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鸭”一鸭难求
杭州无废亚运巧思迭出
记者 张梦月
本报杭州10月4日讯 (记者 张梦月) 4日,在杭州亚运会“无废亚运”媒体吹风会现场,记者见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文件袋。棕色外表、光滑手感,乍一看和普通纸袋没有什么区别。谁能想到,它的前身是一只废弃牛奶盒?
现场,类似这样变废为宝的案例比比皆是。杭州市余杭区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带来了用废弃木料和笋壳做成的亚运“加油鸭”。据了解,2000多只“加油鸭”在亚运村广受欢迎,运动员纷纷询问制作方法,一度“一鸭难求”。这些巧思,是杭州亚运会打造“无废”赛事的缩影。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曹建松介绍,自成功申办亚运会以来,杭州全面贯彻绿色办赛要求,统筹赛事筹办和城市发展,将“无废”理念融入亚运会的筹备、举办和赛后利用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形成具有杭州辨识度的“无废亚运”品牌。
赛事筹备初期,杭州亚运会就将“无废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其中。相继制定“无废亚运”提升行动方案和实时指南,明确赛前、赛中、赛后各个阶段的“无废”措施。
杭州亚组委场馆建设部规划技术处副处长李沈飞说,大型体育赛事往往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塑料垃圾和易腐垃圾等固体废物,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为此我们把源头减量作为‘无废亚运’创建核心,尽可能减少固废的产生。”
竞赛场馆中,有44个为改建或临建,12个新建场馆也充分考虑赛后利用。在这些场馆中,各类器材设备能租不买、能借不租,废旧物资尽可能再生利用、变废为宝。例如,宁波亚帆中心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利用,近陆域地块开采的76万立方米石料全部回收,用来建设特色防波堤。
赛时,杭州亚组委推行“简约低碳”的亚运生活。
杭州亚运村市政保障中心主任孔阳说,亚运村里推行净菜入村,不仅采用小份菜,推荐少量多次取用,餐盘也是一次性可回收的。“塑料瓶、牛奶盒、纸质餐具等废物回收利用后,制作成塑料椅、购物袋、折扇等重回亚运村。”在亚运村媒体村,有两张室外的景观长椅,正是从废弃可乐瓶“变身”而来的。
赛后,亚运场馆将贯彻“无废”理念转换利用。
例如,亚运壁球馆利用杭州国博中心原4D展厅临时改建,玻璃墙、观众坐席可整体拆卸、打包搬走,赛后可恢复原有展厅功能;场地自行车馆木质赛道全部通过租借而来,赛后可以拆卸,场馆可根据需要再次改造。
目前,杭州亚运会已累计推动建成“无废亚运”场馆33个、饭店81家、工厂4家。“无废亚运”的应用场景,贯通亚运在线、浙里无废等数智应用平台,综合集成亚运场馆、接待饭店、亚运村等固废数据,以及重点危废企业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等动态数据,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强化固废全链条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