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专版

扎实推进公益慈善 同建共享幸福新天堂—

上善若水,擦亮“善城杭州”金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公益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载体,被历史赋予时代使命。

  在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征程中,在杭州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版图中,公益慈善事业这只“温柔之手”正有力成长,推动共同富裕美好图景转化为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放眼杭州全城,“善”的力量不断凝聚,并不断得到释放和转化,成为构建“共享幸福新天堂”的一股重要力量。

  数据最具说服力:慈善信托财产规模突破13亿元,全国占比约23%;慈善组织数量350家、省级示范性慈善基地8家,均位列全省首位,杭州慈善指数连续四年位列全省首位;杭州新型慈善体系逐步构建、“善城杭州”品牌正逐步打响。

  构筑慈善公益“四梁八柱”

  “善城成果”不断涌现

  慈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尺度,彰显了城市的“温度”。而慈善事业的推进,本质上是系统谋划、打破堵点的过程。

  在公益慈善这篇大文章的擘画中,杭州从顶层设计入手,搭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建构强有力的慈善支持生态系统,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慈善领域十大改革任务、慈善促富专项行动等,从慈善资源有效链接、慈善主体提振活力、慈善活动高质高效、慈善金融互惠共赢、慈善发展人人可为等维度加速推进,为探索“第三次分配”有效路径发挥政策引领。

  “谢谢你们,孩子不用再坐在塑料椅子上写作业了。”日前,在桐庐县一间老式农民房里,孩子的爷爷动情地对送书桌上门的慈善志愿者说。在陈旧、简陋的家具和摆设中,崭新的书桌显得格外醒目,点滴之爱,为困难家庭孩子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阳光和希望。

  “爱心小书房”,正是杭州慈善促富专项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品牌慈善项目,通过民生共富结对的机制展开。结对主体是谁?杭州10个区民政部门与3个县(市)民政部门结对共建,组成3个共建团队,重点支持淳安、桐庐、建德3地民政民生协同发展。

  如何体现民生的特点?方案精准划线,聚焦老人、小孩、困难群众民生服务,目标清晰。

  “专项行动围绕帮什么、谁来帮、怎么帮的共富建设路径问题,充分结合西部3县(市)民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实现城区各项资源的握指成拳、靶向帮扶。” 杭州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未成年人保护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杭州慈善促富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已撬动区(县、市)投入慈善资金6000余万元,190个重点民生领域的项目落地。

  如何引导、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慈善?杭州努力写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慈善篇章,率先全省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慈善共富服务专区,紧扣企业反映的捐赠开票、税收抵扣、捐赠形式、慈善信托等问题提供集成服务。

  “今年8月底进驻以来,已落实服务项目3个,通过前期沟通对接已上线慈善募捐、救助类项目110余个。”杭州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未成年人保护处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将抓住慈善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有利契机,让企业更好走进慈善、了解慈善、支持慈善,以服务‘小窗口’提升善城共建‘大能级’。”

  作为新型慈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企业及公益群体参与慈善的“新利器”,慈善信托正逐步成长为“善城杭州”的一张金名片。杭州民政不断向难发力、敢于自我革命,突破了慈善信托起步初期的体制障碍,涌现出慈善信托捐赠“穿透开票”机制、全国首单全流程规范化不动产所有权慈善信托等系列改革成果。

  打造慈善品牌“微矩阵”

  慈善之风浸润人心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杭州市各级慈善总会精心设计一批“扩中提低”共富项目,助医助学、健康守护等慈善项目逐步成为特色的慈善品牌项目,将每一份关爱精准地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油烟机终于装上了,灶具也换上新的了。厨房不仅干净了许多,也更加安全了。特别感谢你们!”日前,老板电器师傅帮忙安装了敞亮的电器,市民李大妈开心地说。

  这个叫“暖厨计划”的项目,由杭州市慈善总会和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计划投入3000万元、持续三年时间为低保家庭改造厨房,涉及内容是帮助更换油烟机、灶具、消毒柜等厨房设备。

  “今年京津冀地区遭遇极端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我们积极向上千户家庭捐赠油烟机、燃气灶、洗碗机,帮助重建家园。”老板电器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唐根泉说,目前为止,“暖厨计划”已累计帮助群众改造厨房4000多户,展现了杭州本土企业的社会担当,也起到了民营企业的慈善示范作用。

  如果说“暖厨计划”慈善项目,让善意的微光照进烟火日常,助学行动则是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

