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阅读

《狞厉与肃穆》聚焦中国古代青铜纹饰

“开亮”青铜器 读懂“中国美”

  青铜,人类最早发明的合金之一,被视为是一种进入文明的标志。

  尤其在中国,这种金属在很长一个时间里被赋予了神圣的地位。我们把它制作成了高贵的礼器。这个文化阶段因为被称为青铜时代。

  然而,悠长的岁月给这个时代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如何掀开这层面纱,去理解遥远的中国,理解当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所思所想?

  解读青铜纹饰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狞厉与肃穆》,一本由文博大V开亮君所著,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不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收录了从早商到春秋战国时期的37件青铜器上的300多个动物纹样。

  更特别的是,还配有一只特殊的手电,可以照亮那些神秘的纹样。读者评价,这是“想按头安利给青铜器入门爱好者的一本书”。

  读懂“中国审美”

  时代在变。搁置在我们和中华厚重传统文化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

  今年暑假,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火了。许多观众讨论起了这部影片中的纹饰。从纣王出征时身穿的战甲,到龙德殿的地板、柱子,影片的服化道中随处可见的纹饰元素,为“封神美学”增添了一份奇特的色彩。

  饕餮纹、螭龙纹……这些独特的纹饰暗含着当时社会的礼制、信仰、观念和审美取向在内的巨大信息量。

  商周纹饰元素主要出自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最早出现“中国”两个字的,便是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其上的铭文“宅兹中国”像是数千年前祖先们写给而今十数亿后辈中国人的信。无论是器型、铭文,还是器面上的兽面、龙、凤鸟等纹饰,都是信中“加密”的内容。

  艺术史家巫鸿曾说,青铜器虽然被称为重器,但与西方的纪念碑相比,体量并不大,其“重”更多是指在精神层面的分量。

  青铜器,又被称为“吉金”,是因为在刚刚铸造好的时候,它会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然而,书名中的两个形容词——狞厉与肃穆,却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纹样所代表的“中国审美”划下了不一样的注脚。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重青铜器——后母戊鼎的鼎耳上,装饰有“虎食人纹”。两只老虎口中镶嵌着一个人头,这个人可能是战俘或者奴隶,在祭祀中被当做牺牲。

  书中介绍了学者的不同学术观点:有人认为,商王用如此纹饰装饰如此重要的青铜礼器,主要是用来威慑民众,彰显其至高无上的世俗和精神权威;有人则认为,在巫术盛行的时期,这可能代表一种巫术标识,表示人得到和虎一样的力量,借此保护自己。

  清晰的观点,易懂的文案,固然是考古类书籍降低阅读门槛的一招。可如若没有图片,仅靠文字的解读,阅读体验难免大打折扣。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看清纹饰的“狞厉与肃穆”,开亮君把动漫的计算机描图手段与着色手段运用到了青铜器上,不仅在黑黢黢、锈迹斑斑的青铜器的照片上,用高亮线条描摹出青铜器上的纹样,还在线条繁复处,用不同的颜色梳理与呈现纹样的构成。

  河南新郑李家楼大墓出土的莲鹤方壶,其器身的纹饰非常繁复——在由龙纹编织而成的网中,还夹杂着虎、凤鸟等纹饰。为了清晰描绘它们,开亮君用不同颜色清楚地描摹出了龙、凤、虎、蛇缠绕一起的样态,让读者按照颜色就能清楚看出几种动物纹饰的位置关系所体现的阶序。

  在书中,处处都是这样有心、有意的细节。多角度拍摄的青铜器、特写放大的细节、精心制作的线绘……青铜器之美不再沉默于暗色调的灯光和斑驳的锈迹中,而是清晰且摄人心魄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便能借助青铜器群,一窥历经数千年,独属于中国青铜时代的波澜壮阔。

  挽救“逝去历史”

  知名考古学者陈雍专门为该书认认真真作了长长的一篇《序》,并称道:“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年轻的朋友们。”

  令人惊讶的是,作者开亮君真名叫做张开亮,他不但是个90后,本科学的还是游戏设计专业,主要给游戏做美术和策划,研究生时才“半路出家”,跨专业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

  “在做游戏和影视的服化道、建筑时,经常会参考古代元素。青铜器是逃不开的。”起初,他只是“觉得挺好玩”,跑去博物馆拍了很多青铜器的照片。青铜器的美一下镇住了他。“美这个东西其实很直观,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看到它这个东西,你能觉得它好看。”

  曾侯乙尊盘的镂空口沿由无数条蟠螭组成,是技艺高超的精密复杂之美;通常对称出现的夔龙纹,则呈现出秩序美;以饕餮为代表的狞厉之美,则呈现出了一种饱满的情绪和力量感……看过越来越多青铜器之后,张开亮陷进去了。

  他想要把各式纹样都看个清楚。当他越钻越深,才慢慢发觉“这不仅是出自艺术生的本能,更是在挽救逝去的历史。”

