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带货主播的自我修养
张萍
最近,直播间的事儿屡成焦点。前有某头部主播在直播中回怼嫌商品太贵的网友说“这么多年工资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而遭受舆论讨伐,后有东方甄选某主播在直播带货时称“918这个数字太吉利了,就要发”而被一些网友认为缺乏常识,伤害民族情感。这些热点事件,揭示了一个共性问题:电商当道的时代,带货主播无法再简单地以“卖货郎”身份示人,必须具备经得起检视的自我修养,尤其是头部主播。
或许有人会说,一个卖货的懂产品就好了,要什么自我修养?放在以往,这话一点没错。但数字零售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场域,一台手机架在面前,就能直面万人、货卖全球。在这个场域里,任何一句话都不再只是销售者与消费者的私语,而具备了无可逃避的公共属性。无论愿意不愿意,都要接受公众审视。这种变化孕育巨大商机,也衍生出需要直面的新命题。发生在直播间的林林总总,既是商业命题,同时也在向公共领域延伸,成为公共议题。
根据某咨询机构发布的《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在这个动辄以万亿计的市场里,当董宇辉在直播间口若悬河地从大兴安岭聊到星辰大海而1小时涨粉40万的时候,主播们也承担着因为一句话从山顶坠落谷底的风险。
因为主播对着镜头说的每一句话,都直接暴露修养,影响直播间成千上万人的感受,具有了公众人物的特征。从表面上看来他们也许只是说错话、言多必失,其实其背后是个人修养、个人价值观的直接输出。不能直面这个事实,也就无法理解因一句话就“翻车”的逻辑,无法理解消费者“翻脸不认人”的“无情”。
主播需要哪些修养?其实也没多复杂。基本修养无非就是坚定的爱国信仰、端正的“三观”、基本的共情和感知社会现实的能力等。这些要求并不高,就是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更进一步的高阶修养则是加分项,包括文化内涵、人格魅力、道德情操、思想深度等。
一个有基本修养的主播,不会将产品贵的原因归结为消费者不努力。一个有高阶修养的主播,则可能在直播间这个方寸之间,演绎出不设限的可能性。
无论主观意愿如何,频频“翻车”的主播们确实在给市场带来连锁反应的同时,也搅动着舆论意见场,造成站队和撕裂。它提醒人们这个行业正面临升级换代,那些更具修养的主播、经得起公众检视的主播,很可能成为屏幕前的新宠儿,既能扛起“金牌销售”的大旗,也能传播真善美的价值观。
当然,我们也不能鼓吹“一棍子打死”的氛围,对主播的一言一行无限上纲上线。既然直播间坐着的是有血有肉的人,就有犯错的可能。但是,小德欠缺、尚可补救,如果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犯错,那就“神仙难救”了。
老子说,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主播这种面向大众说话的职业,更应该好好领会,如何感受真实的世界,与时代互融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