  今年9月开学前,又一批家境困难的学子得到了社会的援助。在“复兴学子励志自强计划”帮助下,淳安、建德62位学子收到了社会各界送来的助学金,这笔每人16000元的款项横跨4年求学生涯,将有力支撑他们心无旁骛地学习、生活。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杭州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兴学子励志自强计划’已连续开展18年,是杭州市助学行动的有效组成部分。”帮扶困难学子,可以推动从“帮扶一个人”到“幸福一个家庭”,今年全市慈善系统助学项目已投入慈善资金2800余万元,救助12000余人次。

  大大小小各有特色的品牌慈善项目,将“善居”“善学”“善业”“善养”像珠链一样串起,让“善城杭州”标志性成果的成色更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杭州慈善会系统收入2.75亿元,支出2.15亿元,救助困难群众38.85万人次。

  为让更多群体了解慈善、关注慈善、参与慈善,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杭州不断扩大慈善的知晓面、美誉度,让慈善文化浸润人心。

  今年8月,杭州大运河慈善文化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杭州大运河慈善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楼时伟表示:“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的不足,研究院将从历史和现实着眼,汲取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精髓,加快慈善文化阵地建设,强化慈善典型事迹宣传,服务慈善事业大格局。”

  同样是今年8月,杭州发布“慈善一日捐”扫码捐赠统一标识,市民只要打开“浙里办”搜索“慈善杭州”进行选项捐赠,或通过支付宝、微信扫码捐赠,将人人可慈善、时时可慈善、处处可慈善落到实处。

  杭州在构建“人人参与”慈善公益新格局中,注重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带动最广泛的社会参与。借助互联网,无数爱心暖流得以汇聚,形成磅礴合力。2023年6月,在助力“两个先行”浙江慈善专场活动中,杭州位居全省慈善会系统网络募捐第一。

  汇聚身边向善力量

  强大“慈场”激发基层活力

  近期,杭州市首批特色慈善基地名单“出炉”,16个各具特色的慈善基地上榜。特色慈善基地“特”在何处?杭州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未成年人保护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具有区域特色、机制灵活、服务大众的特色基地,既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慈善活动的开展,又有效地让群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上城区丁兰孝爱慈善基地打造线上线下智慧慈善超市、余杭区幸福乡里共同体慈善基地守护“朝夕美好”、桐庐县横村幸福直播慈善基地帮助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随着杭州的慈善基地“触角”延伸,“身边慈善”蔚然成风,慈善矩阵效应得以放大。

  在拱墅区武林路,一个情意暖暖的幸福里慈善街区规模初现,慈善摊位、暖心助岗“相亲会”……“我们以困难群众就业帮扶为重点,打造公益慈善与商圈资源相融合的街区慈善文化。”拱墅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街区正全力打造幸福里慈善驿站,已经筹资30余万元成立慈善信托,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同时,在“就业、帮扶、慈善捐”等领域,建立各类慈善项目,让“善”意流淌在街区的每个角落。

  创新慈善基地培育模式,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从“需要输血”到“自我造血”,催生了一批具有造血功能的帮扶基地。

  比如,萧山区善“芹”共富基地依托当地的芹菜特色种植,承包70亩连片土地,免费提供给困难农户种植。截至8月底,该基地结对帮扶困难农户35户,直接增收300余万元。目前,杭州已建成具备造血功能的帮扶基地14个,今年已累计帮扶困难农户逾1万人次,有力推动了500余户低收入农户增收。

  如何更好地为基层慈善赋能?杭州实施“慈善组织+慈善平台+慈善项目+慈善服务”的标准化运行机制,通过打造慈善基地、探索配捐机制、发展共富基金,有效调动了基层慈善活动积极性。

  在镇街共富基金的撬动下,余杭慈善健康共富直通车广受群众欢迎。今年8月,共富直通车“开”进鸬鸟镇,为居民提供公益医疗服务。据了解,这辆“车”还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助浴等多方位慈善养老服务。

  “慈善资源向基层下沉,不仅助力共同富裕发挥‘夯基’作用,也做好了社会治理的底板。”杭州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未成年人保护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杭州全市已设立镇街共富基金1.29亿元,将推动慈善在基层不断释放潜能。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民政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9 上善若水,擦亮“善城杭州”金名片 2023-09-22 浙江日报2023-09-2200006;浙江日报2023-09-2200010;浙江日报2023-09-2200017 2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