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全域打造和美乡村大花园
于 山
秋风起,衢江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
在后溪镇上棠村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大闸蟹蠢蠢欲动;
在莲花镇现代农业园区,红心猕猴桃细嫩香甜正当时;
在周家乡上岗头村,一群年轻人利用村里的闲置房子,做起了小酒馆、自在小院、技艺传承馆等旅游业态;
从衢南的乌溪江库区,到衢北的千里岗,处处描绘着乡村美好生活的新图景。
今年是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衢江区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全域打造和美乡村大花园,创成特色精品村29个、示范乡镇11个,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和大花园建设示范县。
打造乡村诗画图景
今年年初,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未来乡村创建名单,衢江区云溪乡希望新村等4个村上榜。
生态宜居是和美乡村的底色,衢江区聚焦生态宜居,拓空间、增底色、赋颜值,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和美乡村,离不开村容村貌的提升。在芝溪畔,有一颗靓丽的明珠,那是莲花未来乡村。2016年以来,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深入,荷韵西山下、水韵五坦、古韵涧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相继建成,成为衢江区美丽乡村的示范典型。
近年来,衢江区常态整治提风貌,全面实施农房改造、庭院美化、管线序化、村道提升、农污治理等行动,常态化开展“最美最脏乡镇、村庄”评选,倒逼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累计改造农房5000余宗、创建美丽庭院4.2万余户、管线序化254公里、提升农村公路400余公里。
硬件提升了,软件也要跟上。距离衢州城区100多公里的衢江区岭洋乡白岩村通上了公交车,全程票价2元,极大方便了库区群众出行。衢江区还注重服务提质惠民生,积极推动城市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近三年来,衢江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学校35所,提升乡镇卫生院10家,实现乡镇幼儿园、助老三件事、客车“村村通”农村全覆盖,努力打造和美乡村“15分钟品质服务圈”。
在基层治理方面,衢江区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为主线,坚持党建统领,持续深化新时代“三民工程”,构建完善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的“三联”服务机制,创新“点兵点将”、“一刻钟领办”、重点事“日清日结”、“民情直通车”等机制,创成省级善治村64个、善治示范村72个,市级清廉村居示范村28个。
推动乡村经济增值
吟杨炯诗,逛初唐村,看汉服秀,览衢江风光……国庆中秋小长假,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里好戏连台、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当地以村企联建为主抓手,依托未来乡村建设,打造未来农业园区和共富工坊,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集体增收致富,实现村里宾客闹盈盈、群众喜盈盈、口袋满盈盈。
不仅仅是盈川村,衢江区全力做好“农业+”文章,完成乡村旅游投资19.7亿元,提升服务设施项目851个。今年1-9月全区乡村游人数达562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37亿元。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衢江区迭代升级“3+X”农业特色产业政策包,整合3年4.5亿元的区域协调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领域集聚,引进投资20亿元的现代设施数字渔业产业园、7000万元的“寿光模式”特色农产品、5000万元的“跑步鸡”等60多个富民产业项目,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5000余万元。
农业提质升级。衢江区深耕放心农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稻鱼共生等特色产业,“衢江山农”放心农产品直供G20峰会和北京冬奥会,多种农产品为杭州亚运会供货,衢州玉露茶纳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
激发乡村内生活力
群众增收致富,是乡村发展的根本,衢江区着力盘活乡村资源,聚力村庄经营,让乡村有人来、有事干、有钱赚。
整村经营模式是近年来衢江探索的特色做法,通过统一收储资源、统一规划开发、统一招商运营,推动山区农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破解乡村资源零散,变现难等问题,衢江区抢抓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机遇,探索农业“标准地”制度,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共富大搬迁等工作,加快农村碎片化、闲置化、低效化土地流转。在后溪镇泉井边村,6村万亩土地已经完成流转,由村集体带头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统一招商,带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百姓致富。每个村可收获土地租金100万元/年。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盘活闲置农房500余宗,整合闲置农用地1.3万余亩,新增土地规模流转1.8万亩。
目前全区共有20个村集体、1400多户农户参与“整村经营”,带动村集体增收7000多万元。如高家镇盈川村流转闲置农房102间、闲置土地300亩,通过市场化经营实现“闲房变民宿、闲人变管家、闲地变园区”,仅一年时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就翻了2番,户年均增收1.5万元。衢江区深入开展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试点,集中发展现代农业、精品民宿、全域旅游等,实现资源效益提升,带动农民“租金+股金+薪金”的多方位增收。
(图片由衢江区农业农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