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谋共富 描绘新画卷
“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这四类……”日前,柯城区信安街道侨联举办了一场“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主题活动,10余位侨眷侨属参与活动,共促环保事业发展,增进侨界群众与街道、社区沟通交流。
这是柯城区常态化开展为侨服务的一个缩影。为做好主城区侨务工作,柯城区委统战部先后成立了全省首个侨界空巢老人服务中心和衢州首个街道侨联,工作平台阵地虽经历数次搬迁,但是暖侨安侨护侨工作始终没有松懈。
为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基层侨务工作,柯城区委统战部积极推动为侨服务平台载体的迭代升级,组建侨界“红色精神”宣讲队、“侨学堂”讲师团、“侨之韵”艺术团、“医”心为侨医疗队、“侨小二”志愿服务队等5支服务队,为侨眷侨属搭建5分钟一键直达的生活、学习、医疗、文化等“四就近”生活圈。今年以来,已组织侨眷侨属举办歌唱、摄影、桥牌、理论宣讲、技能培训、健康医疗、社群活动、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90多场次。
除此之外,柯城区委统战部还积极推进数字赋能基层侨务工作,打造了“侨邻里”应用,积极创新暖侨工作机制。“侨邻里”应用上设置有“侨呼我应”功能,区委统战部把全区1081名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侨眷侨属分赋“红、黄、绿”三色标识,提供三色分层分类精细服务。该应用上线以来,已通过“点对点”“快响应”的模式,为200余名赋色为红色、黄色的侨界老人提供了上门送餐、清扫、问诊、理发等服务800余次,侨界老人满意率达98%。
“我们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侨眷侨属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发动他们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实现侨与社区‘双向奔赴’。”信安街道侨联工作人员表示。区委统战部通过常态化做好侨眷侨属组团入户走访,汇聚了63名素质好、热心社区事务、熟悉社情民意、有能力敢担当的侨界代表人士,发动他们成为兼职网格员,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今年3月以来,侨眷侨属代表人士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征迁、调解邻里矛盾,累计参与事务超过50件,结对服务侨界空巢老人83户。
关爱老幼 乡贤助力
凌彩英
近日,常山县芳村镇上猷阁幸福食堂获赠新乡贤徐平定向捐款2万元,为家乡养老服务发展尽绵薄之力,助力改善家乡民生福祉。
近年来,芳村镇一批批乡贤人士念乡情、感乡恩、办乡事,他们反哺家乡的行为营造了孝老爱幼、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风气,成就了一段段佳话。东岗村新乡贤段三根关爱关心老人,为本村老人送上水果,东岗村幸福食堂获赠定向捐款5万元;上猷阁村新乡贤陈平情系家乡教育,赞助29600元,开展助学活动,为准大学生提供助学帮助;修书村新乡贤占家建坚持多年为村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红包”……
捐出去的是一份心意,收回来的是一份希望。多年来,芳村镇新乡贤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家乡爱心公益活动,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通过关爱老幼、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等善行义举心系家乡、反哺家乡,用行动诠释责任,以担当书写奉献。
“三同工程”助力基层治理
王小俊
“非常感谢医师,让涛涛在手术后快速康复并顺利入学。”近日,在看到儿子蹦蹦跳跳地迈入校园后,衢江区廿里镇的郑师傅感激不已。
民进衢江总支主委蓝建芳介绍,涛涛患先天性心脏病,今年5月参加了由民进衢江总支、衢江区妇幼保健院组织的“天使的心跳·衢江站”浙江省儿童健康筛查公益活动,通过设立在衢江区妇保院的民进省级医卫专家工作基地医卫资源,顺利完成了手术,痊愈出院。该案例不仅是民进省级医卫专家服务基层十余载的一个缩影,也是衢江区委统战部指导民主党派发挥界别优势,开展同心社会服务活动的新实践。
据了解,自衢州市统一战线“三同工程”助力基层治理行动实施以来,衢江区委统战部积极探索民主党派组织、统战团体社会服务的新形式、新途径,整合全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力量,组建不同领域的“同心社会服务团”。“我们聚焦界别特色和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方法,指导打造‘一党派一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推动服务下沉、智慧下沉、资源下沉,将更具专业、更有温度的社会服务送到每一个被需要的角落。”衢江区委统战部负责人说。
各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既是调动民主党派成员积极性、增强民主党派自身凝聚力的过程,也是发现党外人才、锻炼党外人才的过程。近年来,衢江区委统战部把社会服务和党派优势作用发挥、基层组织建设、党外干部队伍培养等多方面相结合,在实践中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有效扩大社会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1032次,1780人次参与,受益人数2081人,解决问题951个。
