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深做实“千万工程” 和美乡村奔向共富
永康运笔乡村 描绘实景
章陈波 沈 超
行走在秋日的永康乡村,金色田野与当地民居相互映衬,一派乡村“丰”景呈现在眼前。村村有好景,处处如画卷,随手一拍,都是令人心醉的美好瞬间。
这样的实景,是永康“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结果。20年来,永康市深入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奋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把“千万工程”实践经验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真招实招。
如今,永康的美丽乡村铺展出令人振奋的画卷:连续3年获评省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县市、连续5年获金华市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县市,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获得省政府正向激励……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永康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加速迈向振兴。
有颜有品 乡村风貌重塑
猪栏变咖啡馆、农房变民宿、厕所成“网红”、蘑菇屋变直播间……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今年,村里又弥漫起一股火热的创业氛围,村里30多幢房屋墙面焕然一新,为村庄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后,大陈村计划引入古法酿造酱油、豆制品等12个手工作坊,让新业态充实美丽乡村。
很难想象,大陈曾经是个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0万元的薄弱村。“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靠着村党支部带头、村民抱团,大陈村深耕乡村旅游业,演绎了从环境脏乱差到村庄美如画,从“大乱”到“大治”再到“大兴”的过程。去年,大陈村接待旅游人次达60多万,全村80%以上农户从事民宿旅游及相关产业,经营总收入达2860多万元。
以“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永康市持续深化污水、垃圾、厕所、赤膊墙等“环境革命”,描绘天蓝、地净、水清的乡村图景。
从“默默无闻”到“全省样板”,永康市舟山镇端头村的垃圾源头减量化做法成效显著:以前平均3天运一次垃圾,通过垃圾分类、分拣,垃圾量大幅下降,现在平均24天运一次,每天只有25公斤左右。环境变好了,端头村开始思考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他们依托相邻的台门村石头文化、杨溪生态湿地、岩宕地质公园等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影视体验、婚纱摄影、蓝莓采摘等特色旅游。投资近千万元建设集餐饮、政务、商务、会议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塘湖山庄,并结合文化传统和垃圾分类金名片,打造塘湖书院和垃圾分类研学基地,构建由国学文化、农耕文化、垃圾分类科普等组成的亲子教育研学旅游平台,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立足典型示范引领村,永康市积极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优先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交通优势明显、特色比较突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作为美丽乡村示范点。截至目前,成功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镇8个、省级特色精品村30个、省级未来乡村2个、美丽城镇11个,全市美丽乡村达标村、示范村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37%。
业态崛起 乡村产业兴旺
唐先镇秀岩村是永康的网红村。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村里家家户户以红纸产业为生,不少村民一跃成为“万元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村庄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以“千万工程”为契机,村党委决心对村庄开展环境整治,三清四改、农田改造、公厕建设、道路硬化等,为村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2017年,秀岩村的“晓白楼”横空出世,它由中国美院设计团队操刀,以独特的风格和细节征服了众多游客;投资300多万元的文化礼堂新旧结合,在各类会议、团建活动带动村收入增加的同时,还丰富了百姓生活;2022年,乡村游新项目鹅大队乐园如同黑马跑在前列,让亲子旅游盛行……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秀岩村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更大范围的村民增收。
打造特色产业,秀岩村并非孤例。在江南街道山门头村,每周都能迎来大批游客,五彩瀑布、玻璃滑梯、飞天威亚等高空探险项目让游客大呼过瘾。
几年前,山门头村充分整合各项资源,成立山门头旅游开发公司,通过众筹、村民入股的方式募集建设资金,闯出一条股份制旅游发展之路。目前,投资1400多万元的岗谷岭景区已成为永康市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其中,“灯光+”模式衍生出水上龙灯、灯光秀、水上舞台表演等多个项目,为游客带来沉浸式夜游体验,撬动了夜经济。
为支持农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永康强化人才支撑,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等,就地孵化一批有知识、有本领、懂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大力培育新乡贤群体,充分发挥“乡贤+”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目前,永康已累计举办乡贤回乡座谈会1000多场、吸引投资约16亿元,捐助乡村振兴资金5000多万元。
永康还坚持把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作为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实施乡村运营市场化改革,鼓励引导村集体和农民将自有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富民项目建设中,发展民宿、餐饮等新业态,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共富共享 乡村服务更优
乡村变美,口袋变鼓,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永康市江南街道勤丰村68岁独居老人舒松元睡醒后的各项身体数据,由安装在床头的智能终端设备实时传送到永康智慧养老系统后台。在永康,通过智慧家庭养老床位等数字化平台,许多农村老人正在享受24小时“无感”照料服务。
永康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万余人,6成以上分布在农村,98%以上选择居家养老。人口居住分散,交通相对不便,养老服务成本高,农村老人如何获得优质居家养老服务?永康市用智慧手段来解决此困局。
针对农村低保、失能失智和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永康推出智慧家庭养老床位应用场景,在老人家中围绕“床”安装智能终端设备,收集的数据信息实时传送到永康智慧养老系统后台,老人的需求及时转派服务供应商,第一时间上门服务。截至目前,永康已为农村老人建床428张,服务超6000人次。前仓镇大陈村、芝英镇雅庄村等在“未来乡村”建设过程中,接入智慧养老系统,由集体经济负担基本套餐费用,让农村老人也和城里老人一样,享受“足不出户、康养到家”的贴心服务。
在通往共富共享的途中,永康走出了一条新路。
西城街道花川村经过10年努力,让原本地理位置偏僻、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子变了样。该村先后创办花川综合市场、花川建材市场、化工市场以及商贸购物中心,并通过商铺招租、业态互促、产业共融,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招引永康申通、中通、韵达三家公司进驻电商物流小镇,打造“三通一达”物流园和花川电商直播基地。立足直播基地,花川村打造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目前已与永康及周边县市的5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创业就业机会。
近年来,永康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五金产业集聚实际,坚持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加强资源整合,突出需求对接,成功打造来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电商直播式、农旅融合式、品牌带动式、产业赋能式等6类共富工坊 92 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848 人、低收入农户 302人,人均月增收2660元,有效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千万工程”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永康市主要负责人表示,随着“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永康将不断破译“美丽乡村”的蝶变密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谱写现代化乡村振兴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永康市农业农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