创新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但此过程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复制国外的做法,而是要扎根本土文化传统,立足本土教育实践,注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国特色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治理体系。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我国终身教育在全球的能见度,展现中国在终身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这不仅可以为我国终身教育的永续发展带来新的动能,同时也为全球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推动全球终身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作者单位: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