下一步,衢江区委统战部将以同心社会服务团为抓手,通过“品牌化、专业化、项目化”,跨界别、跨党派整合资源,构建“协同共建、资源整合、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带动更多的统一战线成员下沉一线,开展建言献策、矛盾化解、社会服务等活动,整体推进现有各领域的“子”品牌,统筹做强“之江同心·同舟衢江”的“总”品牌,在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凝聚统战力量、发挥统战优势、彰显统战作为。
“三乡人”共筑民宿集聚梦
严 璐
流水潺潺,心韵悠悠,落花满庭,暗香盈袖。在江山市廿八都镇浔里村枫溪旁,一家别具风韵的民宿半隐在花木林深处,吸引游客纷纷打卡。
近年来,廿八都镇立足古镇提升与开发实际,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大力推进“三乡人”工程,通过吸引“归乡人”“新乡人”创业,培育“原乡人”兴业,不断塑造新业态,助力打造中高端民宿集聚区,一批中高端民宿纷纷落地“开花”,浔里村、兴墩村成功创建衢州市民宿集聚村,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升温。
去年来,廿八都镇紧扣以集镇中心为重点,以浮盖山、长寿兴墩景区为补充的民宿集群发展格局,梳理民宿资源点50多处,盘活老供销社等“沉睡资源”10余处。此外,同步更新挖掘民宿业主、新媒体经营者、非遗传承者等人才资源百余人,建立“三乡人”动态名录;推出一批适合“归乡人”“新乡人”特点、有资源优势的民宿项目,靶向招引,促进一批高端民宿落地运营。今年,全镇新建、在建民宿项目7个,投资额约1.5亿元。
围绕“具有历史文化记忆、重现当年繁华景象”民宿群目标,廿八都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创设了“五心讲堂(舒心民宿、放心饮食、欢心购物、养心环境、善心农家)”,邀请具备民宿运营、新媒体运营等才能的“新乡人”“归乡人”为“原乡人”讲授系列课程,鼓励带动“原乡人”民宿业主把文化元素融入空间打造、经营管理,通过“微改精提”,拓展煮酒论诗、书法拓印等“民宿+”体验,让一批民宿实现提升。目前,全镇共有省级银宿5家、市级精品民宿7家。
为有效推动民宿可持续发展,引导民宿集聚化、品牌化发展,廿八都镇还积极搭建乡贤交流平台,适时召集村党员干部、乡贤、民宿业主等代表开展协商议事活动,通过“精准施策+一站服务”,“一宿一策”帮助民宿协调解决证照办理等问题20余个,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民宿发展关乎古镇文旅发展,我们将持续为归乡、在乡、来乡创办民宿的乡贤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营造更加完善的配套环境,持续提振乡贤与家乡共谋发展、共同进步的信心。”廿八都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山海协作唱响田园牧歌
方争游
走进开化县华埠镇联盟村,村口两幢新建的产业用房格外引人注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燕介绍,这是安养安置就业服务中心和民族奔富产业园,1号楼整体出租,2号楼由强村公司与县供销社、杭州联众集团合作运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增收。
去年,绍兴市越城区援建开化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开展“之江同心山海通”共富行动,联盟村安养安置就业服务中心、龙太村村级综合用房列入示范点建设。“开化越城山海协作,为联盟村民族产业园建设雪中送炭。”陆燕感激地说。
距离产业园只有数百米的家思牧场,占地800亩,被打造成新西兰式观光生态牧场,养殖梅花鹿100多头,配备民宿、餐厅、垂钓鱼塘、跑马场、艺术空间、婚纱摄影等,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荣获“省级美丽牧场”称号。家思牧场总经理蒋清全介绍,租赁1号楼后,一楼作为家思牧场展厅,二楼为农产品加工用房,三楼为冷藏中心,四楼为电商直播平台,今年以来牧场新增就业20人。
以家思牧场为核心,新青阳、旭日、溪东、大郡、联盟等5个地域邻近村抱团成立了“田园牧歌”奔富联盟,打造出一条五村联动、总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的休闲康养旅游“网红打卡带”。600余亩“低小散”耕地通过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变成村集体增收基地,8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150余名村民参与农产品种植与销售。同时,一期4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建成,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20万元;二期实施2000千瓦的“林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增收80余万元。
在龙太村村级综合用房里,存放着刚收获的红高粱。“这栋房子帮助村里解决了粮食烘干储藏、油茶加工、来料加工等场所的问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村党支部书记童德茂说。龙太村利用山海协作项目补助资金建设村级综合用房项目,目前,工程主体已完工。“下一步,村里准备购置烘干和榨油等设备,让油茶、笋干等更多的山货走出大山,带动农民增收。同时,鼓励乡贤回归,做大来料加工产业,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童德茂表示。
(本版图片由衢州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