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农村交通治理驶上“快车道”

朱银燕 杜萌颖 张 菲

  近年来,诸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枫桥中队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的农村基层中队,立足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民意主导、主动勤务、协同共治、源头管控”的乡镇交通综合治理新路径。该中队也因此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公安部集体一等功、浙江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

  优质服务走心

  提升群众满意度

  居住在乡村,要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优质公共服务并不容易。有一次,枫桥镇枫源村一位驾驶员向交警反映,“我每次去车管所办事都要在上班时间赶到城区,太不方便了”。时任枫桥交警中队中队长的徐国鑫听闻后,立即四处联络,在得到绍兴车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后,在枫源村设立了全省首个“村级车管所”。

  “出了交通事故后,群众往往比较焦急,有的会连续拨打电话催促,影响报警满意度。”现任中队长钟琦说,从2019年起,中队首创了“滴滴式”处警模式,报警人通过手机就能看到警力的实时定位、到达时间,有效缓解等待时的焦虑情绪。同时,中队将122名镇乡网格员全部吸收为交通基础网格员,辅助开展高峰执勤、路口劝导、交通宣传等,并联合保险公司对网格员实施计件奖励。“这样一来,凡是边远山区群众遇到轻微交通事故,村里的网格员就能代替交警,尽快赶到现场处理。”枫桥交警中队指导员周荣跃说。

  同时,枫桥交警还推行了宽严相济的执法手段,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顶格处罚,对轻微违法实行首违不罚、教育提醒。中队至今未发生一起有责信访投诉。

  数字靶向治理

  精准管控除隐患

  近年来,枫桥交警中队打造了“警斗云—远程执法系统”,使老民警足不出户就能远程与路面警力一起处置交通事故,盘活了警力资源,提升了交通治理能力。

  枫桥交警中队还自主研发了一批数字化管理平台,靶向治理交通难点。如“平安行”指数管控平台,精准管控重点人、车、路、企的风险隐患;“执法安全综合监管平台”能对每起行政、刑事案件进行全方位监管等,实现了中队勤务的文明与高效。

  枫桥交警中队共有8名党员,孵化了8支社会组织党支部,形成了志愿者联盟,并与126名网格员组合,积极开展乡村交通安全治理。今年8月夏季专项整治行动期间,中队接到指令要求查处一辆已达报废标准的大货车。民警立即联系相关组织开展协查,前后不到20分钟,就把这辆违法车辆查获了。

  为了压降重特大事故,枫桥交警中队组建了交通设施、安全宣教和警情压降三个专班,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00万余元,通过4年努力,消除风险隐患2万余处,建设绍大线中间隔离护栏、57公里省道和县乡道路照明路灯、43公里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防护栏。有效警情由2019年的日均20起下降到今年的日均8.8起,降幅达到56%。

  诸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枫桥中队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内涵,狠抓农村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致力打造“路上枫桥经验”金名片。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农村交通治理驶上“快车道” 2023-10-14 浙江日报2023-10-1400012 2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