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版

试点“稻虾共生” 推广综合养殖

马可远 崔涵璐

  9月下旬,微风吹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位于新昌县回山镇新洋村浙禾农业的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往水稻田里投放澳洲蓝龙虾,小虾苗一入新“家”便游进水底,这是新昌县首批落户养殖的澳洲蓝龙虾。

  浙禾农业负责人杨旭明一直在回山镇从事中药材、水稻、水果等领域的现代农业种植,是当地有名的农业经济带头人。杨旭明告诉说,当前的稻虾产业虽然成熟稳定,但亩均效益不高,经济价值难以再上新台阶。尤其是龙虾上市旺季,滞销或低价抛售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杨旭明多次深入各地龙虾基地考察学习,找到了“稻虾共生”的新方式——养殖蓝龙虾。

  蓝龙虾原产于澳洲,其出肉比例相比普通小龙虾高50%,可食用部分是普通小龙虾的2倍,目前市场价为每斤85元左右,亩均养殖利润近1万元,是普通小龙虾的3—4倍。蓝龙虾出塘后可以再种上晚稻。采用“稻虾连作”的模式培育蓝龙虾,用纯天然无污染的生物肥,种出来的水稻也更加绿色健康。

  为了确保养殖的顺利进行,回山镇政府大力支持杨旭明承包9亩水稻田进行试养,试点“稻虾共生”探索共富路径,试养成功后将以“水稻+蓝龙虾”的综合养殖模式在回山当地推广,进一步指导农户进行种养结合试验,不断完善农业内部循环链条,在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回山镇发展。

  近年来,回山镇深入挖掘新乡贤力量,通过新乡贤回归工程,“引”回在外新乡贤,凝聚新乡贤之心、汇聚新乡贤之智、集聚新乡贤之力,积极营造重贤亲贤创业环境,实施“新乡贤+”系列活动,创优营商环境。回山镇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督促各村从提升服务质效、土地流转、矛盾纠纷调解等入手,不仅让新乡贤回得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好。把新乡贤“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为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作出新贡献。

  营商环境优不优,干部作风是关键,回山镇还将重大项目监督与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同步推进,紧密跟踪项目建设情况,开展干部作风督查,以有力有效监督推动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试点“稻虾共生” 推广综合养殖 2023-10-14 浙江日报2023-10-1400011 2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