  在查询史料过程中,张开亮发现,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商周时代,制作一件精美的青铜器需要耗费工匠大量心血,而即便如此,仍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开创不同的风格。根据考古发现,这种美学形式的追求实际上不局限于青铜器。可惜,由于岁月侵蚀,如今能完整承载她的却只剩下青铜器了。

  张开亮开启了搜罗青铜器名单、拍摄、描线、找文献等一系列工作。他说,最难的是拍和画,一是因为拍的图片可能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二是因为有的青铜器锈蚀比较严重,“可能根本就看不出来它原始的样子”。

  有时,为了琢磨清楚一种纹饰的线条走势,他会跑好几趟博物馆,翻阅好几本专著。比如曾侯乙建鼓座,开亮君至今没有画完它的纹样,他在微博中感慨:“由于条件所限,本人只能观察至此。”

  而今的张开亮已经是彻彻底底的考古工作者了。考古工作就是和时间的赛跑。

  “作为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载体,青铜器在中国美术史中的地位堪比西方世界中的古希腊雕塑,只因岁月让这些美被锈迹掩盖,而今被人所忽视。”每每说到遗憾之处,张开亮无不希望这一本精心制作的书能抛砖引玉,为今人重新发现这些被遗忘的美尽一份绵薄之力。

  拉近“遥远文物”

  与普通书籍不同,《狞厉与肃穆》有着非同寻常的阅读方式——翻开书,拿起插在书侧面的手电筒,对准书中的插图,晶蓝色的线条便从照片上显现。作者精心描绘的纹样之美在刹那间直击眼球。

  “我们之所以把它做成特装书,就是最想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文物的奥秘,近在咫尺’的感觉。”提起这本书的装帧巧思,责任编辑奚静有点小小的骄傲。

  这也是浙江古籍出版社打动张开亮的原因。要知道,在奚静忐忑地给张开亮发去微博私信邀约的时候,那则《多亏90后帅哥脑洞大开,网友:我终于看清了青铜器》的网络推文点击量已经超过10万。早已有不同的出版单位盯上了这位网络大V。

  私信中说,书稿的“线图用透明的纸印刷,青铜器用涂布型的纸印刷,然后夹在一起装订,通过微小位移可使两图叠合观看,又可独立观看”。

  什么是“透明的纸”?奚静坦承,这张纸在哪里,当初她并不知道,后来在印刷厂、纸张公司找,也没找见。当作者揪着“透明的纸”追问时,奚静在压力山大中迎接了稿子的到来。

  怎么办?奚静明白,即使透明的纸能找到,这样的纸又该怎么印刷、印完如何装订、如何准确套叠?可是如果放弃,按照常规装帧,编排再好看,也是有遗憾的。

  最后,奚静选择了用作防伪的无色荧光油墨印刷技术“曲线救国”。“尽管这样做既费钱,又费心,但效果好。我们欠作者一张透明的纸,欠读者一个真真切切的看见。”奚静透露,因为担心成本问题,她还“摸着石头过河”做了一次图书众筹。

  为了把荧光油墨的“开亮”效果带给读者,她还费了不少功夫,逐一处理了选纸、定油墨的量、选手电筒等细节问题。且不说进厂第一天印刷的时候,她就试验了将近一整天的油墨用量和彩色调制,连手电筒都前后一共购买了近10款,把市场翻了个底朝天。

  不过,对于奚静来说,这些都是甜蜜的“负担”。“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再次被古人的这种想象力、创造力折服了。”喜欢青铜器的她在研究生阶段,学的是美术考古。在采访时,她翻到书中的子仲姜盘一页,指着图片中子仲姜盘上的一个个小动物和记者解释着器物不仅是2600多年前一份爱情的见证,其内部还有可以360度旋转的青铜轴,在注水时盘子好似“活过来”的时候,神色喜悦,语气洋溢着幸福。

  这何止是一次作者和编辑的双向奔赴。

  “寻一个和博物馆一样幽暗的环境,打开手电,甚至有一种在博物馆看文物真容的感觉”;

  “看图册时,仿佛属于华夏子孙身份的文化DNA在逐渐苏醒,迫不及待想再次冲进博物馆”;

  ……

  读者也在期待这样一本可学可玩,通俗易懂的文博书。

  “现在社会上对艺术、历史、考古等领域的关注度挺高,但是要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需要一定门槛。作为相关专业毕业的图书编辑,我能够更加贴切地抓到普通读者的这一‘痛点’。我希望能通过一些编排,把相对深奥的知识转化、传递给读者。” 奚静介绍,《狞厉与肃穆》是浙江古籍出版社“线索”系列丛书的一本。“所谓的“线索”,就是通过线条和纹样,去探索文物和图像的内涵。我们接下来还会继续做与汉代神兽线绘图案有关的书。”

  近几年,社会上的“文博热”不断升温。从不断“出圈”的故宫文创等博物馆文创产品,到今夏“井喷”式的文博院馆客流,都昭示着人们对文博、考古领域的好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我们期待,有更多人关注文博领域,用生动的话语诉说古老文物的美。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8 “开亮”青铜器 读懂“中国美” 2023-09-08 26183706 2 2023年09月08日 星期五