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造福世界

  10月10日,满载出口货物的X9010次中欧班列,驶出铁路义乌西站,奔赴中亚五国。据报道,截至当日,“义新欧”班列今年累计开行2031列,发送货物16.6万标箱,同比增长18%。统计显示,“义新欧”中欧班列已辐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达境外站点百余个。

  “义新欧”班列是新时代的“钢铁驼队”,但它的存在意义远超当年的“丝路驼队”。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开辟了亚欧大陆供应链的新通道,造福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民众,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通过电子屏幕实时了解商贸城运营及“义新欧”班列运行情况。“义新欧”班列始自义乌,这是浙江的荣耀,更显浙江的担当。

  近年来,浙江奋力推进“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具体来说,不断发挥平台优势、数字优势、浙商优势和通道优势等,助力“一带一路”共建走深走实。以发挥通道优势为例,宁波舟山港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连接着世界600多个港口,多年来为浙江、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共建提供支撑。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回顾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走过的历程,更觉“一带一路”倡议富有远见,引领时代潮流,造福世界人民。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

  如此之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并参与共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与正确义利观,坚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推动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从这个角度看,“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的因素日益增多,个别国家热衷于制造“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逆流,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都渴望和平与发展,希望实现合作共赢,盼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一带一路”共建走深走实,契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剂。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届时除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还将发表主旨演讲。可以确定,这个备受关注的论坛,将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探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凝聚行动共识。

  “一个理念,激活了两千多年的文明记忆;一个倡议,激发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梦想的热情。”人们有信心期待,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接下来,将有更多“义新欧”班列开往世界各地,“一带一路”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也将铺得更宽更远。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造福世界 2023-10-12 26334143 2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